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武汉各界热议《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2021-03-31 11:14 来源:长江日报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会议强调,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资源丰富,交通发达,产业基础较好,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很大,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快武汉、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

30日,长江日报记者就《指导意见》采访了武汉专家学者、有关部门相关人士及企业家。大家纷纷表示,《指导意见》对中部各省是极大鼓舞鞭策,为武汉在中部崛起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 新时代的中部地区将是世界的中部

3月30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会议强调,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资源丰富,交通发达,产业基础较好,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很大,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

中部地区加快崛起路径愈发清晰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当代中国与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今朝认为,从国家“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提出,到现在确立清晰的发展脉络,中部地区加快崛起路径愈发清晰。

“翻开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版图,可以发现沿海发达地区的先行领跑已经根本改变了改革开放前所形成的中国区域经济布局。”王今朝说,“当下,中部地区一批内陆开放高地也强势崛起,全国其他地区也正在汇聚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共识和合力。中部地区必须抓住这一次的发展机遇,步步紧跟国家发展大势,并争取在某些领域实现领跑。”

高质量城市群是重要支撑

不久前发布的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快武汉、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点名”长江中游城市群。王今朝认为,中心城市是区域发展的龙头,以高质量城市群支撑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使命重大。

“大繁荣总是伴随着大开放,而更深层次的开放也总能推动改革、创新不断迈向纵深。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在战胜新冠疫情后也面临着稳增长、调结构、促升级等诸多任务,正处在由大到强的嬗变期、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迫切需要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合作。”王今朝说,“武汉作为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必须深度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利用武汉的教育和科技优势加快实施自主创新工程,提升自己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

武汉要抓住中部地区崛起新机遇

新时代的开放,是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的开放,是高质量导向下的开放。王今朝认为,在开放理念、开放布局、开放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武汉必须获取更多的资金、技术、资源、市场,但最关键的是,必须获得更多更好的人才,把他们推到适当的岗位上,发挥运用资金、创新技术、挖掘资源、开拓市场的作用。只有这样,武汉才能在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找准定位,发挥优势,更好地担当使命。

王今朝说:“新时代的中部地区,不仅是中国的中部,也是亚洲的中部,甚至变成世界的中部。”

长江日报记者秦孟婷

■ 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驱动产业转型提升

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进入新发展阶段,武汉将以创新为引领,聚焦补短板锻长板,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驱动产业转型提升,培育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为武汉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提供有力支撑。

在光电子信息领域、汽车及零部件领域和生物医药及医疗健康领域,做大做强世界级产业集群,形成有竞争力的重磅产品体系。同时,武汉还将在装备制造、先进基础材料、现代消费品等优势产业领域,推动优势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提升。聚焦氢能、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五大新兴产业领域,培育、引进并加快建设一批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实现数字经济再上台阶,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长江日报记者李金友)

■ 坚定信心走绿色发展之路

武汉塑料行业商会会长、华丽环保公司董事长张立斌表示,《指导意见》让我们这个有20年历史的环保企业,迎来了企业大发展的机遇。更加坚定了我们企业一如继往地走绿色发展之路。

张立斌说:“以前,我们企业只是‘墙里开花墙外香’,产品出口欧盟和美国,现在受到国内众多企业的追捧,特别是中部地区企业认可。”

他表示,下一步,公司将精确聚焦中国塑料产业智能制造和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可降解塑料的生产技术,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助阵塑料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实现中部地区绿色崛起,作出我们的贡献。(长江日报记者戴红兵)

■ 打造“大通道”“大环境”“大平台”

中共武汉市委党校经管教研部副教授向姣姣表示,推动内陆高水平开放,体现于武汉,可以从“通道”“环境”“平台”三个方面来认识。

首先是“大通道”。武汉是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战略交汇点,具备“超米字形”高铁枢纽和黄金水道的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正在做大做强“汉新欧”班列,提高运输方式间的高效转运,武汉将真正成为“海陆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格局下的交通枢纽高地。

其次是“大环境”。武汉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弘扬“店小二”服务理念,全力打造“比肩国际、全国最优”的营商环境,这将使武汉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兴业高地。

最后是“大平台”。武汉作为中国内地最大的交通枢纽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正依托武汉新港,打造口岸经济,积极探索建设内陆自由贸易港,武汉将通过高水平的开放合作平台成为口岸高地。 (长江日报记者周劼)

■ 发挥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龙头引领作用

《指导意见》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促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再上新台阶作出的重大部署、提出的明确要求。这对我们中部各省干部群众是极大鼓舞鞭策,为武汉在中部崛起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陈少成表示,我们将按照意见要求,自觉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标、对表,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武汉落实落地,尽快完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坚决扛起省委、省政府赋予的“一主引领”责任,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充分发挥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的龙头引领作用,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主引擎,为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增光添彩。 (长江日报记者黄征 通讯员张蕾)

■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部署要求, 遵循“为城服务、靠城发展”功能定位,积极破解“三农”新难题,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奋力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全市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实施精致农业“十大工程”,高起点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科创中心建设,实施“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建设美丽乡村,深度激活农村消费潜力, 聚焦扩大开放,加快武汉农业“走出去”步伐。

市农业农村局介绍,截至2020年底,全市实施“三乡工程”的行政村全覆盖,吸引市场化运作社会资金617亿元。一大批能人、企业家返乡创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掀起振兴家乡行动高潮。今年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着力加大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力度,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三乡工程”拓面提质,开启新一轮更高水平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今年是全市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的第一年,将重点实施“23456工程”,力争2021年建设50个风景美、环境美、人文美、特色美、体验美的美丽乡村示范村湾,打造10条风景成线、景观成带、亮点成片、生态环保、产业联动的美丽乡村示范片带。实现我市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跨越递进,引导社会资本开发乡村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力争今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5亿元,接待游客4300万人次。(长江日报记者李英波 通讯员王璐)

■ 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

武汉市医保局副局长易涛表示,医疗保障质量是检验一个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的重要指标。武汉市医保局成立两年以来,不断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大胆探索破解百姓看病贵难题,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

武汉市实现了“全民医保”。截至2020年底,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73.98万人,生育保险参保277.5万人,合计1251.48万人,参保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

为了进一步降低百姓看病费用,2019年底,武汉在全国率先探索医保统筹区非过评药品集中采购,成为全国首个启动市级药品带量采购的城市。首批带量采购为武汉市民年节省药费8.45亿元,今后这项工作将成为常态。

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武汉承担的又一项国家先行先试重要试点改革任务。DRG意为疾病诊断相关组。在全国30个DRG付费国家试点城市中,武汉成绩第一,保障人民群众获得优质实惠的医药服务。 (长江日报记者胡琼之 通讯员周黎 李鸣)

■ 发挥中部地区崛起龙头城市作用,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

“中部地区是全国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空间枢纽,而武汉承东启西、接南转北,作为中部地区崛起龙头城市,有条件有责任,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现代流通体系,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发展。”武汉市交通运输局规划处相关负责人刘元林介绍,当前武汉正积极推进“通道+枢纽+网络”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建设联贯长江经济带、联接“一带一路”、联通世界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武汉国内外大通道建设持续完善,中部国际航空门户枢纽持续推进建设,武鄂航空“客货双枢纽”加快布局,沿江高铁项目总部落户武汉,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协调发展作用增强。

武汉港则在大力实施江海联运,发展武汉至上海洋山江海直达航线及近洋直航航线,以中三角省际班轮连接九江、南昌、岳阳、长沙等长江中游城市群;汉江航道一期、二期整治工程完成,通航条件显著改善,干支衔接、水系贯通的航道体系基本形成,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持续推进。

武汉港发集团副总经理胡湘建表示,《指导意见》让他们更加有信心打造现代物流龙头企业。持续提升物流专业化服务水平,年内确保成功创建5A级物流企业,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物流龙头企业。

(长江日报记者王谦)

■ 把科技自立自强当使命,着力推进科技创新提能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中,理应在科技创新、科技自立自强上,承担更大责任。

3月30日,武汉市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会议强调,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全局核心位置,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城市主导战略,构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创大走廊—湖北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创平台体系,聚人才、聚技术、聚产业、聚资本,实现创新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打造一批“国之重器”,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武汉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为建设现代化大武汉和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长江日报记者李金友)

■ 增强对自然界的敬畏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魏建国表示,《指导意见》对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要坚持绿色低碳循环的新发展理念,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方向,以降碳为抓手,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碳达峰、碳中和今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达峰、碳中和将重构产业格局,改变我们的生活。

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表明我们需要增强对自然界的敬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长江日报记者黄师师)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