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成都今年投资100亿建60个海绵城市项目(组图)

2016-05-19 10:24 来源:华西都市报

天府新区兴隆湖边的环湖路,可以吸收集纳雨水。

水倒在这种海绵型道路上,瞬间就会被吸走并储存起来。

天府新区鹿溪河生态绿地系统,水沟上加铺了透水布和鹅卵石,能过滤雨水带来的泥渣。

近日,成都市建委发布消息称,成都已编制完成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库,总计130个项目,总投资554亿元。其中2016年计划实施项目60个,总投资100亿元。海绵城市,正在我们身边悄然密布地建设。

成都的“海绵城市”到底长啥样?能为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哪些改变?未来,成都人将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城市环境中?5月17日,华西都市报记者来到天府新区,独家探访成都正在建设中的海绵城市,揭开“未来城市”的神秘面纱。

兴隆湖环湖绿地景观带海绵型道路能吸干雨水的“吸水路”

在兴隆湖边,一条红色环湖路格外引人注目。远观,它像操场塑胶跑道,近看,它的表面由不规则的小石块组成,还涂了一层红色的釉。

建设方总工办相关负责人王琪告诉记者,这是一条能吸干雨水的海绵型道路。即使下再大的雨,路面也不会有水洼,以往雨天市民常遭遇被溅起一身脏水的囧况,在这里不会再出现。

记者用一瓶矿泉水做实验,将水倒在路面上。普通的沥青路或水泥路,水倒上去后会积在路面上慢慢蒸发,而这里的路就像一块海绵,瞬间就会将水全部吸走,路面上不留一点积水。

王琪说,这是因为道路上铺着一种15厘米厚的透水混凝土。它由不规则的小石块(米石)、水泥浆、添加剂粘合在一起,能将雨水渗透并储存到道路里。一部分蒸发,一部分则通过埋在道路结构层的穿孔管,过滤后流到绿化地里进行灌溉。

“由于这里土壤的影响,这条道路是半透水铺设。”王琪提到,如果土壤好,可以进行全透水铺设,雨水可以直接渗透至地基。这种“吸水路”主要铺设在人行道、观景道、休闲绿道等道路。

“吸水路”的造价是多少?王琪估算,它比普通的水泥混凝土路造价要贵约40%。但比起沥青混凝土路,这种“吸水路”的造价则要便宜得多。

鹿溪河生态绿地系统海绵型小区地下建“大水箱”蓄水

下大雨,在城市里不会再“看海”了。王琪说,海绵城市的地下藏着很多个“大水箱”,可以把雨水储存起来并加以利用。

在鹿溪河生态绿地系统里,正在建设一座生态厕所。厕所旁边有一处大坑,是正在建的“蓄水模块”,四周由防水布覆盖。它像一个由很多个小水箱组成的大水箱。水箱藏在地下,表面用植被覆盖,从外面根本看不出来。雨水能够经斜坡,通过埋在地下的管道或者地面入口流进“大水箱”中,可以用于植物浇灌、厕所冲洗等市政公共用水。

“这个可以用于海绵型小区的建设。”王琪告诉记者,小区的地下也可以建一个“大水箱”,在下大雨时滞蓄雨水,而经过过滤的雨水可以浇灌小区的花木。

海绵型绿地石头缝里长出植物幼苗

未来的海绵城市里,将没有臭水沟。普通的水沟上盖着一个雨篦子,暴露在外。而在鹿溪河生态绿地系统中,海绵型水沟的雨篦子上铺着一层“透水土工布”,上面铺了一层小鹅卵石,相当于给水沟戴了一顶帽子,用于过滤雨水带来的泥渣。王琪说,这些透水土工布虽然价格便宜,但用十年不成问题。如果泥渣堆积过多,才会更换布。

值得一提的是,海绵型城市的水沟相当透气,不再被混凝土封得严严实实。王琪指着另一侧水沟告诉记者,这种海绵型水沟没有雨篦子,他们在水沟里直接铺上泥土和鹅卵石,同时撒上植物种子,以后植物就会从鹅卵石的缝隙里长出来。这样的水沟就像一条小溪流一样,穿行在城市里,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两种海绵型水沟搭配使用,不仅可以过滤雨水,也可以滞蓄水,为城市减缓内涝。”王琪说,如果将这些过滤后的雨水收集起来,还可以改善水质,为旱期补水。通过海绵化的整体改造,希望保证80%至85%的雨水能够人为收集净化。专家解读建海绵城市就是打造会呼吸的城市生活空间

“所谓海绵城市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土地建设开发后,也能保持建设之前的状态。”王琪这样描述自己对海绵城市的憧憬。

“整个项目就像个巨大的‘海绵体’,让雨水能够‘听指挥’,流到该流的地方,该排的时候再排。”王琪认为,所谓海绵城市,指的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降水时可以实现吸水、蓄水等功能,而需要时,又可以将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原本土地是会“呼吸”的,雨水被土地“吸入”地下,经过生态循坏后,再“呼出”降雨。“海绵体”的建设,就是给城市土地留出呼吸的空间。

目前,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正在打造6个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程,包括天府公园、兴隆湖环湖绿地景观、鹿溪河生态绿地系统等,都将在2016年底前建成。

这些海绵城市的建设方法是否能够推广?王琪认为,目前成都已经实施了一批海绵城市的建设项目,各个项目具体实施方法有所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如果一种建设方式的实验效果好,可以推广到海绵城市建设的其他区域。华西都市报记者刘秋凤 摄影刘陈平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