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城市规划一经确定严禁修改

北京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

2017-01-16 10:12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王歧丰 田杰雄

昨天上午,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大会发言,15位民主党派代表和委员围绕城市管理、医养结合、人口疏解等民生热点问题做了发言。对于城市规划建设,委员表示,规划应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一经确定禁止再随意修改。

城中村改造避免遗留

市政协委员、门头沟区旅游事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郑华军代表民进北京市委发言建议,加快推进城中村纳入街道办事处管理的进程。郑华军在发言中重点谈及了“非属地城中村”,即本应属街道办事处管理,但其管理主体仍为原来的所属乡镇的村落治理问题。

郑华军指出,“非属地城中村”的存在造成了一定的行政障碍,不仅容易形成新的管理缝隙和空白区域,而且存在许多严重的社会隐患。他建议,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应避免遗留新的城中村,并提升现有和未来城中村的城市化管理水平,完善街道集体经济的扶助和监督机制,同时建议外来人口较多又远离城市核心区的城中村,应将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民转居作为工作重点。

城市设计应提升品质

同样围绕城市设计话题,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实在代表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发言时提到,城市设计正在从注重城市形象和风貌保护,逐渐上升到提升城市品质、满足人民群众的宜居生活需求的层面。这其中就包含了微观层面的城市设计,即城市细部要素的塑造。

郑实指出微观层面城市设计存在缺地位、缺标准、缺协同、缺公开的问题,亟须系统性地制定改革措施。应明确微观城市设计的法定权限,推广责任建筑师制度。他建议改进审批机制,并采取创新实施落地机制和落实公众参与机制,建立评估监管与奖惩机制。

实施三个文化带保护

在文化方面,市政协委员、朝阳区原政协主席辛燕琴提到,《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挖掘区域文化遗产整体价值,制定实施北部长城文化带、东部运河文化带、西部西山文化带保护利用规划”,她在会上就推进三个文化带建设,提出了四点建议。

辛燕琴认为,三个文化带建设既是城市战略定位,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要,因此应通过思想动员、研究、宣传加强市民对三个文化带建设的认识。也应坚持顶层设计,编制好三个文化带保护利用规则。其次,要统筹实施三个文化带保护利用,科学规划保护利用范围。同时,坚持党政领导,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

城市规划禁随意修改

在城市规划方面,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柴文忠表示,2016年,本市在围绕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城市副中心建设、治理大城市病等重大问题上,进行了大胆的实践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规划落实、法规体系、管理机制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不足。

柴文忠建议,强化城市规划的刚性约束,提高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同时,规划一经确定,必须严格落实,严禁随意修改规划。完善城市管理的法规体系,全面梳理现行城市管理法规规章。加强城市管理的统筹协调,完善城市管理统筹协调机制。推进跨领域综合执法。创新城市管理的社会参与机制,丰富创建文明城区和单位的内容,调动区街和社会单位参与城市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区街的交通违章、建设违章和违法犯罪等情况进行统计,建立台账,定期向社会公布。

完善人口管理责任制

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易行律师事务所主任刘凝表示,本市人口调控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必须看到,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规划落实不到位、各区联动不强、“以业、以房、以责”管人推进力度不够等。

刘凝建议,首先要完善人口管理责任制。健全疏解宣传责任制,对需要疏解的企业、市场,落实宣传责任,告知他们相关的政策,即能去哪儿、能做什么,明确减人不是赶人,防止出现“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现象。

其次应建立整体的统筹机制。市级职能部门应及时向各区通报重点领域疏解名单和数据,加大对疏解数据的对比分析,让各区了解疏解人口的流向,增强各区工作的主动性。另外,还要完善政策匹配机制,疏解服务机制,完善监测考评机制。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