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粤港澳大湾区快速提出背后:广东、香港的危机感

2018-04-16 11:26 来源:每经网 作者:记者 欧阳凯


4月11日,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举办的“综研国际报告会”上,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博士分享了他近期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研究。在他看来,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应运而生,既满足了广东的需要,也满足了香港的需要。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时下最热的话题之一。

去年两会上,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粤港澳大湾区首次被写入,占据了一个至高的起点;仅仅过去一年时间,今年的博鳌论坛上,广东省省长马兴瑞便对外透露称,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很快就要出台。

4月11日,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举办的“综研国际报告会”上,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博士分享了他近期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研究。

自贸君在现场聆听之后,感觉信息量很大,可以加深大家对这一重大战略问题的理解。

广东的危机感

摊开中国地图,可以发现,当前中国的城市群基本上集中在“两横两纵”,两横即长江沿线一带和陇海铁路,两纵即沿海轴线和京广铁路的纵向。

“中国过去的发动机有两个,一个是珠三角,一个是长三角,现在我们看到百花齐放的局面,这意味着粤港澳地区在国家经济的重要性和比重,实际上是在相对下降的,虽然绝对值在不断扩展。”在方舟看来,这便是粤港澳大湾区提出的背景,实际上反映的是广东的危机感以及香港的深层次矛盾。

时任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曾表示,广东面临着在全国经济地位下降的危险,若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那么,广东将有可能从国家经济核心区域沦为一般的较富裕省份,在生产要素配置上失去作为全国性中心的地位,失去话语权。这带给广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可见,广东省主政者有很强的危机意识。方舟透露,早在“十三五”规划出来之后,广东省方面就找到国家发改委,希望做一个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当时(2016年)的目标是争取“十四五”规划的时候,能够列入国家的重点规划。

而只过了一年,国家层面便正式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

香港的难题

之所以能在这么快的时间内,将粤港澳大湾区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香港。

方舟分析,当时中央看到香港面临的诸多内部问题,靠香港自身力量很难在短期内得以解决,希望通过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来创造性的解决香港面临的难题。目前,香港经济上的深层次矛盾突出表现在两点,一是经济结构和就业市场之间的矛盾,二是土地供应和房屋需求之间的矛盾。

在制造业北移,以及香港与内地经济融合深化的背景下,香港经济出现了三个特征:

一是以金融和专业服务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受惠于中国内地经济发展,但创造的本地就业机会有限;二是集中大量中低收入就业人口的本地消费性服务业,亦大大受惠于内地旅客自由行,香港失业率保持低水平,但打工者收入增长缓慢;三是伴随着香港高等教育的扩张,年轻人就业期望值与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产生结构性矛盾,出现“有人没工做、有工没人做”现象。

对于土地供应问题,方舟举例了香港的零售业。根据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统计的数据显示,2003年宣布开放自由行以后,香港的零售额呈现快速的增长,香港零售总额10年增长了185.9%,但零售楼面存量10年只增长了16.9%,供不应求,商铺的租金上涨迅速。

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应运而生,既满足了广东的需要,也满足了香港的需要。

三大意义

方舟认为,国家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有三大战略意义。

首先,在国际经济新秩序重构格局下,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世界经济分工体系制高点和全球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核心区。

传统的珠三角概念,是以珠三角下游三角洲为基础形成的城市群,此次提出的大湾区更强调的是外向型“海湾”概念,发挥所在区域科技创新高地、金融功能发达和交通枢纽等几大要素的优势,成为具有全球经济领导作用的核心区。

其次,可以充分利用一国两制优势,让生产和生活要素在大湾区三个独立关税区下,低成本地便利跨境流动。大珠三角是“9+2”合作地概念,“9”和“2”则是相对分立的,大湾区是一体化的产业群和共同生活家园概念。

最后,可以通过大湾区建设,维护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的重任。

港澳面临经济结构单一、土地不足、年轻一代职业向上流动空间越来越小,大湾区一体化可以在经济发展和生活空间方面,帮助港澳解决上述问题。

三个建议

对于大湾区的发展,方舟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认为应该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包括:新的历史阶段下,进行高水平的产业协同合作,尤其在科技创新和金融领域的合作;公共服务和社会政策的协同,构建共同生活家园;重大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等。

方舟提问:深圳也好、香港也好,都面临着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困难的问题,我们能不能跳出各自地域行政范围,从大湾区角度来想重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举例来说,深圳现在要建垃圾处理焚烧场,选址是很大的问题,而香港现在3个垃圾堆场已经满了,要建新的垃圾焚烧场,大家都反对。怎么办?

方舟表示,可以考虑通过大湾区的维度,来布局这些设施。比如几个城市合起来,在无人小岛上共建大型垃圾焚烧场,每个城市都用船将垃圾运到岛上处理,这样就能解决垃圾处理的选址问题。

自贸君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这大约也正是区域开放、一体化发展的意义所在,即可以避免各自为政,催生更大的规模效益。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阳建强:城市体检如何把脉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