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传统风貌街区如何彰显城市人文内涵

2018-07-23 09:31 来源:重庆日报

十八梯传统风貌区效果图。(渝中区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管委会供图)

波澜壮阔的长江奔流东去,轨道交通6号线呼啸而过,渝中半岛尽显山城特色……这是7月21日,重庆日报记者站在龙门浩历史文化街区首开区观景平台上看到的景象。这个位于南滨路东水门长江大桥南侧的传统风貌街区已基本完工,将于今年9月正式开街。

十八梯传统风貌区、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龙门浩历史文化街区等是我市重点保护的7条传统风貌街区,这些正在建设或提档升级的传统风貌街区如何彰显城市人文内涵?如何让优秀历史文化服务当代?在保护利用过程中又存在哪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重庆日报记者日前进行了走访。

比特色

看7条传统风貌街区的韵味

7月21日傍晚,重庆日报记者来到渝中区较场口城市阳台。余晖下,城市阳台下面热火朝天的建设现场正随着夜晚的到来而逐渐归于宁静。

由于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封闭施工,这处观景阳台被占去了不少地方,以前开阔的视野范围也有了些遮挡,不过仍能看到一些十八梯的图文介绍及浮雕等。“虽然去年就封闭施工了,但还是有不少外地游客慕名而来。”一位在附近出售手机配件的女摊主说。

2010年6月20日,十八梯7000余户居民就危旧房改造的投票结果揭晓,有96.1%的居民支持改造。在曾家岩书院创始人吕真拍摄的十八梯系列纪录片中,展示了当时振奋人心的画面——居民们热泪盈眶,掌声雷动。

今年内,十八梯传统风貌区首开区将与龙门浩历史文化街区首开区一样开门迎客。而在2020年前,重庆7条重点传统风貌街区将全部开街运营。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普利兹克建筑奖首位中国籍得主王澍曾指出:“城市之魅力,不是来自于大楼有多高,马路有多宽,而是来自于文化的独特性。竞争力就来自于创造这种有差异性的文化的能力。”

重庆重点保护的7条传统风貌街区,有的广为人知,有的知名度还不够,但如何保持各自的特色也是这些街区共有的问题。“十八梯体现市井民俗,百业百态;金刚碑既是历史上货运驿道和水码头,又是抗战期间众多政府机构、学校和实业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的寓所;磁器口古镇有着千年历史,集古镇、历史文化街区、嘉陵江重要码头、商埠为一体。”文化学者何智亚表示,湖广会馆及东水门历史文化街区、龙门浩历史文化街区、丰盛历史文化名镇、木洞传统风貌区也应具有独特的人文内涵。

看业态

如何彰显自身人文内涵

重庆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高度还原74年前开馆场景的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陈列馆、将24个兵工生产洞改造成8个主题博物馆的重庆建川博物馆,都是我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活化利用的典范,其重点都在彰显自身的人文内涵。

重庆日报记者在实地采访中也感受到,这两家博物馆都充分尊重历史,让优秀的历史活在当下、服务当代。而反观我市在建或已经投入运营的7条重点传统风貌街区,会发现其自身的人文内涵并没有得到足够彰显、历史底蕴体现不足。

在磁器口古镇一旁的磁童路上,大量的麻花店铺已经快将磁器口的千年底蕴“掩盖”。重庆日报记者在携程APP搜索“磁器口古镇”,看到1万余条相关的介绍和评论,一位网友指出的古建筑被过度消费等问题,获得近300个点赞。

事实上,街区业态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该街区能否具有吸引力。重庆市文化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部分传统风貌街区引入一些经营粗放、服务低端的产业,造成街区油烟气过重,文化味不足,严重影响着街区健康发展。

当然,并不意味着引进“高端”业态,街区就更具吸引力。

南岸区文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龙门浩历史文化街区将打造成集艺术探索、创意体验、休闲餐饮、美学生活、高端零售等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在龙门浩历史文化街区首开区的随机采访中,有市民表示:“龙门浩历史文化街区以开埠文化为特色,遗存有不少民国时期的外国使领馆建筑,如何在业态上突出开埠文化这一特色还需要管理者和经营者共同营造。”

重传承

传统风貌街区要精心培育

有专家表示,磁器口、十八梯、金刚碑等历史片区都是重庆山水文化的典型代表,传统风貌街区保护利用要重视挖掘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社会文化价值等,还要注重真实性和完整性。

“希望十八梯能保留民俗风情,留住我们的回忆。”年过六旬的市民蒋碧惠说。而文物保护志愿者李杰彦则表示:“传统风貌街区要体现原汁原味的重庆特色,让外地游客来过之后点赞。”

沙坪坝区文化委主任李波介绍,磁器口古镇正在调整升级古镇核心区现有业态。“从整治黑车黑导等10个方面提升环境,对限制类业态‘只出不进’,对景区古树、古桥、老吊脚楼等传统风貌元素进行挖掘和展示,力争创建国家5A级景区。”

“重庆重点保护的7条传统风貌街区都有着各自鲜明的定位,且交通便利,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何智亚说,几处重点传统风貌街区以后都有可能和洪崖洞一样,成为外地游客来渝“打卡”之地。

“这些传统风貌街区能不能得到市民的认可,能不能火起来,还需要时间来培育与打磨。同时,每条传统风貌街区能不能成功,也需要管理方和运营者精心策划运作,商家共同参与,更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何智亚坦言。

记者手记>>>

不仅吸引眼球 还要留住人心

赵迎昭

游客在有限的时间里,一般都会到最能体现这座城市地域特色的景点,十八梯传统风貌街区紧邻解放碑商圈,游客集中,势必也会成为游客主要的“打卡”地。

十八梯吸引游客的地方在哪儿?可能是长有青苔的梯坎、可能是杂货店老板悠闲的神情、也可能是街坊邻居的欢笑……它独有的市井民俗文化足够动人。

十八梯传统风貌街区在建设过程中保留了“七街六巷”的传统街巷肌理,原有的堡坎、陡坡、天井等地形地貌也会得以保存。此外,还有48栋建筑得到了保护修缮。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十八梯保持特色,吸引游客眼球。

我市其他的传统风貌街区,在建设或提档升级过程中也注重对文物或历史建筑进行修缮,但在这个过程中,原住居民的外迁导致文化空心化的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如何通过引进业态体现独特的历史文化,彰显城市魅力,并得到游客认可,这是摆在相关部门前的一个难题。

有了自己独有的特色,传统风貌街区才更具生命力,也才更难被抄袭和复制。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阳建强:城市体检如何把脉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