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资源>会议报告>其他报告> 正文

马向明:珠三角的转型与区域合作思考

2016-02-02 11:37 来源:规划中国

编者按:

2015年12月11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区域规划和城市经济学委会、中国地理学会区域规划分会联合主办,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的2015年联合年会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召开。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教授级高工马向明在会上做了题为“珠三角的转型与区域合作思考”的学术报告。

一、现状与特征

(一)总体概况

1.经济与人口

2013年,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3万亿,人均GDP和经济密度分别达到9.3万元/人、9647万元/平方公里,与京津冀、长三角共同构成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同时也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体之一。

2013年底,珠三角常住人达到口5715.19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559.17万人,约占全国流动人口的10.84%,是我国吸纳外来人口就业、创业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珠三角城镇化率达到84.03%,已经进入城镇化成熟发展阶段,城镇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了以广深为第一梯队、佛莞为第二梯队、其他城市为第三梯队的城市体系;人口密度约1043.79人/平方公里,是我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2.巨型城市连绵地区

人口与建设用地

根据卫星影像解译数据,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约1570平方公里,2013年已达到约8534平方公里,增加了近5倍。部分城市国土开发强度超过30%的警戒线。

3.双中心、三梯队、网络型的城市群结构

大致形成三级梯度

·广州、深圳

GDP1.5万亿左右,大于1000万人;

·佛山、东莞

GDP0.5-0.7万亿,700-1000万人;

·珠海、惠州、中山、江门、肇庆

GDP不足0.3万亿,150-450万人。

(1)对内联系网络

珠三角内部呈现双中心结构,城市联系呈现日益网络化。

从产业部类来看,三大产业部类的跨城企业量明显增长。从2001年到2009年再到2014年,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网络化趋势突出,广州、深圳的双中心结构已经形成。

珠三角全球网络联系变化(2001、2009、2014年)

珠三角现状空间网络

(2)广、深拥有最高的设施集聚程度

(3)企业构成

广州、深圳跨市公司数量大,但具有明显差异:广州的外地机构在此设分支机构多;深圳则是公司在外地设分支机构多。

4.区域性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珠三角并非单纯的“诸侯经济”,在长期的竞争与合作过程中,珠三角形成了鲜明的区域性产业集群和差异化发展格局。

从2012年各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行业分布来看,珠三角工业发展呈现以下格局:广州以交通运输设备、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为主导;深莞惠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特征明显;佛山-中山-珠海正在形成以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5.巨型城市连绵地区

珠三角城市区域空间扩展历程

受地形和开发力的影响,珠三角形成了三种连绵形态:广佛丘陵(摊大饼)、东岸台地(面状)、西岸水网(散点/线状)。

珠三角通常所划分的“三大都市区”发展并不均衡,也未真正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实际上,珠三角一直由广州、深圳这两个中心以及全球城市香港引领,城市群正在逐步形成三个梯队的态势。

6.关键廊道交通流量聚集

交通联系向心性显著,交通需求呈现向关键走廊、中心城市集聚态势

以广州、深圳为中心,外围城市向心交通联系特征明显。关键走廊客流高于平均水平快速增长。

7.环境污染跨越峰值,局部恶化

珠三角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的峰值已过,目前正在逐步改善。土壤污染正在成为新的威胁。

(二)主要特征

1.“高度聚集、高端分散”的功能格局

珠三角以占全省31.15%的国土面积,集中了占全省53.69%的人口、85.35%的经济总量、76.88%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93.52%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聚集性。

但珠三角GDP、人口首位度仅为1.06和1.22,低于京津冀的1.36和1.44、长三角的1.66和2.27;相比其他城市群核心功能高度集聚在中心城市,珠三角的主要服务业和制造业则分布在广佛—深莞走廊一带,体现出高端功能的分散化特征。

2.“轻型为主、外向度高”的产业结构

相比京津冀、长三角形成的以资源加工、能源、重化工为主的重型化产业结构,珠三角产量超过全国20%的工业产品集中在移动电话、彩电、空调、冰箱、集成电路等轻工业。

而由于地理区位“偏于一隅”,以及借助港澳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以出口加工为导向的工业化历史渊源,珠三角产业发展又具有明显的外向性特征。

3.“来源多样、相对年轻”的人口结构

2013年,珠三角外来人口达到约2559万人,占全国流动人口的1/10。从跨省流入人口的户籍构成看,这部分人群具有来源多样的特征,湖南(21.7%)、广西(16.9%)、四川(12.0%)、湖北(11.2%)、江西(8.4%)、河南(8.3%)等是人口流入最多的省份。

年轻化的流动人口使珠三角相比京津冀、长三角具有更加年轻的人口结构,为珠三角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低成本劳动力,并一定程度延缓了珠三角老龄化进程。

4.“贸易推动、文化促进”的亚非关系

珠三角是我国传统商业中心,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源地,有赖于长期形成的商贸交流关系、依托众多海外华侨形成的社会交往基础,珠三角在与亚非拉等新兴市场地区交往、开展“南南合作”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但相比京津冀作为国家首都所在地、国际政治文化交流频繁,长三角作为我国金融中心和经济中心、拥有众多联合国机构,珠三角发展总体上仍需要国家级功能的注入和支持。

二、珠三角转型趋势展望

转型:三个核心议题

提升珠三角在国际分工中的功能地位

区域内城市建成区的品质与竞争力的提升

作为城镇高度密集地区自然环境的可持续

(一)提升珠三角国际地位

1.目前的“躯干”经济如何转型?

产业价值链上移

服务业:面向海丝培育国际化专业服务功能

制造业:“先进制造业是广东发展的真正优势所在。”

与世界级城市群比较,珠三角在国际影响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人居环境品质、城市群韧性等方面还存在较明显的差距。

2.从区位看历史重任

(1)珠三角区位的独特含义

自古就是我国处理南部事物的场所。在促进中华文化与海上丝路地区文化交融的过程中一直扮演桥梁与窗口角色。

(2)海上新丝路与跨国公司

随着中国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向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扩散,中国企业也逐渐走向跨国化。跨国企业在享受分散化带来的收益的同时,也要面临日益复杂的管理事务,从而使得总部功能更加扩张,并趋向城市中心集聚。全球城市可为跨国企业提供人才和资源的组合环境构成,即所谓“社会基础设施”。“城市或核心场所提供的社会连接性让企业能从技术连接性上尽可能获益”(Sassen,2011)。

·在广州设立国家级南南合作机构,定期组织举办海丝沿线国家层面的高峰论坛和部长级会议。

·我国处理南海问题以及供南海各方谈判交流的场所。

·承担东南亚等海丝沿线地区的国际事务处理功能。

·进一步发挥出促进中华文化与海上丝路地区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扮演桥梁与窗口角色。

2.从“躯干”到“大脑”

(1)经济组织中枢

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对外经贸向新兴市场拓展空间。由于面临更加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制度市场环境,企业在享受分散化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必须应对日益复杂的管理事务。应对以上挑战,需要强大的总部功能,建立与境外紧密的社会联系网络,提供金融、法律、会计、咨询、评估等专业服务,帮助企业规避风险。

(2)珠三角已经拥有成熟的社会网络基础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作为中国发展水平最高、与全球联系最紧密的地区,具有承担“总部”功能的天然优势。然而,相对京津冀、长三角形成的全球环路,珠三角与亚非拉国家建立了紧密的联系网络,社会基础是珠三角承担“一带一路”总部功能的独特优势。历史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与东南亚及非洲、拉美国家具有悠久的商贸交流传统;

海外华侨数量多,亚非拉人口居住、到访数量多,与海丝国家民间交往频繁。

3.国家功能注入

国际交流合作机构建设

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制度(或机构,Institution)的设立,将带来交易成本降低和溢出效应,并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和功能的发展。珠三角要成为中国南行的“大脑”,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国际交流合作机构。

(二)梳理自然基底,发掘自然本底价值

1.“绿基树城”的策略

《荷兰第五次国家空间规划》的分层思路告诉我们,在区域层面,对珠三角基底层的梳理意义重大。

2.自然基底

水系与珠三角

水系塑造了珠三角的形态,水系沟通山体与海洋,生命流动和能量交换的廊道;形成了“东岸台地,西岸水网”的地形差异。

3.水系的作用

(1)水在农业文明时代至关重要

农业文明时期的珠三角先民逐水而居,形成了以“桑基鱼塘”为特色的农业模式和斑块状村庄聚落模式;水网密集交汇地区因商业形成著名城镇,并进而孕育了丰富且特色鲜明的传统水乡文化。

(2)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工业文明时期,人们开始沿河建造工厂、码头。海岸工程建设、滩涂围垦、围海造地和人工养殖,人工岸线比例增加;公路取代河流,成为交通运输主要通道,引起城市连片蔓延;为满足农业、工业发展需求进行的堤围建设改变了河道的水文动力,削弱了河流潮汐的自然调节能力,进而加速河口淤塞;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路取代河流,成为交通运输主要通道,引起城市连片蔓延。原有水网地区城镇发展缓慢,甚至出现衰落。

(3)珠三角自然演变历程——佛山涌的演变和佛山港口的兴衰

佛山港依托珠江河网水系条件不断发展形成,佛山涌河面宽阔,贸易往来频繁,手工业发达,人口不断聚集,与江西的景德镇(瓷器)、湖北的汉口镇(商业中心) 、河南的朱仙镇(版画)全国四大名镇之一。

清嘉庆年间至清末,佛山涌日渐淤浅,河宽不断收窄,河口河床沉积物加厚,水位下降,加上筑堤增多,影响河道纳潮和通航能力。而且,当时洋船萎缩,货运量减少,导致佛山港口不断衰落,严重影响佛山经济的发展。

(4)水文条件变化对珠三角港口建设的影响——人为围垦造田和汕头港的衰落

近海造陆使得海水潮差变小,潮汐的冲刷能力降低,加快了港口的深水长航道淤积速度。

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广东汕头湾(牛田洋)的水域面积从1950年的近130平方公里锐降到不足50平方公里,纳潮量由1956年的2.96亿立方米锐减到80年代的1.5亿立方米,致使湾口外航道的水流明显减慢并淤浅。

(5)广佛发展演变——白鹅潭地区水文变化

珠江河道属于再汇合型河道,既有分汊也有汇合,分汊是为了分泄潮水和洪水,汇合是为了纳潮,各汊道相遇便形成再汇合型河网。白鹅潭段正是再汇合型河道的汇合和分叉的节点。

白鹅潭在1947年前的30余年变化较小,符合少沙河流自然淤积慢的规律。解放后的数十年,随着两岸伸张扩建,江面明显缩小。

>>>>

问题与目标:可持续性

灰霾问题在冬季最为显著,受冬季风影响也最大。

通过打通通风廊道以增强通风潜力、把郊外的风引进主城区,将霾等污染物吹散,缓解热岛效应。

绿基空间治理重点

以河流水系为廊—蓝心绿屏的链接之廊,也是城市密集地区的风之廊,也是珠三角历史遗迹的文化长廊。

区域公园——让人们健康生活更亲近于自然

Raymond Unwin爵士在大伦敦绿环规划中提出,城市中心用地紧张,以布置运动设施为主,在外围开敞地布置一定的设施,使其转变为休闲运动场所。

未来的珠三角城市连绵区将形成区域公园、城市公园和社区体育公园,在外围地区形成水岸公园、村落公园、农业公园等串联形成的珠三角城市区域的公园生活网络。

(三)提升城镇化地区的品质与竞争力

1.“园城分置”现象

·1990年代,经开区、高新区

·2000年开始,综合性工业园区

·2010年开始,产城融合平台

产业外向,本地根植性不强,因此外源型的产业园区通常被置于城市辖区边缘,并尽可能靠近区域性交通干道,以便于货物运输;零地价招商,居住与服务功能内部化,形成远离城区的独立产业空间;外源型产业空间加速了城市走向区域化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是推动珠三角城镇连绵的主因。

园城分置:

产业园区远离中心,新城或新区在中心城区边缘,生产与生活分离情况不断加剧。

在远郊工业园区建设、近郊新城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工业化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珠三角城镇空间持续蔓延,最终形成外部连绵一体、内部功能破碎的巨型城市区域。

同时,由于园区周边缺乏足够的服务配套,在外围工业园区工作的员工必须到中心城区或近郊新城获取服务,从而产生大量依赖性交通流。

2.从“园城分置”到“集合新城”

集合新城:

在产业园区附近配置基本服务,形成新的服务节点。

在主城与产业新城中心之间建立便捷的公交快线联系。

严格管控园城中间地带,保护生态开敞空间,挖掘村落历史文脉,为新经济成长创造空间条件。

开展市地重划,重整半城市化地区空间。

重组城镇组团,结合交通枢纽及已有城镇功能节点,将临近城镇节点组合为“集合新城”。

3.临近城镇共建“集合新城”

珠三角共规划形成15个集合新城,考虑到当前行政体制,暂不设立跨市的集合新城。

4.产业转型与城市中心区的再发展

(1)适应后工业时代的城市空间组织模式:

后工业化时代,城市中心是创新源头,强调科技服务和知识文化共享功能,从而形成多元功能的CAZ,并成为城市空间组织的核心。

(2)国际大都市城市中心发展重点的转变:

在城市产业多元化、居民消费模式转变以及互联网时代体验经济兴起的趋势下,城市中心区的活力已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功能由单一向复合发展。

·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更强。

·形成中心层级提供不同服务。

从以商务、办公功能为主的CBD转向功能更加复合、更加满足人本化体验需求的中央活动区(CAZ) 。

(3)集群与创新

波特“钻石模型”启示: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产业的支持。同样在城市中心区,传统的行政商务等核心功能,也需要大量多元化的功能支撑。

(4)中央活动区与产业多元化

国际领先的大都市中心地带均拥有数量众多的文化、体育、娱乐设施,这是一个大都市活力的体现。具体措施可在三旧改造中,注入文化、创新机构。

5.水岸地区的活化

水系能否重新成为链接自然与人文的纽带?

(1)水岸公园带与中心区相连

结合城市滨水生态和开敞地资源,综合打造“广佛之链”。

(2)水岸湿地公园体系

力争到2020年,建成珠三角绿色水网贯通、绿道全面升级的水岸湿地公园体系,珠三角地区水岸湿地公园数量达150个左右。

(3)河流功能复合化

珠三角水系过去一直承担着运输、水利、生态等功能,未来将通过赋予其景观、休闲旅游、运动等新的功能,吸引人们重新回归水岸生活。

(4)水岸公园

——堤岸公园

经初步统计,珠三角现有及建设中的堤围长度合计超过6000余公里。结合珠三角河堤建设,形成以堤围为纽带(Green link)的绿色运动休闲体系。

——海岸公园

充分利用沼泽、沙滩、湿地生态系统,注重保持海岸的自然生态性。

三、区域合作展望

(一)粤港澳合作

1.粤港关系:从“垂直分工”到“水平合作”

“前店后厂”面临转变。香港服务业的管理方式和现代手段的渗入,不断缩短广东服务行业与世界的距离。区域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

香港回归祖国后,过去作为大英帝国远东自由港与西方世界的制度关系已断。“一国两制”框架下,香港又在内地的体制之外。新的关系如何建立?

通过制度建设,构建新优势

以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为依托,积极参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亚太自贸区”等平台建设,申请国家支持设立“南南合作”组织常住地和交流中心,提升珠三角在国家战略格局中的地位。

新的合作关系

——共同的产业分工网络:粤港澳三地在多年的合作中,其产业形态已融为一体,成为全球产业分工网络中重要的生产供应链条,并体现出一种自我强化效应。

——互补的科技资源与优势:粤港澳三地都拥有各自的科技资源与优势,并已形成互补性的发展态势。

——新型的分工协作模式:虽然传统的“前店后厂”模式具有局限性,但它仍是当前粤港澳区域合作的重要方式,而且这种状况还会持续相当一段时期,这种地域分工具有的比较优势基础使其仍会产生较大的经济价值。

——有利的制度性合作平台:近年来,粤港澳跨行政区域之间形成的多种制度性合作平台,为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

2.珠澳关系:共建“第三极”——珠三角的第三空间极

珠澳互补互利

旅游休闲共生关系;

深化民生领域合作;

加强人员跨境流动,24小时通关。

珠澳空间上第一次走在一起,但却依然同床异梦。

(二)都市圈扩容

1.扩容—9+5

生态扩容

通过跨区域水环境与大气环境合作治理,在更大区域范围内控制污染,并将外围城市辖区内的生态空间纳入珠三角统筹管治范围,打造珠三角“后花园”。

为制造业从轻型加工为主向适度重型化和能源工业开辟新空间。

(三)城际交通的合作

1.基于轨道交通的城际中心联系

(1)伦敦经验

伦敦通过新建连通中心区与外围节点的横贯铁路,发挥城市中心在产业发展、就业创造方面的作用。

(2)交通支撑

构建珠三角“中心捷达”交通体系,加强城市中心区之间快速联系,及城市中心区与战略平台快速联系。

加快跨珠江口通道建设,构建“湾区3040”轨道环线与环湾快速路,实现湾区战略节点之间40分钟可达以及与中心区之间30分钟可达。

构建珠三角公交都市圈,东岸及广佛地区加强市域轨道快线的跨市对接,西岸及惠州地区积极发展BRT、有轨电车等中运量快速公交走廊。

在港深穗中心区间,自贸区间应建立新的30分钟直达快线。

2.基于河网水系的共同管治与利用

共建珠中江跨市水岸公园带

沿岸各市缔造一系列共同守则:

共同维护水域水质;遵循共同标准进行设施配建。

通过轨道网络与城市各功能连接,通过水网与运动休闲空间相连接。

(四)镇际合作

珠三角共规划形成15个集合新城,考虑到当前行政体制,暂不设立跨市的集合新城。

热门专题

2024全国两会专题

一周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