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分支机构动态> 正文

2018规划年会 | 专题会议八:共同缔造,区域创新

2018-11-27 22:54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11月25日下午,由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术委员会承办的“共同缔造,区域创新”专题会议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江苏省城市规划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小卉主持会议。

“共同缔造、区域创新”专题会议会场

主持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江苏省城市规划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小卉

罗彦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总规划师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总规划师罗彦作了《像由新生 OR相由心生--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思考》的主题报告。2009年以后,粤港澳大湾区进入了整合的3.0空间发展阶段,创新是这一阶段的发展背景。大湾区规划的重点目标是要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报告回顾了美国洛杉矶和旧金山两大都市区从1970年到2010年的变化,得到的启示是贸易产业集群的专业化分工往往带来发展活力和平均工资水平的差异,旧金山的新经济发展路径带来了40年的巨大提升。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策略的出发点是相由心生的务实推进。首先,巩固香港的国际竞争力和制度优势;第二,加强大湾区的经济专业化和劳动力需求竞争力,填补基础科研能力和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保持强劲的高素质年轻人的集聚力;第三,加快都市圈化的布局和国际化建设,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的深莞惠大都市圈,以“集合城市”建立宜居湾区新秩序;第四,加快大湾区的互联互通和宜居生活圈建设,加强环湾城际和都市圈轨道网络建设,加强生态底线保护、筑牢绿色基底,建立跨界重点合作的国际创新和宜居示范地区。

此外, 7位优秀论文作者进行了学术报告:

刘锐 自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来自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刘锐以京津冀创新走廊为例,作了协同创新视角下区域创新廊道规划策略研究的报告。报告基于创新走廊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国内外相关案例,以京津冀创新走廊规划为例,提出创新廊道规划思路主要包括明确创新走廊方向、构建创新网络体系和优化创新平台支撑等三方面。

柳巧云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柳巧云以湖州南太湖城市带为例,分享了关于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背景下产业空间提质增效路径的研究成果。报告提出在工业化中期进入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熊彼特增长将取代斯密增长。产业空间需从分散走向集中、孤立走向网络、规模走向品质。在业态提升同时,应在产业空间整体统筹方面聚空间、育创新,在产业区块内部优化方面提品质、优生态。

戴怡婷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戴怡婷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对其城市内部紧凑度综合测度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报告。报告基于紧凑城市概念及特征,对城市紧凑度测度理论及方法进行了解析,并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提出城市紧凑度综合测度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并从数据库建立、数据处理、测度运行、结果分析等方面对城市内部紧凑度综合测度方法的应用进行了具体阐述。

于和平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于和平以涿州国际医疗健康产业园区为例,作了首都圈城镇组织模式与实践探索的报告。报告分析了首都圈的特征,并结合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带来的专业化新城发展、机场专业化特色园区发展、京津冀市场需求大健康产业发展机遇及挑战,提出涿州国际医疗健康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位、产业体系以及空间组织模式。

姚月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姚月,以珠海与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分享了其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城市群空间协同研究的成果。报告探讨应用手机信令、POI数据、工商企业数据、气象数据等数据建立城市群空间协同历史和现状特征分析的技术方法,并以珠海与粤港澳大湾区为例,提出大数据分析结果指引下城市群协同构建产业协作平台、建立生活示范区、打造生态安全格局的发展策略。

张振广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的张振广作了目标与问题导向下杭州多层次区域协同构想的报告。报告提出不同层次的区域协同重点也有所不同,在城市群层次注重定位与分工、在都市圈层面注重系统性协同与谋划、在跨界地区层面注重同城化对接。杭州区域协同的新趋势是需关注沪杭全球城市区域;都市圈扩容,关注空间、交通、生态等多层次协同;跨界地区差异化谋划等。

解扬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解扬作了关于经济发展效率与城市密度拐点研究的报告。报告以28万个全球网络数据为基础,探讨经济增长效率与城市密度之间的二次曲线关系,找出最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密度值,提出在城市层面应根据城市规模、采用各异的多中心战略;在区域层面应推动巨型城市区内培育多个核心城市;国土层面应深化推动人口向巨型城市区的进一步集聚;全球层面应推动形成沿海岸、交通走廊分布的多中心网络化星球城市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