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分支机构动态> 正文

低碳生态与城乡规划——2015年研究与实践概况

2016-06-12 14:32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作者:张泉

编者按

2016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于2016年5月28—29日在重庆大学成功召开,年会主题为“城市生态规划理论方法再深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城市生态规划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泉做了题为《低碳生态与城乡规划——2015年研究与实践概况》的报告。

张泉主任作的低碳生态与城乡规划报告总结了2015年国内该主题方面研究与实践概况,整个交流内容分为三章,第一章为研究进展,第二章为实践动态,第三章是未来展望。

第一章报告首先统计了国内目前有关低碳生态与城乡规划方面的研究,分析研究重点、关注方向。从论文数量来看,“低碳”研究热度消退,论文数量逐年减少,“低碳”核心期刊论文数量下降明显,深层次“低碳”研究不多。 “低碳生态”专项研究如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绿色建筑、综合管廊等近年来上升明显,表明了生态研究开始向“专项”生态集中的趋势。张泉主任认为此类爆发性的增长说明许多城市是赶潮流的,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从论文选题来看,规划设计是“低碳期刊论文”研究重点,城乡规划类硕博论文研究更加聚焦于各层次法定空间规划。报告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开端,通过注重把研究成果、观点与实施结合起来落实到法定规划层面,能切实有效落实低碳生态。接着,报告综述了低碳主题的研究热点,系统阐述了相关学者在低碳城市空间、低碳社区建设、海绵城市等方面的研究。张泉《低碳生态城乡规划技术方法进展与实践》梳理了低碳生态城乡规划技术方法体系,并以职住平衡技术方法对用地混合布局进行了示例说明,张泉、黄富民等在《低碳生态的城市交通规划应用方法与技术》梳理了低碳生态的城市交通规划技术方法体系。

第二章报告详细说明了目前我国在低碳生态城市(社区)、大气及水环境优化、城市生态安全保障、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建筑、海绵城市建设等方面所作的实践和努力。如2015年确立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理念深入中微观层面,环保部印发《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作为生态红线划定的指导性文件等。

报告最后张泉主任对未来低碳生态研究及实践分别作了展望。研究层次,他认为我们有必要在定义上正本溯源,科学定义绿色建筑及海绵城市的基本概念;有必要拓展低碳关注视野,重视低碳社区等中微观尺度;有必要讲究实效,更加关注解决实际问题、迫切问题的研究,如雾霾、城市洪涝、热岛效应、土壤污染等城市病问题。实践层次,以绿色低碳理念统领规划设计和建设 在土地利用、产业发展、交通模式、能源利用、绿色建筑等方面科学制定落实低碳目标的路径和措施;围绕改善大气环境、水环境、强化生态空间管控、加强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核心问题,以绿色建筑、海绵城市、综合管廊等热点内容为主要平台,科学整合、系统推进生态建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