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分支机构动态> 正文

自由论坛“新城与新区的影像思考”观点集锦

2016-09-26 10:55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9月25日下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学术委员会承办的自由论坛《新城与新区的影像思考》在沈阳举行。影像委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王伟强教授,影像委秘书长、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新哲共同主持了论坛。参加论坛的嘉宾有:前新华社高级记者、现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军,学会副理事长、影像委顾问、清华大学教授尹稚,影像委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马向明,影像委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朱荣远,影像委副主任委员、五合国际总规划师陶滔,影像委副主任委员邢铭,影像委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徐苏宁,影像委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刘刚,影像委委员、清华同衡四川分院常务副院长何兵等。

王伟强教授首先概括介绍了论坛主题的缘起,并简略介绍了我国新城与新区在过去三十年城镇化中所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城镇化作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就为世界所瞩目,在消除贫困、提高生活品质、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用显著。但伴随着城市快速扩张,也引发的一系列城市问题。规划从业人员既要看到成就,也看到问题和忧患,思考如何更好的提升城镇空间品质、形塑风貌特色、完善公共服务,注重人的城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问题。论坛结合由亚洲开发银行资助、由影像委支持参与的《中国新城与新区--挑战和机遇的影像思考》一书的出版,将这本书中所呈现的影像思考与城市评论介绍给大家,并对这项活动与这本书的形成过程、内容结构与组织机制做了详细的介绍。此次的自由论坛从“城市影像与城市批评”的视角,讨论“中国新城与新区的影像思考”,总结经验,开展评论与交流。报告人分别从历史街区与传统生活的启迪、空间生产下的社区组织培育、新区发展的文化面向、以及新城与新区影像思考的心路历程与学术价值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城市史研究者、故宫博物院专家王军研究员针对我国新城与新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向老城市学习》的号召。他的报告以老北京城为例,兼具分析中外经典的城市与街区,论证指出中国老城布局紧凑,既保持了高密度,又塑造出人性化尺度的街区,正是我们新城与新区需要学习之所在。王军研究员批判了当前新城在建设上尺度超人,人口承载力日益降低,沦为“为小汽车而建的城市”,推高了城市能耗水平,抹杀了街道生活。他认为城市街道比建筑重要,城市的平面结构比立面重要,交通政策比交通工程重要。人性化的尺度以及相应的布局结构,是历史留给现代人的重要城市遗产形式,交通政策应根据城市路网结构而制定,应积极发展公共交通,使其比例达到70%以上,只有网络化公交系统才能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马向明,分析了西方城市社区中心的构成关系,指出当前新城与新区的发展,更多的是基于经济学与空间生产关系,通过对比各国案例,论述了我国新城与新区中空间要素的组织缺失,并提出了“新城建设:社区在哪?”的拷问。马总特别指出要认识到一个社区中,小学、社区公园和社区服务机构空间关联性的重要性,新城发展要避免成为“有核心无细胞,有中心无社区”的情况。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朱荣远,用历史影像的方式,连续记录了自2001年起东莞松山湖新区的变迁,通过全新的叙述方法,以全程参与的视角,展现了规划与设计的生产过程。朱总指出应重视城市设计中的修正问题,强调价值先行,关注并坚持规划和设计的本源回归;强调跨界合作的重要性。报告提出要重视“新城与新区的文化面向”的问题,协同并促进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场所的混合与迭加,精明规划,尊重并实现人文和在地的理性引导。

五合国际总规划师陶滔分享了“郑东新区与嘉定新城拍摄记事”,他通过结合北野的诗歌《回乡之路》,呈现出影像背后的思考心路。作品关注细节、从人的视角出发,与新城建设中追求宏大叙述形成强烈的对比。见微知著,发人深省。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刘刚,通过充满人文情怀的叙事方式,以建筑师的视角,细腻地展现了“镜头中的当代新城现象”,强调设计过程应重视人,重视人的感受。

在各个报告之间,主持人把握节奏,组织听众和嘉宾充分互动和讨论,提高了论坛的思想碰撞和交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