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分支机构动态> 正文

孙娟:精明收缩语境下的规划应对

2016-11-30 09:01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编者按:

2016年11月26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2016学术年会在厦门大学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下称学会)和厦门大学主办,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厦门市城市规划学会、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厦门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协办承办,南京大学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中心协办。本次会议主题为“精明收缩:规划应对与治理创新”。大会邀请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下称学委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孙娟作题为“精明收缩语境下的规划应对”的大会报告。

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学委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孙娟

孙娟副院长提出了“实际收缩”和“预期收缩”两个“收缩”概念。她认为学术界目前在讨论的收缩城市更多指的是实际在收缩的城市,并指出中国城市在进入经济放缓、人口逐渐收缩的转型发展背景下,应以“预期收缩”来精简规划的城市空间、提升城市的功能内涵。

“预期收缩”可以分为政策型预期收缩、功能型预期收缩和生态型预期收缩三种类型。结合国内各类型城市的规划实践,孙副院长指出,预期收缩的类型和模式不同,其相应的规划手法也不同:

类型一,政策型预期收缩。为解决大城市病、资源环境约束和治理能力约束的自上而下政策导向型收缩,主要代表有北京、上海等全球城市。针对该类城市,传统的规划手法已经不太能适应,更多讨论的应是如何在总量边界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政策设计实现内部功能内涵的提升。对规划师而言,应理解政策、学会政策设计,并做好公共政策设计者的角色。

类型二,功能型预期收缩。为应对生态文明新经济要求的传统功能型收缩,主要代表有武汉、成都等特大城市,它们是成长中的国家中心城市,同时也是未来中国城市规模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对该类型城市,在空间形态上应以“结构不变,模式改变”为主,并采用应对新经济业态的空间模式设计,这要求规划人员对地方政策高度熟悉。孙副院长说:“不了解新经济企业和人才的需求,就不会做这一类地区的规划。”

类型三,生态型预期收缩。为应对生态资源约束和相应地区生态保护要求的收缩,主要代表有十堰、崇民岛等生态地区。针对该类型城市,应以“规模收缩+空间收缩+形态收缩”为规划手段,来实现总量减少、相对分散的城市空间形态。

孙娟副院长最后指出,城市中的很多现象也可以认为是精明增长,精明收缩和精明增长是一对辩证的关系,即“收缩并不意味者衰退,而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

供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