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分支机构动态> 正文

贺雪峰:为了谁的农业现代化?

2015-06-10 10:17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4、农业现代化应当为小农服务,而不是走向新型经营主体为主导的方向

我们有句话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民能否富裕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小康社会建设。要是农民生活没有现代化,收入没有提高起来,生活不幸福,我们整个社会的小康社会建设就不用谈了、没有用。我们只是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就会发现,刚才我说的农民全家进城,收入变少、支出变大,非常不幸福。

现在讲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一个农民在县城买了一个房子,120平米,娶了媳妇,生了孙子。再过几年60岁,在县城里面因为没有收入,这个时候这个家庭总体上就比较贫困了。当他孙子还小,老年夫妻带孙子的时候,闲暇时间不多。孙子上学之后,家庭收入比较低,家庭开支比较大,还要出入宴会,家庭关系就比较紧张。父母天天看子女的脸色,就觉得在城里生活真是不好,极不自在、极不自由。每天小心谨慎,这时候就非常想念自己农村的房子,想要能够回到农村去,还有房子在,那该多好。其实再过20年,很多现在的农民工也都50、60岁了。如果采用现在的农业现代化方式,农民回不去,将来在城里就会非常难受,甚至死路一条,我们要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时间也会很长。

我在农村调研的时候,很多年前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农民进了新房一般不拆旧房,也不是多占宅基地,也没有很重要的用处,但是通常就是父母住旧房子,孩子住新房子。我就很奇怪,为什么不让父母住新房子,那么大,反而让父母住旧房子,不是不孝吗?我去很多地方调研都是那样,孩子住大房子,父母搭个棚子,我就觉得道德太败坏了。后来我去东北,一个老人说,我不喜欢住我儿子的房子,我住在我女儿家里自在。后来我一想想通了,女儿比较强势,女婿不敢给脸色看,住在儿子家里,媳妇老给脸色看。一个朋友去看他,就一个白眼过来,所以喜欢住在女儿家里。所以怪不得农民不住楼房,住平房,旧房子。一般不跟子女吃饭,子女吃香的喝辣的,他们说吃不来,他们吃硬的,我们吃软的,这说起来是口味问题,其实里面是有问题的。实际上只要住老房子,就是自由的,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想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想大声说话就大声说话,老朋友说来就来,也不用穿拖鞋。

农村老年人为了自由是可以牺牲住宿的环境、可以牺牲吃饭的质量,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所以再回到农村,其实是自由的问题。而且劳动也是一种权利,城里人活动的权利非常可怜,很多人就是跳跳广场舞,在阳台上种花养草,那么小的一个阳台种那么多。农民却有着广阔天地,想怎样就怎么样。能够自由的回到农村,还能保障劳动的权利,这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所以现在家庭里面,城里一派,农村一派,家都是分离的现象也很多,那还有幸福可言吗?我在华中科技大学,我们老师子女都在美国读大学,在那里工作,他们家都是分离的,但是我看那些老教授也很幸福,经常电话联系。不是经常在一起就是幸福的,他看到子女、孙子在成长,人的幸福不仅仅是物质的,也不是待在一起时间的长短,是期待和期望,是真诚的投入、不求回报,希望子女真正成长,要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转化成子女无限的前途,这种情况下老人就很有成就感,就觉得很幸福。我觉得子女生活在县城,父母生活在农村里面,其实也是这种情况。

反过来看,年龄大的农村人生活在农村,也有好处。住房是不要钱的,有社交网络,心理上有安全感,人生有归属的。前不久北京官员讨论,北京除了可以进八宝山的,都有一个焦虑的问题:死了之后往哪里去?抛骨扬灰有点接受不了,但是又回不了家乡。中国没有无所不在的上帝,我们也没有家乡,那还能不能落叶归根?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农业现代化一定要保证农民的就业和收入,这在现代化当中起到了非常关键和基础的作用,至少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作用,只有当前2亿多户小农从农业中获得就业与收入,中国才能获得廉价劳动力,中国才可以成为世界工厂。过去形成的半农半耕结构,未来我们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可能就靠它了。

第二,农业就业为进城失败的农民工提供了返乡的退路,从而使农村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区和蓄水池。进城农民工无法返乡,中国可能会出现很大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2100万农民工失业,大家很焦虑,真正全部进城没有农业的时候,穷人一般没有存款,马上面临着饿死人,国家即使有钱救济,救济的体系也很难建立。但是我当时调查下来发现,问题根本就没那么严重。“回来就是家里多一双筷子而已。”务工收入虽然减少了,但回到农村后支出也减少了,所以失业也没有多大问题,失业一年二年三年都可以。2000万失业、5000万失业,一个亿的失业也都可以。这样一来,中国对于经济危机就有很强的抵抗力。所以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虽然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周期问题,但正是因为农村的稳定,使得我们最后总是摇晃几下子就稳定下来,就没有出太多的乱子。

第三,农业的就业还可能成功解决老年人的退养和农耕的结合。有一句话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你要么有精神上的需求,要么身体上总是运动,最终农村的广阔天地是人和自然能够结合的地方,也是解决中国老龄化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退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我们今天的农业,我们今天的小农经济还在发挥巨大的作用。

当然小农经济也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因为时间关系,我不具体讲了。只从题目的角度来谈一下,我觉得今天小农经济最大的问题,第一个是我们土地太细碎,今天农民不仅仅是人均耕地少,户均不超过10亩,而且10亩往往分在七八个地方,非常不方便。农民说要把十亩地混在一块,他们投入的劳动和生产成本要降低三分之一,农民要土地耕种的方便,但是上层建筑不考虑农民的需要。

第二个问题,我们农业现代化越来越不为小农服务了,越来越为新型经营主体服务。我们国家显然不可能建立两套自上而下的服务体系,一套为新型经营主体服务,一套为小农服务,没有可能性。只能要么为新型经营主体服务,要么为小农服务。他们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是对立的。在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新型经营主体为主没有问题,但是全国绝大多数地方,小农体系很重要。中西部地区这样一些小农很重要的地方,我们都在为新型经营主体服务的时候,小农就变成了自我失败的预言。小农不行,要打败小农,结果小农就真被打败了。小农其实很重要,却被我们的政策打败了。

要支持农业以及实现农业现代化。一般说农业是基础,农业很重要,虽然农业占GDP不到10个百分点,但是很重要。因为我们要支持农业,所以我们每年有上万亿的国家财政资金投入到农村里面,我们觉得太少了,还要增加。为什么农业重要?其实农业对于中国这个国家来讲,有三个极其重要的功能,第一是粮食安全,没有粮食要饿死人,这个事情非常重要。第二农民的就业和收入,这个也非常重要。农民要是没有农业的就业和收入,这个问题极其严重。第三,农村是稳定期和蓄水池。

之所以搞农业现代化,就是农业担负了三大功能。农业担不担负让农民致富的功能?这个不是必须的功能,当然有更好,没有也可以。三大基础功能,这意味着我们给农业大量的支持,我们的农业现代化,应该围绕这三大基础功能做的。我们要让所有人很富裕,而且要让大家自己上市场上去想办法,但是总会有人失败,就要对他保底,恭喜成功者。我们要让失败者也成为亿万富翁是没有可能性的,农业现代化要围绕为小农服务,小农经济正好可以解决我刚才讲的农业三大功能。

小农种田比资本种田要的政府投入和支持少,粮食产量高。小农种田就为农民提供就业和收入,为我们解决老龄化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应对途径。正是因为农民就业,使得农村成了中国的稳定区和蓄水池,要是所有农业现代化都是把农民撵出去,农业成了资本的规模农业,农民进城了,在城里没有办法体面生活的时候,社会就爆炸了。这样的话,对大多数地区而言,我们要将财政资源用于雪中送炭,用于为小农提供基础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他们解决个体在生活生产中没有办法解决的公共服务,想办法出主意提供支持。

从这样去看的话,我们今天资源的投入,基本上投错了方向,并且这样的投资,很重要的一条要和农民的参与结合起来。今天我们资源大力投进去和农民没有任何关系,最后是项目治国,让基层政府统筹。我前不久到一个县区调研项目,说统筹比不统筹还坏。原来雨露均沾,无论怎么分,大家都能分到点。现在以项目方式的投入,却出现了很多投的时间和地方都不对的现象,而且还有公平性的问题。因为几乎所有的资源,都被统筹到几个样板村,其他村都得不到了,打造的那些美丽乡村,根本就无法复制。

5/6<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