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分支机构动态> 正文

第三届中国城乡规划实施学术研讨会专业考察顺利结束

2015-10-27 17:21 来源: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编者按:

2015年10月17日,第三届中国城乡规划实施学术研讨会的200多位嘉宾分两条线路,参观了成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成果,包括体现成都城市生态建设的环城生态区白鹭湾生态湿地公园,代表成都“小组微生”新农村规划理念的大邑县香林村新型社区建设成果,代表“保改建”结合的“农村+文创”发展模式的蒲江县明月村。嘉宾与当地管理部门、当地居民,就成都地区的城市生态区建设,新农村建设涉及的土地流转、居民就业、产业置入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1) 成都环城生态区的首期实施湿地公园——白鹭湾生态湿地公园

白鹭湾生态湿地公园位于成都市锦江区,是成都市环城生态区的先期启动项目之一,面积约3260亩,其中水面约1000亩,于2013年5月底建成开放,现已成为成都市民最喜爱的“城市生态名片”。白鹭湾生态湿地公园整体设计结合区域地形地貌,遵循自然性、保护性、可持续的理念,充分展现了生态休闲水生作物区风貌。

参会嘉宾首先集体观看了环城生态区宣传影片,系统了解了成都环城生态区的建设背景与规划历程。据生态园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为保证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原有居民全部搬迁到就近城区,公园内除了湿地公园核心景观外,保留了原有的农村花卉苗木种植园产业。通过改造原有河流水渠,整合水资源,采用原生态的植物净化景观设计工艺,形成活水净化景观区,也是全区水系进入的第一道关口,形成了集科普教育与生态功能于一体的湿地景观。

参观正当周末,嘉宾们也充分感受到了白鹭湾生态湿地公园的活力,公园内骑车、跑步、健走的市民络绎不绝。

(2) 成都“小组微生”新村模式的典型代表——大邑苏家镇香林村

香林村位于成都市大邑县苏家镇,距成都中心城62公里。参会嘉宾首先参观了村服务中心,详细了解农村新型社区的配套标准与设施,接着参观了居民的居住环境,与居民进行了详细的交谈,了解村民生活的配套问题,收入状况等。

据当地规划管理部门介绍,香林村是农村宅基地整理后的新村集中安置,规划设计秉承了成都新村建设的“小组微生”模式,即小规模聚居,组团化布局,微田园景观,生态化建设,传承了天府平原林盘居住文化。适度的规模与灵活的布局模式,保证了自然与人工的和谐一致。

香林村先期实施2个组团,搬迁安置农户65户共263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1亩,同时流转出了6.1亩村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嘉宾们就农村自助建设房屋的管理流程与当地规划主管部门进行了详细的沟通,并针对实施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3) “农村+文创”模式的林盘改造示范村——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

蒲江县明月国际陶艺村,距成都市区106公里, 该村位于蒲江县甘溪镇。据当地规划管理部门介绍,明月村依托茶山竹海古窑,在原有林盘改造的基础上,以187亩手工艺产业创意园区为核心,引进特色的艺术家集群和文化创意集群,发展乡村旅游,打造集陶艺生产销售、文化展示、创意体验、休闲运动、禅修养生、田园度假于一体的人文生态度假村落。

蒲江县县委主要领导也向与会嘉宾详细介绍了香林村在改造过程中如何处理土地指标、建设资金等核心问题: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市场提供资金的运作模式,解决多方共赢。香林村作为典型的“保改建”相结合的村庄改造模式,村庄改造尊重村民意愿,依托古窑历史遗存资源,引进服装设计、陶艺体验等文创产业,盘活现有临盘资源,通过一定时期的经营,形成了远近闻名的文化村落。

参观时下起了大雨,但丝毫没有减弱嘉宾们的兴致,大家冒雨对各个院落进行了走访。同时,成都电视台也在现场对叶裕民教授、谭纵波教授、赵民教授等专家进行了采访,专家对于这种“记得住乡愁”的村庄改造模式提出了肯定,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盘活乡村资源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