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首页>年会动态

刘卫东:“一带一路”:开启包容性全球化新时代

2016年09月24日    中国城市规划网

9月24日,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沈阳新世界博览馆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为“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今年年会邀请了7位大会报告人,从国家政策、空间研究、经济形势、“一带一路”、全球化、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城市治理等方面探讨当前城市规划工作中面临的一系列热点和难点问题。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刘卫东以《“一带一路”:开启包容性全球化新时代》为题作大会报告。

刘卫东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了有关国家的积极响应。同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在当年中央经济工作会上,“一带一路”成为特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专有名词,并在此后逐步成为统筹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长远、重大国家战略。两年多来,特别是 2015年3月《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公布以来,这个战略得到了各部门、各地区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已经形成举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局面。

刘卫东教授指出,正确理解“一带一路”需要认识其出现的大背景,这就是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要以“包容性全球化”为核心概念理解“一带一路”。他指出,丝绸之路的走向随着地理环境变化、经济发展和政治形势的演变不断发生变化;丝绸之路不是一个具有固定线路的空间现象,而是一个文化符号,其当代内涵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因此,总的来看,共建“一带一路”是包容性全球化的倡议,是探索推进全球化健康发展的尝试,这既符合中国走出去的需要,也是让全球化惠及更多国家和地区的需要,是在经济全球化机制下促进区域共赢发展的一个国际合作平台。“一带一路”建设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在维护文化多元性的基础上共谋发展、共求繁荣、共享和平,是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愿望。

欲了解专家更多精彩观点,敬请关注中国城市规划网的后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