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广州市 南沙区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012-06
规划范围约80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240~300万人,用地规模270平方公里左右。
(1)国家新区功能定位
引领新时代南中国发展的国家新区: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节点,珠三角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核心区,全球性城市广州的双中心之一。
(2)理想城市空间布局
--以生态、智慧和休闲为特色的国际化滨海新城。建设整体平衡的生态城、精明增长的智慧城、突出岭南水乡特色的休闲城。实现“人本”新广州。从单元、社区、街区、新城四个层级,构建空间模式。
--整体平衡的城市生态系统。大尺度上集聚,合理释放外围空间;小尺度上分散,创造宜人空间环境。核心区高强度低密度建设,外围高密度低强度建设。
--复合型城市功能。形成“南接港澳,北向内地,两翼齐飞”的功能格局;强调高端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各组团突出主导功能。
--多组团、网络化空间结构。形成扁平化城市中心和网络化空间格局,有效应对开发的不确定性,保持相对完整的空间序列。
--智能交通网络。强调与土地混合使用模式匹配的智能扁平交通网络。衔接区域交通;改善组团间交通联系和转换体系;通过交通流诱导,构建街区、社区两级路网,建立全域15min送达物流体系。
(3)钻石水乡空间形态
--以“钻石水乡”为品牌特色,延续岭南文化,重塑“因水而生、因水而活”的空间记忆。结合水网绿道,再造富有城市生活的街道和水乡网络。
--核心湾区,结合港澳合作区、滨水文娱区、省级行政区等核心功能,构建“南海之门”,成为广州从滨江走向滨海的门户。
--水乡街区,利用河涌建立社区水上交通网,通过公园、绿色建筑,服务平台、智能交通等形成活力社区。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