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源 政策法规 深度报道

霍晓卫:坚持人民至上守正创新 让百姓在历史文化街区享受美好现代生活

历史文化遗产高水平保护利用与人居环境高品质塑造紧密相关。在城乡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谋划到实施全过程中,要特别重视适宜性基础设施与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所起的支撑保障作用,这对于仍然具有

深度报道 2024-05-27

王凯: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效与展望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十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多个方面取得重大成效,同时也面临着多重挑战。如何应对好新形势和新挑战

深度报道 2024-05-27

老旧小区街区式改造探索

街区式改造不仅关注老旧小区本身,还关注老旧小区和城市功能与空间的互动,是在更大的空间范畴内解决老旧小区现存问题,并将老旧小区改造与城市的整体更新相结合,以提升城市的宜居品质。

深度报道 2024-05-24

“气质”如何美丽蜕变?广州这样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

近年来,广州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久久为功,一张蓝图干到底,推进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

深度报道 2024-05-24

观点 | 赵燕菁:遗产保护需明确职责

多年来,国家对各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可谓不重视,但对遗产的破坏却依然系统性地发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破坏责任无法认定。无法认定必然责任不清,基于责任的监督、奖惩也就无从谈起。

深度报道 2024-05-24

大师讲堂|周俭:空间秩序与城市设计

2024年4月30日下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周俭教授受邀出席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大师讲堂”系列活动,以《空间秩序与城市设计》为题作主题讲座,并与清华同衡专家开展学术交流。

深度报道 2024-05-23

数字中国网络协同的区域规划响应

数字技术作为商品和服务生产的投入要素,借由高技能人力资源而不断提升国家生产效率及经济增长。然而,在全球科技贸易变革的大背景下,数字变革和创新驱动的地方适应性和技术吸收机制尚不明晰。

深度报道 2024-05-23

面向运营的超大城市轨道公交融合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地面公交系统的精细化治理,是决定交通精细化治理成败的关键。但是,当前我国各大城市普遍面临着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系统巨量资产效能低的共性难题。

深度报道 2024-05-23

城市加速数字“焕新”,如何做到“以人为本”?

城市,是居民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场所,也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综合载体。如何发挥好数据的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用,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建设,进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深度报道 2024-05-22

南京秦淮区坚持规划引领 探索更可持续更有温度的城市更新

面对配套政策、资金平衡、群众参与等方面的更新难点问题,南京市秦淮区连续两年把城市更新作为“一区一特色”改革任务选题方向,按照“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的理念,紧扣基于历史文化保护和民生

深度报道 2024-05-22

完整社区视角下大都市边缘转型社区特征研究

本文基于完整社区的理论内涵与所研究社区的治理实践,尝试构建“制度—空间—行为”的分析框架,指出大都市边缘转型社区是我国大城市近郊特定地域单元在特定发展阶段里,多类型制度、多尺度空间

深度报道 2024-05-22

越来越像的古镇,如何突围

经过岁月洗礼的古镇,本该是最具地方文化内涵的景点,为何越来越像?古镇发展的道路怎样才能越走越宽?连日来,潮新闻记者走访多地古镇,探究背后缘由。

深度报道 2024-05-21

人口增量全国第二,这个西部城市怎么做到的?

从全国来看,贵阳的人口增量仅次于合肥,位列全国第二。2023年合肥增加了21.9万人,排名第三的郑州增加了18万人,之后依次是杭州(14.6万)、成都(13.5万)、深圳(12.8万)、上海(11.6

深度报道 2024-05-20

从城市更新到城市微更新,看看北京、南京、重庆、广州等地有何经验

在城市发展主导范式由大规模增量建设加速转向“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大趋势下,有必要积极开展内容更精细、目标更聚焦的城市微更新。

深度报道 2024-05-17

这才是国潮顶流!一起打开博物馆“新玩法”

2023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免费开放率超过90%。“打卡”博物馆已经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盘一盘那些好玩又新潮的逛馆新思路!

深度报道 2024-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