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源 政策法规 深度报道

“轨道上的都市圈”,如何重塑区域经济地理?

据相关统计,全国市域铁路规划线路里程已达上万公里、总投资数万亿元。各地争相“入局”背后的动因不难理解: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是实现都市圈人口集聚效应与产业规模经济的关键一步。

深度报道 2023-03-31

宝墩文化与屈家岭文化时期城邑选址比较研究

对比发现,两个文化时期的城邑选址与分布遵循一定的地理环境;形制与规模反映一定的文化内涵;城垣与城壕蕴含一定的现实需求;轴线空间与城邑中心表现一定的地域特征。宝墩文化时期城邑选址对屈

深度报道 2023-03-30

破题“危旧小”,城市更新的繁与难

商店林立的南京市秦淮区瑞金路,热闹繁荣。但从6号巷口拐进去,却是另一番场景:年代久远的砖木结构房屋,斑驳的外墙布满霉斑,违建和空中飞线杂乱无章,整个片区破败不堪。这是始建于1969

深度报道 2023-03-28

促进北京人口、交通与城市协调发展

精准施策,促进北京人口、交通与城市协调发展,是贯彻新时期《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重要举措。

深度报道 2023-03-28

资源环境承载力下的区域发展潜力评估研究

本文融入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区域发展潜力的评估方法,为地区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并提出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发展潜力评估综合考虑地区内部基础和外部张力,结合交通区位、特色资源、人口资

深度报道 2023-03-28

老楼加装电梯,谁来出钱?如何协调?怎样管理?看上海的解题思路

从单栋破冰到全小区加梯,再到如今的整居委加梯……畅通居民出行“第一步”和回家“最后一步”,上海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近年来跑出“加速度”,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居民享受到了“上上下下”的

深度报道 2023-03-27

全域保护视角下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研究

本文以枫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为例,在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基础上,将保护视角拓展至全域,树立生态托底理念,构建覆盖全要素的管控体系,注重物质空间和文化空间的整体保护,注重有价值建筑的深

深度报道 2023-03-27

广州、深圳都市圈范围测度与形成机制差异

广州在自然格局基础上比深圳都市圈更具拓展性,而深圳在扩展动力上比广州稍强,广佛的行政架构与深莞相比对于跨城通勤者更具吸引力,综合因素导致深圳现状的都市圈范围略小于广州。广深两大都市

深度报道 2023-03-27

进入“人口存量时代”,需优化城市空间格局

广州人口发展的过去——与城市空间格局拉开同步的人口飞速增长。自2000年版战略规划出台,广州的撤县设区工作陆续完成,城市空间框架随之拉开。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全市2020年

深度报道 2023-03-24

气候韧性视角下的城市通风廊道规划策略研究

文章针对目前比较突出的热岛效应、空气污染、雾霾频发等气候问题,从气候韧性的角度出发,提出利用通风廊道的构建来增强城市气候适应性。

深度报道 2023-03-24

王凯:京津冀绿色转型发展的初步思考

2020年10月,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各个层次、不同领域和全过程,要统筹这一地区城

深度报道 2023-03-22

张立:制度视角下东亚地区小城镇建设与规划的经验引介及启示

由于相似的人文地理环境和城镇化发展历程,报告从行政管理体制、财税制度、土地利用及规划、社会政策四个层面,对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情况做出了详细介绍。通过对东亚小城镇发展建设的梳

深度报道 2023-03-22

史育龙:统筹发挥国内大循环主体作用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作用

强大、韧性、可靠的国内大循环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和命脉,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发展质量具有关键作用。为此,我们需要全面准确把握国内大循环主体作用、国内

深度报道 2023-03-21

学术论文要从“有没有”走向“好不好”

3月15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举办了“《学术论文编写规则》解读及学习讲座”。

深度报道 2023-03-21

两会热议“古村落保护”,乡村如何宜居宜业再进步?

在已经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最热门的十大议题,乡村振兴必列其上,代表们关于“加强古村落保护,赋能和美乡村”建设的建议更是层出不穷。事实上,中央一号文件重磅发布后,各地乡村建设的部署规划

深度报道 202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