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资源>政策法规>规划动态> 正文

广州发展研讨会于2日召开

2014-11-06 10:47 来源:SYSU城市化研究院

王富海(深圳市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州“中调”实施过早,“广交会”对城市发展带动不够

王富海董事长结合自己的长期规划工作实践,对广州城市空间的发展提出以下看法:

①  中调战略实施过早

广州“东进、西联、南拓、北优”的发展战略拉开城市空间格局,四个方向的发展需要分出主次顺序。在外拓战略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广州过早提出和推行了“中调”战略。既然要做“中调”,应把番禺也纳入中调范围,以此整合战略性资源,比如广州南站、市桥和亚运城,从而衔接跳跃式发展的南沙,使城市空间结构更加合理。

②  广交会对城市发展带动不够

广交会对广州城市发展并没有起到相应带动作用,主要原因是政府层面没有把国家、地区、行业和企业的组织体系组织好,没有借助这个交易平台组织更多合作方式。未来广州可重点抓住广交会平台,打造更大区域的贸易中心地位。

③  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应充分发挥企业的先锋作用

目前中国正走向对外投资的高峰期,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投资的重要通道之一。企业因为具有生产能力、销售能力和整合金融资源能力,可以承担先锋角色。因此广州未来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应重视企业角色,并以此带动城市发展。

保继刚(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培育广州城市新功能,创新城市运行环境与机制

保继刚教授结合多年的城市旅游研究积累与实践经验,重点探讨了广州城市功能及其作用。

2000年战略规划以来,广州城市的多项功能得到提升,白云机场奠定了广州航空枢纽中心地位、广州已成为区域医疗中心城市、广交会的新选址缓解了老城区的压力、广州大学城的建立和高教厅设立提高了城市文化和教育功能。保教授指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点是要具备超出广州甚至广东省的新功能,营造新功能的重点在于新的制度机制及其软环境。因此,对于广州未来发展,新动力来自于创新,而创新来自于城市运行环境和机制创新。

朱竑(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导):依托广州本土文化,发挥历史文化名城的带动效应

结合专业特长和规划经验,朱竑教授主要从城市文化角度对广州城市发展提出建议。朱教授的研究团队在其文化地理的近期研究中发现:相对深圳,外国人更喜欢广州,重要原因在于广州所拥有的深厚广府文化。他认为未来发展广州应当把持住自己的文化精髓,将文化的作用做大做强,发挥历史文化名城的带动效应。

范仲铭(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长):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营造城市空间

范仲铭副院长重点从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出发分析了广州战略规划和未来发展方向。广州市的未来目标之一是国家中心城市,这一概念需从全球和全国两个尺度予以考量。区域的管理、服务和组织功能决定一个城市的区域影响力,从而形成其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目前广州的服务业结构比例、进出口总额和总部经济等多个方面仍与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存在差距。为此,广州应关注白云机场、南沙港口和广州南站等核心地带的发展;南沙发展应重点发展重型化产业,结合国家当前战略和南海战略,南沙可成立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心,在南海资源的开发输入中发挥先机优势。

李立勋(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坚持贸易和居住生活的打造

李立勋教授结合“新常态、新路径和新动力”的讨论主题,重点对广州城市发展的常态进行分析:

从古到今,城市兴衰更替、千变万化,但是有两件事情是始终不变的:一是交易,城市是交易的中心,是做生意的市场;二是居住生活,修养生息的家园,这两样正是广州的特色。广州是一个做生意的好地方,一个过日子的好地方,这就是广州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本质原因,这就是广州的常态。广州只要坚持这两样,就不会退居二线。

许学强(中山大学教授、博导):广州市作为国家的门户、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地位不可替代

最后,许学强教授对前面几位专家学者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和简要评述,并提出个人观点。许学强教授认为:广州作为国家的门户、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地位不可替代,并将长期持续。建设高级别的区域中心城市,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①  广州的发展离不开港口的发展,港口的发展决定了城市规模和形态;

②  世界城市需要拥有庞大、方便、快捷、综合的交通枢纽;

③  建设世界城市,需要拥有现代产业体系,包括重工业和服务业产业体系;

④  城市发展需要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合理的空间结构。

由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主办的广州发展研讨会,为广州城市未来发展开创了新的起点,会议中针对新时期广州发展提出的新思路、新想法和新亮点,是规划界学者多年研究成果的结晶。未来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将不断致力于相关各类城市研究、区域研究与规划研究,开辟中国城市化研究的新篇章。

3/3<123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