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资源>政策法规>规划动态> 正文

文旅街区创新发展赋能美好生活

2024-07-05 16:36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记者蒋彤 余俊杰

“喜见儿童色,欢传市井声。”王安石曾这样描写街巷盛景。

900多年前,27岁的王安石成为鄞县知县,兴办县学;今天的宁波市中心,依然保存着曾经王安石治下的县学街。

街巷盛景今仍在,人文历史犹可追。王安石与宁波的渊源,让县学街成为热闹的打卡点。

放眼全国,街区正在成为城市旅游的重要载体。随着“无边界旅游”的兴起,人们不再只为一个景区而到一个地方,还可能是为了一家书店、一座艺术馆,甚至一个菜市场……这些新型旅游打卡点,往往集中在街区上。

“主客共享,全天候、无门槛、有温度、多元多业态的城市休闲游正在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近日,全国旅游休闲街区创新发展交流活动在浙江宁波举办,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一级巡视员宋奇慧表示,街区已成为让人们放松身心、感受文化的城市旅游新地标。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2021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会同相关部门先后推出三批共164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成为展示城市文化和发展的“金名片”、联结居民和游客的新场域、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助推器”。

“以用促保”,城市旅游新名片

夜幕下的宁波,三江交汇处的老外滩热闹非凡。餐厅、酒吧、咖啡馆……隐匿在一栋栋洋房中。

1844年,宁波开埠,老外滩的历史开启。外国商人在此兴建楼房、教堂,宁波商人趁势崛起,也来此建起安身之所。纯西式的、中西结合的,各具特色的洋房在老外滩扎下了根。

历史车轮滚滚,老外滩也一度人去楼空。“我们将洋楼重新修缮并引进各种业态,曾经的巡捕房改成零食铺,通商银行旧址变成博物馆,老码头建成了美术馆,还有酒吧一条街。通过业态吸引来市民、游客,老外滩重获新生。”老外滩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刘承煜说。

老外滩正是城市建设中“以用促保”的典型案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钟舸认为,“随着历史文化保护范围的扩大,不能再按老办法把所有保护对象都作为博物馆来使用。‘以用促保’就是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有效利用中成为城市生活的特色标志和公众的时代记忆,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实现永续传承。”

在保护和利用的有机结合中,各地城市和街区正焕发出新的活力。扬州紧抓城市更新、促进文旅融合,打造既有古城古韵、又有新貌新颜的旅游休闲目的地城市;常德市柳叶湖区河街街区注重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打造成一条水街相融、生态环境优良的城市“金腰带”;唐山市河头老街文化街区在沉寂11年之后重新盘活,于今年正月初一开放至今吸引了307万游客,真正践行了一条街带火一座城。

“越来越多的文旅供给和需求交叠汇聚到旅游休闲街区,历史与现代交融、古朴与时尚交织、休闲与生活交汇。”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副厅长李新芳表示,要用“绣花功夫”,按照最小干预、最大保护理念,推动街区有机更新,持续迭代微改造、精提升。

“主客共享”,美好生活新体验

开放的街区,既能容纳当地居民鸡犬相闻的日常,也能满足外来者休闲需求。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上,街区承载了城市发展的完整进程。

“街区是城市的肌理和毛细血管。”宁波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金彦表示,旅游休闲街区是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的重要平台,也是居民和游客“主客共享”的新场域。

“当前,旅游业‘主客共享’的发展理念要求城市不仅关照到外来者、旅游者,更要关照本地居民。”宋奇慧指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要同时为旅游者和本地居民考虑。“会不会有噪声,影响居民休息?会不会影响当地交通?都是旅游休闲街区建设中需要充分考虑的问题。”

新疆喀什古城是另一个践行“主客共享”理念的新场域。这里既是当地维吾尔族居民的居住区,也是游客打卡的景区。通过建设药茶巴扎、塔哈其游拍街等数十个特色街区,提升改造香妃茶馆、买买提的老房子等众多特色景点,古城吸引越来越多全国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游客深入居民区体验最原始、最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居民通过参与旅游服务,实现脱贫增收。各族群众和广大游客之间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往来互动,增进了各族群众和游客思想上的共鸣、文化上的认同、感情上的交融,实现了‘主客共享’的发展理念。”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喀什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王陈一表示。

在湖北省武汉市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街道,古城文化的“底气”、邻里文化的“和气”与商业文化的“烟火气”可触可感、相互交融。这里诞生了中国最早的私立大学、中国第一座新型公共图书馆、中国第一所女子学校,设计了辛亥革命军旗;南昌起义主力从这里出发,汉口开埠造就此地中西交融的丰富人文历史资源。抗战期间郭沫若、田汉等2000余名文化名家还在此云集。

如今,昙华林街头遍布博物馆、非遗体验店,“街区”“景区”“社区”“园区”“校区”叠加,让昙华林以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人文底色,引领文艺新风潮,建设成为“主客共享”的休闲家园。

“文旅融合”,旅游休闲新空间

旅拍、博物馆游、City walk……近年来,随着各种休闲旅游方式的兴起,游客对旅游目的地产生了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文旅融合”正在成为各个城市街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旅游研究院日前发布的《中国休闲发展年度报告(2023-2024)》显示,2023-2024年,居民的文化休闲活动在所有休闲选项中的占比仅次于消费休闲。工作日、周末和节假日的文化休闲活动占比,由2019年的15%、16%和16.92%,提升至2023年的18.8%、19.3%和18.42%。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楼嘉军通过对长江流域重点城市二十年的调查发现,城市居民关注的重点由原来的收入和时间,现在越来越指向自身的健康和心情的愉悦。“这说明,情绪价值正在影响旅游者的消费决策行为。情绪价值消费将成为旅游休闲街区的流量密码、销量引擎、增量动力、质量关键。”

通过“文旅融合”,城市街区向游客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情绪价值。譬如,云南大理激活文化脉动,创优宣传营销,创新开发了艺术旅居、体育旅游、乡村旅游等品质休闲业态,重构了“到大理不是旅游,而是去过另一种生活”的旅游新路径。以美好生活方式为引领的旅游休闲街区建设,正取得重大突破。

江苏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则抢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机遇,深度整合文化资源,从原来的“一河两街”发展到现在整合街区内特色文旅小巷、历史文保等有形载体。围绕“夜购、夜食、夜游、夜娱、夜秀、夜读”这六个“夜”主题,为游客提供主题文化特色鲜明的深度体验。

还有浙江湖州小西街—衣裳街—状元街旅游休闲街区,通过打造小西街创意生活市集、布谷里集市等特色街区市集品牌,把江南市井和现代商业鲜活呈现在游客面前。从早市的炊烟到夜市的鼎沸人声,游客在街区里沉浸式地体验到有滋有味的江南生活。

“2024年上半年,164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共接待游客8.75亿人次,同比增长15.94%,旅游总收入889.47亿元,同比增长9.52%。”宋奇慧表示,第四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认定工作即将启动。下一步将在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基础上,推动将旅游休闲街区打造成新时代城市旅游的新名片、新地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美好生活新体验、旅游休闲新空间。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