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资源>政策法规>规划会客厅> 正文

Raoul Bunschoten: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应关注新技术的整合运用

2015-02-09 09:47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编者按:

2015年1月26-27日,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大学联盟工作会议暨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召开,与会专家围绕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教育改革议题进行了交流。会议期间,柏林工业大学的Raoul Bunschoten教授接受了中国城市规划网记者的采访。

记者:很荣幸能邀请您与我们分享一些有关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观点。首先,德国有关低碳生态城市教育系统的最新进展是什么?在您看来,中国的大学如何从中学习?

Bunschoten:新进展是我们目前着眼新兴技术,比如各种智慧型技术--一种新型的沟通技术,这种智慧系统可以生成基于全球下的数据,以了解本地情况的或某种特定情况的动态发展,这也是智慧城市名称的由来。我们现在正在朝含有这种系统的方向努力。某种程度来说,可持续性是不足够的,不足以平衡资源。我们还要智能化使用这些资源。这是全新的富有挑战的领域,因为它较以往相比包含更多的学科,例如我们以前有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景观建筑师,现在我们要面对工程师,工程信息技术,通信策略及其新商业模式,还有就是连接各种基础设施的运营系统。如果真的想实现可持续、生态化,我们需要将这些通常单独出现的各类型基础设施连接起来。这些是需要我们学习如何应对的,也是德国部分大学的关注点。关键词就是整合,这是我们可以带给大家的--认识这种整合过程。基于过程的决策产生智能创建,这是智慧型的本质。智慧源自一系列相互连接的过程。我觉得从知识角度,这是我们可以传授的,是我们可以教给中国学生的。

记者:既然谈到智慧型城市,可以跟我们简要介绍一下相关项目经历么?

Bunschoten:我与中国政府有过接触。我所在的外国专家组负责住建部智慧城市项目。现在大概有260个智慧城市。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智慧型城市,只是简单认为是使用智能手机和一些机动性问题, 没有认识到它是一个整体的生活机制,这种运行影响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是我们要向大众明确的。新技术是大胆的,也不会消失,是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帮助我们更好地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回到我们智慧技术,我们要学习如何与创建和分析这些数据的专家对话,了解智慧技术如何在建立新的城市环境中起到重要作用。当然,这存在一定的困难。智慧的各种形式目前还尚未联系在一起。生产健康数据的部门和机动型数据不是同一部门,所以如果将他们移入到城市规划或城市空间,还不是一回事,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但智慧是个很有趣的概念,因为它使城市系统越来越像身体系统,将城市看作一个更为有机的整体结构。多数人不是这么理解的。多数人认为只是产生数据,是有危险的,令人恐惧,因为人们没有了隐私。但我觉的这只是不同解读,因为任何新技术都是令人恐慌的。所以对它保持足够开放的态度,可以用我们的想象力利用技术做好事。

记者:您提到给市长和投资者做过培训,您最希望您的项目参与者从项目中获得些什么?

Bunschoten:首先,应当教育学生在规划过程中争取主动性。当下谁将成为你的客户是未知数,学生必须要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组织管理一个项目,而不是坐等富人、市长发令,要学会组织和发起项目,还要引导项目各利益相关者,指导他们的行动。学生是规划师,中国大约有6万名规划师,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就把工程师直接放到某个项目中。我们要做的是协助这些规划师做出日常决策。我们学到的一课是智慧型城市不是全部,不是一个完全的项目,需要日复一日才能形成显现,需要规划师和政府的艰难决断。他们的问题在于沟通较少。天津地区负责IT的官员与负责城市机动性的官员并不沟通,可能中间存在困难,比较难碰面,达成相似的政策。我曾与天津河西区的一位官员共事,有过这种经历。所以我们知道制定这种跨部门政策是有困难的。我们有兴趣的地方就是对大学联盟有什么建议。在教育阶段如何促进低碳生态城市规划,令我们感兴趣的就是让这种复杂项目运作起来。置身于外的人们可以参与近来,官员间和专家间的沟通起来。这确实很困难,非常复杂,但我们现在已经迈入城市规划的一个新纪元。

记者:对大学联盟有什么建议? 如何在教育理念上促进低碳生态环境建设?

Bunschoten:我觉得首先是要建立一个非常具体的指导方针,有一个简单纲领是有必要的。愿景是这样的,采取一定的步骤来实现。第二个类型就是规划师指导手册,是一种简化版的指导原则。碰到这种问题,尝试以下步骤;碰到那种问题,尝试那几个步骤。不使规划更为复杂,只是确保有这样一种东西能够查阅,当早上9点遇到了问题不知如何处理,到下午5点时,必须要作出决策。我想我们需要的是这种简单的指导。另外一个我们要明确的是,试点研究。我们城市之外起作用的事物或不同事物的整合,比如,两三种基础设施可以生成一种新的城市空间,一种新的为维护城市正常运转,使用资源的各系统间的交互。我们要试点研究这种整合所在,即使它不是一个完全意义的规划。这不太像是总体规划,而是不同系统的整合,就像同时存在于一条长线的某点上,基于某一特定领域是很好的。第三点我觉得是要确保我们开始把系统作用的复杂性更加形象化,然后 将这种形象化转变成人们较易理解的东西,就像讲故事。每个城市都有展示城市规划的空间,但都是一种静止状态,就像同一家公司制作的电影看起来都是一样的。而要把这种展示转化为与当代、智慧系统、生态系统或者可持续过程更为相关,人们需要知道自己在其变革中所扮演的角色,而不只是根据市长、政党秘书、部门代表的决定发展。人们要知道相关的角色。钱,当然,很多中国人都很有钱,所以可以自己花钱买技术。还有就是参与,很简单只是做些事情,重点是你在使用这个系统。所以,我们开发的包括福建、台湾在内的智慧型地区的“细节手册”——烹饪手册是告诉人们如何烹饪的书,就像在家做顿饭, 比如做盘鱼肉 ,知道如何用一些原料,做哪些正确的搭配,做出最好的味道。我们想做的这本“烹饪手册”是,人们很小的时候就可以知道如果我这么做就可以创造一点点智慧,有这个作用;或者是一个较大的项目,各种利害关系一起做一份大餐。它不是一个有限的规划提议,而是实践单个项目的“烹饪手册”,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愿景——智慧到底是什么样子,我得说这属于设计层面。他总是与人类智力相关,不只是智慧系统本身,人类的创造力、想象力很重要。人们越开始了解我们生活所在的数据社会,他们越了解未来。 于是,人们想要决策正确,会有不同的决策, 如何处理这些,我觉得是当代城市规划的一部分。一种平衡、一种意识,我觉得是大学联盟可以做的,支持这种意识,需要政府、规划师、决策者等共同讨论。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