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资源>政策法规>规划动态> 正文

成都城镇化:构建新型网络城市群

2016-03-08 09:47 来源:中国经营报(北京) 作者:记者 党鹏

“我是第一次看到成都科学城的规划,相信这里将是未来意大利企业落户的好平台,希望有机会合作。”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馆商务处处长张卢卡(Gianluca luisi)对在建的73平方公里的成都科学城非常感兴趣。

上月底,包括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16国驻蓉、渝、昆领事机构的总领事、领事官员代表及部分商务机构参观了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的规划,这座正在建设中的“未来之城”已然展现在他们的面前。

根据成都市已经编制完成的《成都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成都正统筹谋划“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网络城市群大都市区发展格局。其中,天府新区和成都主城区构成的“双核”将引发强大的共振效应,推动成都城镇化路径向新的深度和广度探寻。

系统性产业分级

“新型网络城市群是不同规模城市紧密联系的集合体,是资源高效配置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教授、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陈耀说,城市群可以完善小城市的城市功能,也可以避免巨型城市单中心扩散。

“十八大后,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路有了根本性转变,以前有的城市建设规划一味求大和摊大饼,导致公共资源不断往大城市倾斜,但城市本身却难以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和功能。不少市民对城市的各种拥堵苦不堪言。”在成都城建部门看来,新型城镇化在当前是一个事关全局的战略性工作,首治“大城市病”。

为此,成都开出的一剂药方就是要“按照独立成市的理念,构建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 网络城市群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2015年和2016年的成都两会上,“独立成市”的概念已然成为成都城镇化建设的“关键词”。

“在城市发展中如果城市规模较小,城市功能就会有很多缺陷,而发展城市群可以提升就业,如果城市过于分散则会导致资源浪费。”陈耀分析认为,城市规模过大,像一些人口超过千万的巨型城市,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过大和单中心的城市都需要通过发展城市群把一部分功能分解到周边。

在成都看来,网络城市群是城市群发展的高级形态,“独立成市”是构建网络城市群的基本前提,而“双核共兴、一城多市”则是主要路径。这样的发展格局,意味着什么?成都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心城区不再是成都唯一的中心,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具有和中心城区同等重要的城市功能,一些市级重大配套项目如奥体中心、会展中心等选址在这里,市民可以通过6条轨道交通线路、4条快速路迅速便捷地往返于“双核”。

同时,成都按照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发展要求,将加快卫星城“独立成市”,明确龙泉驿、新都、青白江、温江、双流、郫县、新津、都江堰等8个卫星城的定位,如龙泉驿定位为汽车城,双流定位为临空产业城、都江堰为旅游休闲城。

此外,成都还将积极培育金堂、彭州、崇州、大邑等6个原第三圈层的县市,形成区域中心城市的“次级核”,发展以永宁、新繁、安德、寿安等镇一级的10个人口规模在5万人以上的小城市。

“在网络城市群的构建中,城市之间的距离以及单个城市的重要性减弱,各个城市形成功能互补的集合体来参与区域竞争,这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善成都当前发展面临的问题,长三角、珠三角就是这种高级形态的雏形。”成都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双核共兴

德国北威州中心项目和川法生态科技园是天府新区重点项目之一。德国驻成都总领事馆经济领事庹克来(Reinhard Torkler)表示,双方正在共同努力合作推进,看到天府新区很多项目快速建设,对未来的北威州中心项目充满期待。

不仅如此,现在越来越多的项目选择落地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尤其是成都科学城,未来将重点发展创新孵化、科技研发、设计创意、互联网大数据及新型金融等高端产业。

实际上,成都吸引投资、产城一体发展的速度正在、也必将逐级增长,大量的新进项目和随之而来的就业岗位让中心城区的城市建设压力随之增大。如何将中心城区的功能外溢分流出去,已经成为城市决策者迫切解决的问题。天府新区自然成为最佳的选择。

从国外卫星城承接功能外溢的发展阶段来看,最先向卫星城转移的是制造业,然后是商业、零售业,最高级是商务办公业,且在转移过程中不单纯是吸收,也伴随着产业的升级调整和优化。

随着成都的不断发展,各颗“卫星”已经在自己的优势基础上逐步完善,渐渐分担起了中心城区的部分功能,并实现了产业的系统性分级。比如青白江区和新都区、新津县分别分担了成都中心城区的物流功能、新材料产业,并得到科学分解;都江堰则根据自己的文化底蕴和自然资源分担着文化、旅游的功能;龙泉驿区已逐步形成以中高端和新能源汽车制造为主的产业集群,分担着制造业的功能……

“以前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现在通过承接市中心产业溢出的项目,使得我们的工业也实现了提档升级。”新津县工业园区(新材料产业功能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新津的食品、机械加工、新材料正沿着“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两个方向推进。

以“双核共兴、一城多市”为路径构建的网络城市群,带来的另一个改变就是,“未来乡村地区不仅承担农业生产和生态功能,同时还承担科技研发、总部办公、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养老服务等功能,在乡村地区就可以通过网络接入全球办公,进行全球销售和交易。”成都市发改委副主任刘兴军解读说。

提速的汇聚效应

按照计划,成都市今年将继续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年力争完成投资800亿元:继续构建和打造8个卫星城与中心城的半小时交通圈,集中打造4个小城市和10余个小城镇,提升33个全省“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完成第一批30个“互联网小城镇”建设。

除此之外,成都还将大抓交通建设,大力实施“交通先行”。今年将重点围绕推进快速路网系统、地铁和有轨电车示范线建设,推动13个轨道交通项目,17个重大城市建设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达404亿元。

成都还将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继续推动都江堰市万达文化旅游城、新津县岷江新城、双流县国际空港自贸区等重大项目建设,疏解中心城的功能。

2018年后,都江堰将形成年3000万人次的旅游人群,将意味着巨大的商业机会。都江堰文化旅游卫星城的功能已经日益凸显,并引发产业资本和企业的迅速汇聚。

按照都江堰市规划,从2015年起,该市提出用15年的时间打造“世界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目前,康养企业已纷至沓来:北京、台湾、上海乃至韩国等一批海内外中医养生、医疗养生、基因检测等高端前沿项目纷纷落户都江堰。与此同时,天津泰达、万达集团、中铁、中信、龙湖、海航等近20家企业,超过千亿的投资汇聚都江堰。

“通过打造新型网络城市群,将增强就业吸纳能力、人口承载能力和城市人文魅力,着力建设宜业宜居品质城市,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西部特大中心城市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刘兴军表示。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