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一届领导层上任之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新区域战略陆续出炉,舆论、市场以及地方政府纷纷跟进。
然而,在各地争相靠拢各个新区域战略的同时,在舆论和市场纷纷热炒某个概念的同时,很少有人能说清这些区域战略背后掩藏着的新变化与新趋势。
对于新领导班子来说,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过去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态势已经发生逆转,今年一季度全国各地陆续爆出经济增速远低于预期目标,经济下行压力沉重。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虽然带来经济飞跃,但其间产生的诸多问题却没有有效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说明中提到: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
“过去的高速增长使得国家经济实力有了很大提升,同时也伴随着很多问题,比如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这‘三不’问题,这些问题怎么化解?”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社科院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陈耀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央提出将改革作为新的发展动力,具体体现为在区域上寻找新的支撑点。
在新的改革形势下,国际市场萎靡不振,外需受阻,扩大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径,而内需又与市场化改革密切相关。过去的区域发展格局之下,由于行政分割,地方经济一体化推进障碍重重,加之各地地方保护主义,造成要素无法自由流动、资源无法合理配置,阻碍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要扩大内需,打造全国统一市场,就需要对区域格局进行深刻调整,由此就带来了新一轮区域战略的出台,这是否会重塑中国的区域大格局?
区域发展面临新形势
在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区域战略提出之前,中国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区域战略,而且形成了以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四大板块战略为主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在区域经济研究专家看来,改革开放以来主要是实行非均衡战略,通过沿海地区的开发开放实现邓小平所说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
不过,中国区域战略并非一直如此。毛泽东时期,曾在论十大关系中将全国分为沿海和内地两大板块,实现均衡发展。在这种区域发展思路下,人为干预要素的流动和资源配置,将一大批重工业项目布局在内陆地区,除了“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156个重大项目外,后续又布局了一大批工业项目,三线建设尤甚,将一大批项目布局在山区。
直至现在,这种区域布局仍在产生影响,中西部内陆地区的西安、兰州、洛阳、武汉等一批老工业城市仍面临产业调整改造的问题,产业重型化影响着这些地区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的区域经济格局同样对当前中国经济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带动了中国经济的腾飞,但是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形成的资源驱动、投资拉动、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其实,目前的四大板块战略也是出于对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考虑,为了协调区域发展、缩小东西部日渐拉大的地区差距而首先制定西部大开发战略,后来又提出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战略。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区域发展差距明显扩大的趋势,中央作出了把缩小地区差距作为一条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的重大决策。”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区域协调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恒山表示,这也是四大板块战略等一系列区域战略问世的重要原因。
不过,这种缩小区域差距的战略不再是区域均衡战略,而被称为区域协调战略。陈耀表示,协调虽然有均衡的涵义,但内容更广泛,仍然鼓励沿海地区率先发展,但中西部地区也要兼顾。
范恒山对过去的区域政策做出了几点归纳,最关键的两个方面是,首先鼓励发达地区率先发展,并为改革开放探索发展经验,比如上海自贸区;而对于老少边穷等欠发达地区,进行政策扶持,比如出台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等政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部研究室主任刘云中也认为,区域战略要解决的两大问题,一是研究哪些区域可能在全球化时代引领中国竞争优势,二是缩小国内长期以来区域之间的差距。
不过,对于过去三十多年的区域发展,以及近二十多年的区域政策走向,仍有专家持批评意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区域专家表示,过去的区域政策过多过滥,几乎每个地区都有政策,这样的结果就等于大家都没政策。此外,这样的区域政策一直面临着一体化矛盾问题,地方保护主义屡禁不止,市场壁垒重重。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及2014政府工作报告对于这种问题作出明确表述,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使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之所以当前提出这点,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已经发生深刻调整,进入转型期的中国经济,急需整合国内市场资源,扩大内需。
1/2 | 1 | 2 | >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