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在“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国家战略的融合交汇地带,建设扬子江城市群,是省委、省政府扎实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的重大战略决策。近日,由南通大学省重点培育智库、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专家团队完成的调研报告,聚焦“扬子江城市群发展”这一重要命题,专家观点在其中一一呈现。
十天访八市,智库团队调研显成效
去年11月,从全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传来讯息,正在谋划把长江沿江城市作为一个大的板块,打造扬子江城市群,促进沿江地区发展能级的整体提升。今年6月20日,省委、省政府在宁召开座谈会,深入研究扬子江城市群建设问题。
“扬子江城市群”,一个全新的发展概念在江苏的地理版图上破茧而出。
扬子江城市群涵盖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等沿江八市,这里集聚了全省最为丰富的经济、科教、人文等要素资源,以占全省近一半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省约80%的经济总量,是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重心所在,更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主要阵地。推进扬子江城市群融合发展,使之成为未来江苏区域协同发展的最重要增长极,是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的重要使命,也给沿江八市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的现实要求,正是智库专家们需要直面的社会问题。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专家团队溯江而上,在十天内深入沿江八市走访调研,为扬子江城市群建设资政建言。
调研的过程也是视野不断开阔、思路不断清晰的过程。从“扬子江城市群”的版图概念到跃然眼前的沿江八市的鲜活形象,从共建园区建设到跨江融合发展,从政府部门到园区企业,专家们带着疑问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充分感知江苏发展的新脉动,扬子江城市群的发展脉络、发展路径、目标走向也渐趋明朗。“我国地方政府上下级之间经济管理的创新合力是经济有效增长的强大推助,基于开放和合作的城市群之间的融合发展是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客观需要。”参与调研的季燕霞教授深有感触地说。
此次调研形成一系列丰硕的理论成果。《新华日报》连续在头版推出4篇通讯报道,从基础、动力、瓶颈、未来四个方面探讨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的方法和路径。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将镜头聚焦沿江八市,分8个主题反映各市在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中的期待和定位思考,通大智库专家团队成员分别发表研究观点。
“抱团合作”,多学科协同促融合
参加调研的专家团队,涉及4个学院,经济学、地理学、社会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专家教授,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学科优势,分工合作,在研讨与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副院长杨凤华说:“我们改变以往单打独斗的研究方式,逐步转变为团队合作的形式,这种跨学院、跨学科的协同研究拓宽研究思路,发现新研究课题,对促进学术理论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地理科学学院叶磊博士说:“调研形成的一系列文章及成果,丰富了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视角与研究内容,极大地锻炼了研究团队、扩大了自身影响。”
对科研工作者来说,此次调研不仅是一次沉下身子的社会实践,更是一次丰富理论的深刻认知。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陈长江博士认为,“调研让我们对扬子江城市群的认识更加具象,这种从理论到现实再到理论的思考,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明晰学科发展方向,保持富有活力的状态,对打造‘顶天’又‘立地’的学科有重要意义。”商学院陈晓峰博士则用“过瘾”和“解渴”来形容此次调研的感受,“今后,我会将实地调研、田野考察置于一切研究工作的中心环节,更加注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并通过科研反哺教学,让学生了解更具前瞻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威平感慨道:“这些成果完全得益于智库团队发挥抱团合作的优势,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全方位了解沿江八市经济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战略性研判,这样的研究成果更接地气。”
着眼国家战略,建设高校高端智库
积极走出校园,回应社会关切,开展问题研究,是这次调研取得丰硕成果的根本原因,也是高校智库建设的使命所在。
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智库首席专家成长春说:“办智库不是关起门来想点子,要协同联动,理论研究才能精准发力。要积极关注和直接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科研成果和更大的智力支持,这是地方高校应有的责任担当。”
作为江苏省首批重点培育智库,近年来,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智库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主动走出去,服务国家战略和江苏区域发展。迄今为止,南通大学智库共获得各类国家级项目12项,其中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中宣部重大现实课题子项目。
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浦玉忠说:“加强高校智库建设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全省战略部署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建成高水平大学的内在要求。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应主动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提升人才、学科、研究创新能力的推动力,以建设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为契机,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