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阳建强:基于城市发展整体框架下的历史城市保护与更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城市更新逐渐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流。但现实的情况仍存在很多的问题:片面地理解“城市更新”,采取一种简单化的、粗暴的“大拆大建”更新方式,对许多历史城市、历史城区、历史街区造成了严重破坏;从保护的角度来看,虽然我们已经做了大

2016-08-05 11:06

刘守英: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

大量农村人口离开故土,促成了乡村形态变化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它将使中国摆脱传统农业模式,构筑出全然不同的发展环境

[进入专题] 2016-08-01 17:09

仇保兴:“速度城镇化”的十二大问题

7月23日下午,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先生在未来城市沙龙带来了主题报告:深度城镇化。他表示,“深度城镇化”是未来增强我国经济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策略。

2016-07-28 14:11

袁奇峰:用设计塑造城市

设计是一个创造性思维过程,必须有代入感,设计师要能够进入现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所以设计中,连环画比鸟瞰图有效。城市设计能否实施,关键看能不能协调多方利益,获取最大公约数。因此小尺度项目比较容易把握,相关利益方容易达成一致。

2016-07-26 15:51

段进:城市设计不是设计城市

段进教授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大家思考“如何做好城市设计”,从文脉延续、人眼景观、社会网络、公众参与、城市活力、设计控制、宜人尺度等方面阐述城市设计的目标与路径。最后他指出,城市设计的方法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是追求怎样的目标和采取什么样的途径,最

2016-06-30 14:18

吕斌:旧城社区有机更新的城市设计

吕斌教授介绍了旧城更新的五种模式,指出旧城更新的价值取向,并从文化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视角介绍了旧城社区更新模式。对开发型与保护型历史街区更新案例进行比较。介绍旧城更新社区城市设计模式,强调有机更新机制的重要性,以南锣鼓巷为例,详细阐述了可持

2016-06-30 13:57

朱子瑜:城市设计与城市风貌管理

我们在城市设计中经常会遇到景观风貌定位的问题,往往总结不出规律性。举个例子,譬如《北京市总体城市设计战略》目的是研究北京市总体的景观风貌定位问题,北京需要代表国家的形象,需要很好的完成首都的职能,并且要有引领作用,本身还要宜居。如何展现大国

2016-05-27 15:10

胡耀文:海南省总体规划——省域多规合一的探索与实

海南省域“多规合一”改革就要先啃下规划“各自为政”这块硬骨头,海南以问题为导向,成立规划委员会和规划督察机构,统一技术标准和空间信息数据,建立“多规合一”信息管理平台,把省级各部门规划和市县的主要空间规划落实到一张无缝对接的蓝图上。

2016-03-02 11:23

阮仪三: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中华文化的精华

过去所有的古代城市都是按规划建造的,有哲理和科学的规划理念,也留下许多优秀的作品,比如苏州宋代的平江图,就是那时城市平面图,苏州的城市规划可以一直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伍子胥规划吴国的都城阖闾城,他提出城市规划原则是“象天法地,相土尝水,立水陆

2016-02-17 09:10

马向明:珠三角的转型与区域合作思考

2015年12月11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区域规划和城市经济学委会、中国地理学会区域规划分会联合主办,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的2015年联合年会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召开。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城乡规划设

2016-02-02 11:37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如何指导未来城市规划工作?

2015年底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从中央层面为城市建设搭建顶层设计,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城市工作指明了方向。近日,清华同衡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专题学习会,与会总工们分享了对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认识及其如何指导下一阶段规划工作的思考。

2016-02-02 11:20

潘家华:激活三线基地 均衡均质城市空间布局

激活三线基地来均质配置城市发展的优质公共资源,应该说是一个再平衡问题,可能就有一种误解,认为是一种零合博弈,把东部学校搬到西部是不是对整个社会有帮助?其实不然,东部地区过度密集的高等教育和医疗资源,是一二线城市人满为患不堪重负的根本原因至所

2016-01-28 16:08

肖金成:先解决农民工问题是首要任务

推进城镇化首先就要解决这个二元问题,不解决二元问题我们城镇化实际上是很难实现的。因为不管怎么说,走到哪里都是两种人,两种待遇,融合不进来,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尤其是二元财政制度问题。

2016-01-28 15:55

温铁军:经济危机软着陆与中国生态文明

现在,对乡土社会只要投资得当,就能够起到保护古村落文化,同时传承、保护乡土文明的作用,使其成为中国将来再次遭遇危机的载体,只要保护得住这个危机载体功能,我们就将立于不败之地。

2016-01-25 11:01

王凯:新常态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

综合来看,京津冀的水资源条件、生态承载力、环境容量形势严峻,整个区域不适宜大规模、高强度、外延式开发。城镇建设和承接非首都功能需统筹考虑上述约束,加强存量空间利用,促进城镇发展绿色化,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2016-01-25 10:16

热门专题

2025全国两会 |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辉煌篇章

一周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