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资源>会议报告>其他报告> 正文

张庭伟:从城市更新到城市复兴,从城市设计到地区营造

2015-11-13 15:05 来源:全心全意公众号

编者按:

本期推送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城市规划系终身教授张庭伟在11月1日举办的“2015世界城市日系列论坛活动——‘城市更新与规划转型’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摘要。张教授为我们分享的主题为《从城市更新到城市复兴,从城市设计到地区营造》。他从理念演变背景、核心内容、实例分析三个方面为我们讲述了他对Designed to live together理念的理解——不同社会群体、不同生活功能、不同环境条件,通过优良的城市改造而共存。共存才可以互补,互补才可优化各自的作用。

【嘉宾简介】张庭伟,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城市规划系终身教授,大城市研究所亚洲及中国研究中心(ACRP)主任,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国际中国规划学会(IACP)创会主席。张教授同时也是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的客座教授,以及武汉、广州、珠海、深圳等一批城市的城市规划顾问。

1 理念演变背景

不论是20年一次的联合国人居高峰会议还是每年都举办的世界城市日,大家所关心的主题一直都聚焦在城市宜居问题上,随着时间推移变化的仅是解决问题的理念。这种理念变化主要表现在城市发展中的社会性内容的增加;政府和社区的密切合作;对存量空间改造的关注度的加强。

造成解决问题理念不断演变的原因主要涵盖了历史经验、理念变化及客观环境变化三个部分。

1.1 历史经验

从美国原有自下而上的模式中吸取经验教训,如今的美国城市更新更喜欢用自下而上的模式来实现城市的复兴。

1.2 理念变化

后现代主义理论渐渐取代了现代主义对当代西方规划理论的影响。出现了可持续发展替代了盲目增长;淡化功能分区,提倡混合使用;主张多元化社会使大众媒体影响力上升;城市规划社会性增加而忽视物质性规划等现象。与此同时,当代美国规划界对社会性问题如公正城市、非正式发展Informality、还有一些Crowdfunding、DIY、Autonmomous planning等注入了更多的关注。

1.3 客观环境变化

发达国家城市发展阶段正在不断地变化,城市公共财政存在一定困难,增量空间建设不断减少,存量空间改造已成为城市建设主体。

2 新理念核心内容

2.1 从城市更新转化为城市复兴

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与城市复兴(urban revitalization)两者都与社区发展的三要素——人、地(物质环境的实体及空间)、经济相关,只是强调的重点不同。

第一,从改造“地”到关注“人”。

第二,从物质形态到社区活力。

第三,从一家主导到众家协商。

2.2 从城市设计到地区营造

传统城市设计更多关注物质建设中的“设计”部分,而地区营造则扩展了规划产业链的跨度—从建设项目策划、设计、构筑到运行、管理的全过程。城市设计关注“点”, 地区营造扩大到影响周围的 “面”。

第一,项目设计主体多元化。

第二,评价体系复合化、立体化。

第三,项目关注需求提升。

2.3 影响当代城市设计的关键因素

第一,时代——当代(后现代时期)。社会分化程度及多元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得外部社会对改造成果的影响远大于设计师对成果的影响。

Amos Rapoport: 1977

第二,空间——存量空间改造。存量规划与增量空间的最大差别是存量空间中已经有居民生活,存在一个社会网络。因此政府、开发商、设计者都必须了解原来居民的需求。

2.4 解决问题需要新理念的引导

第一,法律法规(中央及地方)对空间产权及开发转移的明确规定。

第二,细化土地管理的法律问题,建立透明的、可操作的、有法律保障的土地空间转换机制。

第三,细致工作、个性化生产、个性化服务、个性化管理。

第四,突出项目的现实化,减少理想主义。

3 新理念实例--纽约高线公园

纽约高线公园不仅获得了APA最佳奖,体现了LIVE TOGETHER的主题,表现了城市规划及城市建设对社会的贡献。

高线公园作为1980年停运待拆的纽约高线铁路的重生,必须感谢哈蒙德和戴维所成立的“高线之友”的非盈利组织。他们提倡将这段废弃的铁路改建为公共休憩空间,不但得到了当地居民的支持,进行了大量的公众参与,更众酬到了50%的建筑经费及90%的运行经费。而这个项目的成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的。两人分别毕业于普林斯顿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凭借自身的能量,发动了周围许多社会精英参与到公共参与之中,并以国际招标的形式完成了城市设计,将大量时尚元素与完善的功能相结合,并将铁轨巧妙地组织在绿化之中。该项目在获得成功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知名建筑师来借助它获得成功。

回顾高线公园一路走来,它在诸多方面都为当代城市设计提供了经验。

纽约高线公园历史

高线原状两个发起人海芒德(Robert Hammond)和大卫(Joshua David)在改造前的基地

纽约高线公园现状

3.1 规划理念的转变

第一,规划的社会功能:从自上而下地落实政府决策,转向自下而上地应对居民需求。

第二,规划的贡献:高线公园成为“适应性再利用”(adaptivereuse)的样板,即根据当地条件,通过重新设计整合,创造性地利用原有环境,带动整个地区的再生,而不是拆迁推平。其成功影响了一批旧区改造项目,如多伦多的West Toronto Railpath。

第三,规划的主题:把高线公园及其所在地区看作纽约城市发展史的缩影:从港口,到制造业,到商业服务业,再到全球创意产业中心(Chelsea及SOHO)及各种活动混合的新兴地区。公园串联周围地区,成为城市发展史的展廊。

第四,新的设计理念:高线公园不是中央公园,不是逃离城市的避难所,而是展示纽约城市生活方方面面的平台,包括好的坏的,公园就是城市本身的一部分。

纽约高线公园改造后现状

纽约高线公园双层通道

3.2 规划制度的创新

规划部门基于三个原则来修订区划法规:

第一,利用工业遗址,转变高架铁路的功能,创造为周围居住区服务的公共空间,尤其为提升中低收入者的居住质量服务。

第二,保护本区域艺术走廊集中的独特性。

第三,尊重私有财产,准许高架铁路下土地的拥有者将地面层的建筑面积转移成高线上的“可用面积”,通过开发权转移可投资其他项目,由此获得土地所有者的支持。减少了开发阻力,实现社区、政府、业主三方共赢。

纽约高线公园观景平台

纽约高线公园周边建筑:功能及空间的混合使用

3.3 规划方法的创新

第一,公私合作。社区是运行管理的主体,民间资本是投资的主体,政府以修改法规、提供启动资金作为支持,减少了改造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代价。

第二,公众参与。通过“高线之友”这个非盈利性公益组织,公开征集会员,编制规划、建设管理。众筹经费,并在“高线之友”下进行管理。

4 结论

本届世界城市日的主题Designed tolive together具有广泛的内涵,核心理念是不同社会群体、不同生活功能、不同环境条件,通过优良的城市改造而共存。共存才可以互补,互补才可优化各自的作用。

在成熟的城市里,存量空间是规划工作的主要对象,其中最可作为抓手的是公共空间,公共空间是Live together的有效平台,政府可以以此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

实现共存的目标需要各界的共同努力,成功的实例是共同努力的结果,失败的实例也是共同交付的学费,规划师不能独占荣誉,也不必为失败担当全部责任。当前,规划师的工作面临挑战,必须真正从理念到方法进行重大改革,改革有困难有代价有风险。但是只有改革才是我们成功的希望。上海已经有很多成功的实例,我想借鉴高线公园的经验,自下而上建设更多可用的公共空间,也许能在国际上提供更好的实例。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报告人审阅)

热门专题

2024全国两会专题

一周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