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资源>会议报告>其他报告> 正文

孙安军:关于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实践的思考

2017-07-06 15:01 来源: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导读

2017清华同衡学术周“绿色城镇化发展”分论坛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孙安军作了题为《关于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实践的思考》的主题报告,他认为,城市双修是一项长期工作,要打持久战,切忌急功近利、一蹴而就。

孙安军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

1.为什么开展城市双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历了一个快速扩张的发展时期,先后经历了改造、开发、整治、更新等阶段。总体来看,城市发展模式比较粗放,一些地方“大拆大建”,城市规划建设面临诸多突出问题:城市生态环境遭受破坏、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公共空间缺失、城市交通拥堵、风貌特色丧失等等。

1)中央关于城市双修的要求

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要求“大力推进城市生态修复,逐步恢复城市自然生态”“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李克强总理在会议总结时再次提出“通过实施城市修补,促使城市魅力重现、焕发活力”“大力推进城市生态修复,逐步恢复城市自然生态”。

2016年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配套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印发,提出 “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解决老城区环境品质下降、空间秩序混乱、历史文化遗产损毁等”“恢复城市自然生态,制定并实施生态修复工作方案”。

2017年3月,住建部发布《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并确定了第二批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以下简称城市双修)的19个试点城市名单,标志着城市双修工作在全国开展。

2)开展城市双修的意义

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行动,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足城市短板的客观需要,是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开展城市双修是新时期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具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等多重意义。

·政治方面,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

·经济方面,转变发展模式,稳增长、扩内需、补短板;

·社会方面,落实以人民为核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文化方面,传承城市历史文化,提升风貌特色;

·生态方面,修复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2.城市双修做什么

(1)修复城市生态,改善生态功能

1)加快山体修复。加强对城市山体自然风貌的保护,禁止劈山修路、劈山造城;因地制宜采取科学的工程措施对原有受损山体进行修复。

2)开展水体治理和修复。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系统开展江河、湖泊、湿地等水体生态修复。加强对城市水系自然形态的保护;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全面实施控源截污,科学开展水体清淤,恢复和保持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和流动性;因地制宜改造渠化河道,恢复自然岸线、滩涂和滨水植被群落,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3)修复利用废弃地。要对矿坑、工业企业搬迁后的场地等进行生态修复,综合运用多种适宜技术,改良土壤,消除安全隐患,重建自然生态。对经评估达到相关标准要求的此类用地进行重新利用。

4)完善绿地系统。构建完整连贯的绿地系统。优化绿地布局,均衡布局公园绿地。拓展绿色空间,拆迁建绿、扩地建绿、见缝插绿。提高存量绿地的品质和功能。推行生态绿化方式。

(2)修补城市功能,提升环境品质

1)填补基础设施欠账。一方面是城市基础设施,包括水电气热、公共厕所、应急避难场所等的建设。另一方面是公共服务设施,统筹规划建设商业网点、医疗、教育、科教、文化、体育、养老、物流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

2)增加公共空间。通过完善公共空间体系、控制城市改造开发强度和建筑密度、加强对山边水边路边的环境整治,增加城市的公共空间。

3)改善出行条件。提高道路通达性,推行“窄马路、密路网”的理念,打通断头路,形成完整的路网;鼓励居民步行和使用自行车;改善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方便城市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鼓励结合老旧城区更新改造、建筑新建和改扩建,规划建设地下、立体停车场,增加停车位供给。加快充电设施建设,促进电动汽车的使用推广。

4)改造老旧小区。重点开展对八十年代以前的大批老旧小区的综合改造,包括节能和抗震加固、加装电梯、小区综合整治、小区海绵化改造、配套设施建设等。

5)保护历史文化。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加强城市历史文化挖掘整理,延续历史文脉;鼓励小规模、渐进式更新改造老旧城区,保护城市传统格局和肌理;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

6)塑造城市时代风貌。加强总体城市设计,确定城市总体的风貌特色;加强重点节点的城市设计;加强新建改扩建建筑的设计管理。

3.各地城市双修的实践

(1)国外经验借鉴

英国的城市复兴、美国的美化运动、新加坡的城市重建、韩国的再开发等。一部城市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城市不断更新的历史。

(2)国内城市双修的实践

我们的城市双修实际是城市更新的具体形式。

(3)三亚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案例

三亚双修思路:总体把握、系统梳理、突出重点。

1)生态修复:重点围绕山、海、河生态三大体系进行修复。

山的修复:重点修复三亚河上游的8处受损山体,复绿面积23.7万平方米,使破损的山体得到修复和绿化。

河的修复:三亚湾累计补沙22.3万立方米,修复了2.6公里海岸线,完成了15公里的沙生植被保护和生态恢复工程,沙滩泥化和岸线侵蚀现象得到遏制。

绿地的修复:编制了《三亚市绿道系统专项规划》,建设14.5公里的月川生态绿道。山体修复,绿化修补。

2)城市修补:打好违法建筑拆除、广告牌匾整治、城市绿化提升、亮化改造、色彩协调、天际线管控六大战役。

拆除违法建筑:通过拆违,腾出土地约5300亩,有力地支持了绿化扩容、城市更新、产业发展。

制定城市天际线和城市空间界面的管控细则,建立了数字化三维模型审批平台,强化城市界面形态、建筑高度等的空间管控和审批。

制定《三亚市构筑物管理办法》《三亚市户外广告设置技术标准》,对户外广告的位置、尺寸、材质、色彩、风格、灯光等提出了具体的控制引导要求。

城市空间形态和建筑色彩管控:编制了《三亚市城市风貌总体规划》,确定了三亚城市建筑主色调。

城市亮化改造:编制了《三亚市城市夜景照明专项规划》,以三亚湾城市立面、三亚河两侧以及几条城市主干道为载体,打造城市夜晚“金色屋顶”。

4.城市双修实践的思考

(1)找准问题是基础。通过调查评估,明确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的重点。一个是生态环境的评估,找出生态问题突出、亟待修复的区域。第二是城市建设调查评估和规划实施评估,明确城市修补的重点。

(2)统筹谋划是前提。双修是全面综合的系统工程,必须强调系统性。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发展规律,综合分析,统筹规划,加强“城市双修”各项工作的协调衔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

(3)明确实施计划和任务清单是抓手。制定“城市双修”实施计划,将“城市双修”工作细化为具体的工程项目,建立工程项目清单,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和资金,落实实施主体。

(4)强化领导与协同是推力。成立地方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城市双修”工作领导小组,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共同推进“城市双修”工作。

(5)健全政策、制度是保障。创新管理制度,探索形成有利于城市双修的管理制度。积极筹措资金,多渠道增加对“城市双修”工程项目的投入。

(6)取得社会公众支持是关键。利用媒体,普及知识。鼓励和动员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城市双修”工作。

5.结语

城市双修是全面综合的系统工程,必须强调整体性思维。要系统分析,通筹谋划。

双修要坚持问题导向。

城市双修要强调补短板,特别是要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短板。

城市双修工作不仅是建设工程,更是社会和谐和社会共治工作。

城市的修补不仅是对物质空间环境的修补,更是对城市功能的修补。

城市环境修复时,人工干预措施要慎重。

城市双修要与城市文化传承和文化建构结合。

城市双修是一项长期工作,要打持久战,切忌急功近利、一蹴而就。

热门专题

2024全国两会专题

一周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