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资源>会议报告>2018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年会> 正文

赵万民:山地城市更新与生长的科学性与生态性

2018-11-05 14:03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2018年10月20日,2018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年会在重庆大学举行。在会议主题报告中,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赵万民发表了题为“山地城市更新与生长的科学性与生态性”的报告。报告就山地城市更新(重庆为例)的生长性、三峡城镇移民迁建更新的科学性、三峡城镇搬迁保护的生态性三部分进行阐述。

赵万民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

首先,赵万民介绍了作为典型山地城市的重庆,具有经济文化的特殊地位,并在人居环境上展示出空间形态的山地特性;系统介绍了不同时期重庆主城区城市形态格局的发展变化;通过局部地段过去与现在空间形态上的对比,说明重庆发展过程中城市形态的普遍情况;以两路口城市街区、临江门历史街区、朝天门码头历史街区的变迁为例,阐述随着城市化发展,不少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已经消失;认为重庆都市的城市山水环境、生态品质、历史文化街区、山地城市肌理、滨水景观空间等受到了现代城市建设的巨大挑战。

图1 重庆主城空间形态的演进过程

接着,通过《解读旧城》一书中磁器口、东水门历史街区的案例,引出重庆大学在都市“城市更新”中的教学探索和实践。“城市历史街区有机更新”课程教学体系中囊括调研与设计两部分内容,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城市历史街区的认识与对自己本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师生们均在课程中对历史街区有了更深的感悟和体会。在重庆大学推动及多方共同努力下,具有典型山地特征的磁器口街区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并在当代文化市场介入的探索下展示出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与文化产业发展互助相生的新模式。而现代山地聚落洪崖洞建筑群则展现了地域建筑思维与现代建筑理念如何结合发展,引出城市更新关注的重点:在经济杠杆作用与规划力量协调的过程中,明确应当保护的内容。

图2 《解读旧城--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旧城有机更新”课程教学实践》图书封面

三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同样是一次特殊的城市迁建或城市更新的过程。赵万民论述了三峡城镇迁建与更新的科学性,及三峡库区特殊时空环境下人居环境建设的复杂性。三峡库区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包含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社会可持续、生态可持续与经济可持续。万州、长寿、丰都、涪陵、开县等城市的人居环境建设也体现了三峡库区城市迁建、城市更新的过程。其介绍了三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的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其主要科技贡献及社会效应在于:三峡人居环境建设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山地城乡规划的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三峡历史城镇文化遗产的保护理论与应用,山地人居环境雨洪管控的理论与应用四个方面。

图3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构成关系图

图4 三峡库区城市更新特殊时空环境下面对的科学问题

以“乌江龚滩古镇的保护性搬迁工作项目”为例,赵万民对三峡城镇保护搬迁的生态性进行阐述。重庆乌江龚滩古镇的保护性搬迁工程在政府、文化局、高校等多方角色的共同努下,通过对老建筑进行完整调研测绘,利用原居民、原结构、原材料、老构建参与新建区规划与建设,使得原建筑群落整体迁建后的文化基因得以良好保留,并在新群落中得以重现。其生态意义在于:遵从了生态优先的原则;人工建设充分结合自然;沿用地方材料、地方技术、地方工艺进行低碳、生态、安全的建设;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保护,对地方人文的发展、对地方旅游经济的促进;构建城市规划技术、民间力量、政府决策管理“三位一体”的建设模式。

图5 龚滩古镇迁建位置关系图

图6 迁建前后的龚滩古镇

赵万民最后对山地城市更新的地域性和科学性进行小结:(1)旧城更新是城市建设发展中的一个过程:城市的建设发展,必然出现城市向外扩展,形成新城和旧城不同空间形态和社区分级;出现新城和旧区在市民居住、工作、休闲环境等方面品质的差异;形成社会差异和层级划分,以及城市社会学关注的诸多问题。(2)三峡库区城市(镇)迁建和移民安居工程认识:包含了城市更新的大量工作,三峡居民家园的搬迁和再造,是城市更新的一种特殊形式,充满社会性、文化性;这项工作本身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使其具有深入的技术性和科学性。(3)我国大部分城市和城市地区进入城镇化后期:城市更新工作日显突出;生态理念的纳入,文化理念的纳入,资源环境理念的纳入,现代信息社会的多元化,使城市更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增加了更多的层次和更丰富的内容,科学性的探索其发展规律,创新学术高度,使学者们充满信心,面向未来。

热门专题

2024全国两会专题

一周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