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资源>会议报告>其他报告> 正文

李迅:绿色、智慧、人文——当代城市建设的三个主题

2015-08-07 08:58 来源:中国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

编者按:

本文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迅先生在“2015(第十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分论坛6 “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与范例”上所做的报告。

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二级全国性学术组织。是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型城市建设为宗旨,研究探讨城市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城市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模式,开展学术交流与生态城市理念的宣传推广活动的学术团体。

李迅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一、问题的提出:新型城市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一百多年来,人们都在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比如英国早期社会学家提出田园城市的概念,到后来的健康城市、宜居城市、现代城市、山水城市等,现在又提出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可以梳理出城市发展战略的两条主线:基于国家意志的竞争力战略和基于人民意志的宜居性战略。

当代城市建设的三个主题:绿色、智慧与人文,最早源自2008年北京奥运的三大理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奥运会结束后,北京如何继续发展,我们当时给出的建议是把奥运的三大理念变成北京的城市发展理念,就是“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

2014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顶层设计,其中专门有一章关于现代城市建设提出了三大理念:第一要加快绿色城市建设,第二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第三要注重人文城市建设。这主要是顺应城市现代发展趋势,提升城市内在品质,北京和奥运的三大理念正逐渐成为国家建设城镇化的理念。

二、当代城市建设主题之:绿色

1.人类文明发展的四个阶段

绿色是当代城市建设的主题之一。绿色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原始文明到生态文明,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互相逾越,所以要绿色低碳生态发展。

2.绿色城市的含义

绿色在中国的文化中有生命和春季的意义,代表着和平,代表新的生活方式。创造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是永恒的主题,在人类繁衍和建设人居环境过程中一直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今日中国之土地即是古人数千年悉心化育形成的结晶。

3.绿色城市的核心价值观

工业文明之后,人们可以创造无限财富以满足人类的贪婪,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是一种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经济模式,这种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发展是单向线性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绿色城市的核心价值观强调人与物要共生,强调自然为本,多样循环,改变传统发展模式,转变为循环发展模式,从过去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消费转变为低能耗、低污染、低消费模式。

4.绿色城市的内涵

通过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应用低碳技术,改变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城市温室气体的排放,最大限度的减少城市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彻底摆脱以往以高能耗、高污染、高消费为特征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致力于形成能源输入低碳化、能源利用高效化的循环经济体系,倡导健康、节约、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以低碳为方向、市民生活以低碳为理念、政府管理以低碳为蓝图的复合发展目标。

5.如何建设绿色城市?

(1)划定生态红线是实现绿色永续发展的前提

(2)生态规划的法定实施手段

三、当代城市建设主题之:智慧

1.建设现状

恩格斯说过,任何一门的完善在于数学工具的广泛运用,数据是研究空间和形式的学科。智慧城市是在城市全面数字化基础之上建立的可视化和可量测的智能化城市管理与运营。截止2015年,由住建部组织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已有近30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国家也在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发展,2014年8月,八部委联合发文《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形成共推智慧城市局面。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环境保护部、民政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能源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家标准委等部门,建立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跨部门协调机制。”

——《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014年8月)

2.智慧城市的内涵和定位

智慧城市的核心,是要智慧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发展中的各种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深度融合。国家也有一些智慧城市的整体设计,涉及要强化信息网络技术,进行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政务信息的共享和业务协调,要加强信息资源社会化的开发利用,要促进城市规划发展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的现代化,社会治理的精细化。

“智慧城市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优化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是一种新的城市管理和服务的生态系统。

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建办科[2012]42号)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时,强调要用技术加强城市管理。

智慧城市就是城市科技创新和应用实践的平台。

3.具体切入点:多规融合

进一步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优化城市规划布局,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科学、务实的顶层设计,多规融合即是具体的切入点。

例如,广州在搭建这样的平台后,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总体发展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全部进行整合,实现多规合一,值得借鉴。

四、当代城市建设主题之:人文

1.文化发展是人类文明的必然趋势

我们追寻乡愁,怎样发掘城市资源,把城市建设成历史厚重,人类文明的载体。

2.人文城市的本质意义

城市的本质在于提供一种“有价值、有意义、有梦想”的生活方式。它基于物质文明生产与制度文明建设,同时又超越了基础性的物质需求和实用性的社会组织形态,给个体提供了更高级的奋斗目标和更广泛的发展空间,所以说城市的本质是文化,理想城市就是文化城市。

3.人文城市核心体系框架

如何建设人文城市

人文城市建设要提供一种有价值、有意义、有梦想的生活方式,让人真正成为城市人。

要关注人的心灵,要保留城市记忆。例如北京的历史街区有机改造,要善待一个城市的过去。

注重建筑形态,摒弃丑陋的建筑形态。2010年起,建筑畅言网连续五年评选“中国十大丑陋建筑”,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建筑使用功能极不合理

2、与周边环境和自然条件极不和谐

3、抄袭、山寨

4、盲目崇洋、仿古

5、折衷、拼凑

6、盲目仿生

7、刻意象征、隐喻

8、体态怪异、恶俗

9、明知不可为而刻意为之

要鼓励现代城市文化的多样性。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本土文化和未来文化交融,形成一种开放、多元的现代城市文化。

五、结语:绿色、智慧、人文是一个永恒追求

绿色、智慧人文是一个永恒追求,短时间内较难实现,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我们希望北京、广州、深圳、珠海等先行城市能够建造这样的城市,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蓝天白云。

绿色智慧人文城市建设具有复杂性、系统性、阶段性和长期性。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许多发展的误区和问题。绿色智慧人文城市如何从理念走向现实?应从理论体系构建、技术体系构建、政策体系构建、实践体系构建等方面探索。

热门专题

2024全国两会专题

一周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