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对四川、甘肃、陕西等我国西部地区造成严重的自然环境破坏、人民生命和财产蒙受重大损失,这场地震成为全中国人民心中难以抹去的一道伤痛。
今年正值“汶川大地震”十周年,2018《城影相间---汶川十年、规划行动》影像展在北京、上海两地同期举办。展览通过纪实和人文类的影像作品、音频视频、草图模型、研究文献等体裁,回顾各界参与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精神气概,再现灾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和灾后重建的建设成就,缅怀灾害的苦难和逝去的生命。
今年正值“汶川大地震”十周年,2018《城影相间---汶川十年、规划行动》影像展在北京、上海两地同期举办。展览通过纪实和人文类的影像作品、音频视频、草图模型、研究文献等体裁,回顾各界参与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精神气概,再现灾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和灾后重建的建设成就,缅怀灾害的苦难和逝去的生命。
展览现场
今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以下简称“学会”)理事长孙安军,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学会副秘书长曲长虹,学会理事、影像学委会主任委员王伟强等专家学者及一线工作人员出席了影像展在北京的开幕式。
开幕式由影像学委会秘书长、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新哲主持。
黄艳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黄艳副部长在开幕式致辞中,表达了她对敬畏自然,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传承优良传统和职业担当,实现工作方式转型的理解。首先,她指出,我们要对自然、对古人的智慧、对生命、对人本身存有敬畏之心;其次,要珍惜职业赋予我们的担当,对于职业规划师、建筑师而言,为人民工作不是抽象的概念,第一时间冲到救灾和重建前线,去帮助灾区的民众,奉献自己的专业服务,实现职业的价值,也实现生命的意义,这样的生活才算得上真正的幸福;最后,黄艳副部长强调,灾区重建规划不是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规划,而是一个共生、共存、共谋、共享、共治的规划。她说,今后规划行业做工作都要考虑工作方式的转型,我们已经不再处于宏大叙事的时代,现在要面对每一个人、不同的人的需求,一个不能少,不能让一个掉队。
孙安军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
孙安军理事长表示,这次影展是一次记忆和见证,同时也是一次思考。通过对汶川十年规划行动的记录,反映了规划人对规划的思考,反映了全社会对规划的关注。他希望通过这次展览,延续汶川十年规划行动的精神,将这种精神发扬到以后的工作之中。
王伟强 学会理事、影像学委会主任委员
王伟强主任委员首先表达了对支持本次展览的各家规划单位以及全国行业内的规划师、建筑师、摄影师的感谢,并对本次展览的三个板块“灾难瞬间”、“大爱无疆”、“灾后重建”进行了简要介绍。
杨保军 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最后,杨保军常务理事以他当年所做的一首诗《沁园春·北川》与大家共同回忆汶川十年:
眺目而西,丘壑纵横,莽莽岷山。
看颓城瓦砾,石犹殷血。神州哭泣、人俱悲天。
十万男儿,八方赤子,铁骨长城肩并肩。
伤情久,有六旬总理,老泪潸然。
而今重忆时艰,且共筑祥和新北川。
看青绵路汇,层岩浅绿;汉羌一体,百世同欢。
国运安昌,神林繁茂,听取春生碧水间。
春风里,是心怀大禹,只愿民安。
本次展览选择5月11日作为开幕时间,也是为了呼应明天到来的第九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希望通过展览,推进公众广泛参与城市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议题,唤起决策者和民众的城市安全意识。改革开放以来,依托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迅猛发展,我们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在我们改造自然、扩张城市,当我们理所当然享受着高速增长的红利时,对自然环境的伤害加深了,城市安全的意识淡漠了。空间是社会的发生器,人与空间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构建了我们的空间—社会系统范式。因此,调适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关系、人与人的社会和谐关系,是城市发展中持久的议题。本次展览的参展作品所表达的正是对汶川特大地震及灾后重建的社会意义所进行的人文思考。
开幕式现场
汶川十年 规划行动
本次展览主题为“汶川十年、规划行动”,以三个板块分别呈现“灾难瞬间”、“大爱无疆”与“灾后重建”。
灾难瞬间
本版块主要呈现了特大地震所造成的破坏。作品不仅关注建成环境的破坏、财产和生命的损失,也通过地震对自然山川、河谷和森林等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破坏,也促使我们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大爱无疆
本版块主要表现灾难发生之后,全国各界人民所表现出的大爱无疆的精神,踊跃支援灾区救助的景象。作品中既有全国各地及外国团体的救援工作,也表现了灾民们豁达乐观、灾区整洁有序的生活状态。尤其是千万个自发的志愿者们踊跃投入,展现出强烈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种自下而上、多元参与社会热潮,具有发展社会治理、建构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
灾后重建
本板块通过北川新城、都江堰壹街区、汶川映秀镇以及什邡等各地的重建项目,表现出规划师、建筑师群体不仅在第一时间投入救援,规划建设灾民临时安置点,而且持续多年为灾后重建、恢复家园、恢复生活所做出不懈的努力。展出作品既有对居住建筑、公共服务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等建成环境的的表现,也有反应灾民恢复生活后所展现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更有规划师、建筑师的人文思考。展区还布置了当年全国灾后重建规划获得建设部优秀一等奖的规划作品展板等,更是丰富了视觉内容。
展览期间还将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举办以城市与生态和谐、城市与社会治理为主题的学术沙龙,参加单位包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学术机构。学术沙龙将结合多个实证案例,探讨建构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关系、人与人的社会和谐关系等城市发展的相关议题。
本次展览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学术委员会主办,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王伟强教授策展,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新哲执行。
展览将延续到5月31日结束。
展览组织:
主办: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学术委员会
承办: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风语筑展示股份有限公司
更多影像将在后期以线上影像展览专题的形式呈现,敬请关注
撰稿人:王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