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首届高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课程教学实践工作坊总结会于2024年1月5日下午如期举行,各高校课程组就“新时代变革下高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课程的优化,培养学生实践与应用能力”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按照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总体规划专业委员会工作部署,首届高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课程教学实践工作坊于2023年8月启动。本次工作坊由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牵头,十余所高校参加,专委会部分委员参与了交流和讨论,并全程对工作坊进行了指导。2024年1月5日下午,工作坊总结会如期举行。会议由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黄经南教授主持,各高校课程组介绍了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课程教学实践与成果,就“新时代变革下高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课程的优化,培养学生实践与应用能力”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来自全国的9所高校的课程组代表进行交流和成果分享。
武汉大学课程组汇报了教学成果《钟祥市冷水镇国土空间规划(2023-2035)》方案,包括规划目的与范围、城镇基础研究、目标定位、镇域方案和实施保障等。
同济大学“城市总体规划”课程组围绕真实选题,按照五阶段推进,体现重研究、交叉协作的教学特色,突出产教融合,全面引入企业导师,贴近新城规划实践,安排两轮课程答辩,有效提升规划成果的真实性。提出教学重点应在于培养学生从战略到行动的研究能力和规划能力,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
华南理工大学“城市空间发展规划”课程组以培养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城市空间发展规划和设计能力,全面掌握城市、镇、乡和村庄空间规划的综合调研、方案比较、专题分析、文件编制等方法。以灵活教学组合、多样化真题,培养战略思维、逻辑思维为教学重点。对《长洲岛总体规划》的现状调研、SWOT现状分析、规划定位与结构、专题结构和片区规划初步成果进行分享。提出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如:学生先修知识的匮乏,选题、数据的困难等。
天津大学课程组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在地问题、科学求解和理想铸魂等教学特色,选取3个来自规划设计单位在做的县级单元总体规划项目,邀请项目负责人参与课程设计,行业专家与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和评图,统筹实践需求与规划理想,展示了本学期总体规划教学成果的专题研究和方案,提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课程教学应关注“重研究、轻规范,重分析、轻方案,重规划、轻传导”的问题。
重庆大学课程组总结了近40年规划课程教学工作,介绍了从建设型、工程型、综合型转向当代的研究型教学演进思路,形成了“理论课程前置、多专业协同、专题讲座、专题研究、总体城市设计”专业教学体系和方法,抓住“两阶段六环节”核心,突出关键内容的教学,厘清掌握内容、了解内容与扩展内容。并对教学成果的基地概况、三区三线训练、总规、控规等成果进行了分享。提出在国土空间规划教学过程中应实现真数据、真问题、真方案,国空政策与技术规程、编制指南相结合,既要注重学生价值观培养也要让学生掌握多专业融合、全要素的空间规划技术方法。
南京大学课程组介绍了该校“建筑与规划实验班”的成立背景、课程设置、课程简况和课程安排,分享实践基地、实践任务,突出自主学习与研究相结合,多学科联合教学与设计指导等特点,并展示了部分教学成果。
华中科技大学课程组对教学成果的编制思路、目标定位、格局优化、底线约束、中心城区规划等方面成果进行了交流展示。
长安大学课程组对2005-2021年的课程演进进行介绍,课程选题聚焦陕北、关中、陕南三秦大地,课程内容上理论与设计同步进行,明确编制逻辑与程序,突出规划专业的内容,分析课程教学任务书安排,主要对教学成果中中心城区发展概况与中心城区综合交通系统规划、配套规划说明书和图件进行分享。
深圳大学课程组介绍了教学基地选择、教学安排与教学要求,分享了现状分析研究、和规划方案等成果。
课程教学交流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于涛方教授提出,国土总体规划课程选题应注重多样性,关注跨尺度以及特定问题,在聚焦空间领域问题的同时突出学科交叉,各高校教学应该形成各自特色。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汤海孺总工表示总体规划教学应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专业规范、专业应用能力,提出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应强化对非建设空间和国土空间设计的重视。武汉大学王国恩教授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城乡规划价值观,又要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预测、综合统筹和集成创新能力,但由于学时有限,总体规划教学不能面面俱到,要区别知识和能力培养的“了解——熟悉——掌握”三种层次要求,重点培养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
专委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董珂对各高校教学实践探索和教学成果表示高度赞赏和支持,并提出“聚焦空间核心、提升拓展能力、强化应用实践”的建议。
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张菁给予工作坊全过程指导和支持。她认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课程教学实践工作坊,为高校总体规划课程建设搭建了很好的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有助于国土空间规划教学不断推陈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