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学会动态> 正文

2024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边会成功举办,聚焦湾区城市的可持续韧性发展

2024-07-26 13:26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导读

北京时间2024年7月17日,以“优先采取行动,增强湾区城市气候韧性”为主题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边会活动在线上成功召开。

2024年7月17日,由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可持续城市、社区和历史遗产保护专委会(以下称“CCSC专委会”)、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联合主办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边会活动在线上召开,主题聚焦“优先采取行动,增强湾区城市气候韧性”。边会邀请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不同大洲的湾区城市如何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开展交流研讨。

本次边会是中国科协2004年获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以来首次成功申请,旨在汇聚全球各利益相关方,围绕高级别政治论坛的主题和正在审议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研讨,以提高对《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认识并推动其实施。

1.png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主席彼得罗·埃利塞伊、亚洲建筑师协会C区副主席张广扬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边会由CCSC专委会轮值主席、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伍江主持。

2.png

主持人:伍江

CCSC专委会轮值主席、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伍江对与会者表示欢迎。他表示,本次活动聚焦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和本地化,重点讨论如何在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通过创新手段推动湾区城市的韧性、可持续发展。

开幕致辞

3.png

罗  晖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国际合作部部长

罗晖指出,中国十分重视气候变化对城市带来的影响,在国家层面提出要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健全城市安全预防体系,强化城市基本运行保障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作为拥有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的科技组织,中国科协一直致力于气候变化与人居环境领域的国际合作,期望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伙伴们一道探索推动湾区城市气候韧性建设的创新道路,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4.png

【意大利】彼得罗·埃利塞伊

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主席

彼得罗·埃利塞伊指出,当前,我们正切身体会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为了预防灾害的发生,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我们应该思考如何通过制定良好的规划,为城市带来持续性的气候安全与韧性。这一点不仅对于湾区城市十分重要,对于其他城市也是如此。

5.png

张广扬

亚洲建筑师协会C区副主席

张广扬指出,在亚洲国家,湾区城市所面临的气候问题具有代表性,提高湾区城市的气候适应能力意义重大。亚洲建筑师协会积极采取行动,在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开展培训活动,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希望这次边会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期待未来能够合作为湾区做出更多贡献。

主旨报告

应急式思维的 “不”可持续性

6.png

【意大利】彼得罗·埃利塞伊

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主席

彼得罗·埃利塞伊指出,在世界范围内,湾区城市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侵扰,例如土地淹没、风暴、海水侵蚀等,这些灾害不但破坏了可居住土地和城市基础设施,对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还威胁到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在讨论城市面临的这些问题时,应急式思维是不可持续的,必须通过韧性发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着重强调两个方面:一是要采取预防性规划,为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持续提供资源;二是要针对长期的气候变化采取适应性措施,通过韧性基础设施的建设抵御极端天气事件。

7.png

他还指出,应采取综合性的方法推动城市的韧性建设,将风险评估与持续性的工作相结合起来。在此过程中,既要发挥政府等公共部门的治理能力,又要推动社区参与,在积极利用多学科知识和技术手段的同时,重视城市与自然的联系。

8.png

滨海之城多哈如何迈向创新式未来

9.png

【卡塔尔】阿里·奥尔洛夫

卡塔尔哈马德·本·哈利法大学教授

阿里·奥尔洛夫以卡塔尔的多哈市为例阐述了如何为湾区城市塑造未来。他强调,对于湾区城市而言,在保护自然与实现发展愿景之间保持平衡至关重要,其中一个关键点在于正确理解城市与水的关系。对湾区城市而言,水的影响往往深植于历史,塑造了城市空间的独特性。将水有效地融入城市发展愿景,不仅有利于增强城市的气候韧性,还能让城市更有活力。

10.png

作为一个从渔村发展起来的湾区城市,多哈在第一版规划中便提出,城市和水之间的关系应是神圣和永恒的。水对多哈的发展与演变至关重要。过去,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空间上。如今,在考虑城市与水的关系时,必须对气候变化做出响应,不仅要考虑城市的发展,还要考虑如何延续多哈作为湾区城市的文化特色。为此,多哈摈弃了更多的高楼大厦和巨型建筑,转向了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在建筑设计与空间营造中重视和延续城市、人与水的联系,尊重过去的历史,塑造美好的未来。

11.png

12.png

里约热内卢和瓜纳巴拉湾当前的发展状况

13.png

【巴西】伊利亚那·巴博萨

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建筑与城市学院教授

伊利亚那·巴博萨在报告中介绍道,在城市化进程中,里约热内卢等位于瓜纳巴拉湾的城市与湾区的水环境产生了严重冲突。整个瓜纳巴拉湾的城市化进程伴随着贫困、脆弱以及基础设施的缺乏。在享有世界文化遗产盛名的同时,里约热内卢不仅极易受到洪水的影响,还因为生活、工业和农业污染物的排放而遭受了严重的环境破坏。

14.png

伊利亚那·巴博萨通过三个案例展示了在里约热内卢和瓜纳巴拉湾进行环境改善的情况。第一个案例是“全球气候行动的地方化”,该行动通过专家、学生和居民共同讨论来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并向当地社区宣传;第二个案例是“森林-城市”,通过将部分城市建设用地转化为农林地区,在增强城市韧性的同时保护土著的居住权利;第三个案例是“城市水研究实验室”,通过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来提升水的复原力,以改善城市的卫生设施条件。

15.png

为孟买大都市区域的内陆水体规划基于自然的污物处理系统

16.png

【印度】安内路达·保罗

印度孟买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

安内路达·保罗讲述了孟买大都市区域在应对洪水灾害时的方式转变。孟买大都市区域在2005年遭遇洪水灾害时,当地政府试图通过工程手段将水疏散出城市,却并未取得良好效果。他指出,孟买大都市区内分散着逾3000个内陆水体,其中多达1200个的周边存在居民区。在此情况下,直接从城市中排水难以取得成效,应需要系统地思考城市与水的关系,让城市与这些分散的水体共生。

17.png

他通过一个试点项目阐释了如何以基于自然的方案应对灾害:与社区合作,利用芦苇的过滤和微生物的分解等自然手段处理污水。得到净化的水就地循环,可以用于农业灌溉和水产饲养。

18.png

他进一步指出,这个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充分调动了周边居民的积极性。在经过培训后,这些居民们能够在保护水体的同时获得收入。这种方式由于原理简单、取材方便、成本低廉而易于推广。他提出,希望通过这种策略来增强孟买大都市区域内所有内陆水体及周边地区的韧性。

19.png

重新思考韧性与宜居的城市设计

20.png

梁文杰

香港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董事、环保设计总监

梁文杰以香港为例,分享了如何在高密度湾区城市提高韧性。他指出,为了应对香港复杂的气候问题,既要考虑材料的渗透性以及绿地的功效,还要考虑如何改善城市的通风走廊以及确定城市的排涝蓄水区域。这些对于城市韧性的提升都十分重要。

21.png

梁文杰着重强调了高层建筑与韧性宜居的关系:第一,高层建筑不仅会影响地面的微气候,还会随着建筑高度的提升产生微气候的变化,对此要针对不同高度的楼层制定适合的设计策略;第二,要通过合理的布局以及建筑的表面改造,确保建筑内部处于适宜的温度环境,满足不同人群对温度的需求;第三,要重视自然因素,例如,可以通过用户的视觉感知来布置垂直绿化。梁文杰还提到“垂直海绵”的概念,研究如何将自然降水吸附于建筑立面并进行储存。他强调,在建筑及城市设计中要通过不同层面的整合以取得更好的结果。

22.png

会议的最后,与会嘉宾呼吁不同国家的专家能够团结起来,为湾区城市的韧性可持续发展开启新的篇章。来自国际组织、科研院所、社会团体、高校、企业的约3000多位专家和代表在线参加了会议。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由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举办,自2013年起每年7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讨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执行进展情况,是联合国在全球范围内落实和审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平台。2024年论坛于7月8日至17日举行,主题为“在多重危机时期加强2030年议程和消除贫困:有效提供可持续、韧性和创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可持续城市、社区和历史遗产保护专委会受中国科协领导,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牵头,联合中国建筑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等共同组建。专委会的宗旨是向联合国提供人居环境和历史遗产保护领域的咨商服务,为全球科技治理中的重大议题提供中国解决方案,提升中国在国际人居环境和历史遗产保护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推动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