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1日,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之自由论坛十“展望十三五”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召开。本论坛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承办。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中国的“十三五”规划和城乡发展处于新的历史转折点上。“新常态”既是转型,也是为更为长远的常态化发展塑造新体制、新机制。“超越新常态”,并非是只要跨过这个阶段,而是要充分利用这样的转变、转型,更好地寻找到适应城乡常态化发展需要的城乡规划。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态势,三十多年快速发展形成的发展方式、路径、价值观面临着新的挑战,城乡规划在核心理念、规划内容和方式、方法、手段等方面都面临着调整、完善和变革的需要,需要未雨绸缪地探讨相应的应对方向。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副教授朱青在论坛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朱青教授指出,规划最终落实在空间规划的要素是人和土地,对此,要促进三规融合。城市规划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规划师会发挥很大的作用。本次年会的主题是传承和变革,也是社会城市发展到今天的必然。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