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践行绿色发展 成都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2016-12-20 18:06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赖芳杰 张豪

成都发展

位于川西平原上的成都市,河流纵横,沟渠交错,良好的水利和气候条件让这里成为了一个绿意盎然的“天府之国”。岷江、沱江两江环绕,龙门山脉、龙泉山脉两山环抱,构筑起了成都平原最为坚实的生态本底,让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传承千年,繁荣至今。

相继召开的市委十二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释放出一个强烈的城市发展信号:绿色发展是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最优解”。刚刚过去的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审议了《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6-2030年)(送审稿)》,并编制了“生态建设与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提出了生态修复策略和总体目标。

到2025年,全市规划实施23条河流综合整治,57个滨水城镇景观改造提升;同时,按照集中化、特色化、多样化的原则推进“增花添彩”,引导支持市域赏花基地建设,提升成都市的生态园林绿化景观,丰富现代成都的城市特色,2022年重现“花重锦官城”盛景。

成都治水

413条河渠污染治理初见成效

共治理下河排水口11377个

家住武侯区兆景路的曾先生,今年发现小区门前的黄堰河变了样。以往河道中垃圾随处可见,还散发着臭味。但如今河道变得干净,河水缓缓流淌。包括黄堰河在内,成都413条河渠污染治理已初见成效。

“成都市水务局牵头会同市级有关部门、有关区(市)县采取‘截污、清淤、配水、景观提升、长效管理’等措施,对全市排查出的413条黑臭河渠实施了综合治理。”成都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三年治理任务已完成,共治理下河排水口11377个,新建污水管道1357公里,新建污水处理设施369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8.68万吨/日,关闭或整治养殖场和排污企业1720家,清除淤泥、底泥、杂物278万立方米。已治理河渠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全市河渠水环境质量总体上呈稳定好转趋势。

同时,成都全力推进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和中心城区下河排水口治理。“城市建成区内53段黑臭水体719个排污口整治项目,已基本完成截污措施。”据成都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饮用水源通道徐堰河、柏条河流域下河排水口综合治理工作也在全面展开。都江堰市、郫县对徐堰河、柏条河及其关联河渠下河排水口进行全面排查,共查出958个下河排水口排污,日排污量约3400吨。都江堰市、郫县徐堰河、柏条河流域下河排水口治理项目预计在12月底前能完成治理前期工作,计划2017年完成治理。

此外,成都农村污水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全面启动。新都区龙桥镇山水村、军屯镇五灵村、郫县新民场镇金柏村污水综合治理试点项目估算总投资约7445万元,拟新建污水处理设施202座,总处理规模605吨/日,关闭或整治企业作坊16家,取缔或整治养殖场15家。目前,新都区、郫县已完成治理准备工作,计划2017年完成治理。

到2025年规划实施23条河流综合整治

57个滨水城镇景观改造提升

未来,成都将如何把江河水体整治工作落细落实?今年年初,市政府批复并同意《成都市水生态系统2025规划》,其中明晰了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景观提升的建设实施路径。

《成都市水生态系统2025规划》明确,到2025年,全市规划实施23条河流综合整治,新建50个湖泊湿地,实施57个滨水城镇景观改造提升、156条山洪沟防洪治理,推进全市8个水厂、38个污水处理厂、22个再生水厂的新(改、扩)建及管网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此外,如何让成都中心城区中小河流“四季有活水”,让清清河水常伴市民身边?促进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提高再生水利用率,是破题的关键所在。

根据《成都市水生态系统2025规划》,中心城区再生水利用率2020年达到40%,至2025年达到50%。同时,至2025年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50万吨/日。那么,按照《规划》2025年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50%来计算,届时每天将产生125万吨再生水,假设将这些再生水回灌到河流或湖泊用于景观用水,按照锦城湖133万立方米的容积来算,一天就可灌满近1个锦城湖。

成都增绿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将超15平方米

85公里环城绿廊2020年完工

位于成都市东南部的白鹭湾湿地,是成都重点建设的环城生态带的“六库八区”之一,总规划面积13.3平方公里,拥有乔木10万余株,绿化面积95%以上。走进白鹭湾湿地,但见溪流湖泊相连,绿波荡漾;水生植物茂盛,花草铺地,绿树成荫,时有白鹭翔集其间。

按照规划,环城生态区是成都中心城区绕城高速公路两侧各500米范围及周边七大楔形地块内的生态用地和建设用地,规划总规模187.15平方公里,其中生态用地133.11平方公里。其中,“六库八区”湖泊水系规划为环城生态区的核心内容。截至目前,环城生态区累计实施各类生态项目65个,基本形成85公里长的绕城高速两侧200米生态景观带。

目前,环城生态区湖泊水系规划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其余项目将于2020年全面竣工。届时,将建成绿道240公里,基本形成环城85公里长、400米宽的绿色生态景观空间。

下一步,成都市将继续推动城市立体绿化和郊区(市)县新增绿地建设,深入推进城乡园林绿化环境综合治理,完善园林绿化管理机制,全面推进绿化养护分类分级管理。到2020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森林覆盖率、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0%、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

2022年重现“花重锦官城”盛景

规划新建42个观花赏叶基地

鲜艳的一串红与明媚的孔雀草相映生辉,金黄的银杏叶在蓝天的映衬下更加耀眼……尽管已经入冬,鲜花和彩叶仍然随处可见。今年9月底,成都市正式出台了《花重锦官城——成都市增花添彩总体规划(2016-2022)》,将按照集中化、特色化、多样化的原则推进“增花添彩”,引导支持市域赏花基地建设,提升成都市的生态园林绿化景观,丰富现代成都的城市特色,2022年重现“花重锦官城”盛景。

记者从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了解到,当前成都正按照规划要求,对“花重锦官城”增花添彩项目进行全面梳理,目前已完成吉泰路、双元街、后子门游园、人民南路来福士广场节点、梨花街等街道及点位建设300余个,栽植了各类花乔3万余株、花灌20万余平方米、观花观叶类藤本15万余株。节日期间还分别在天府广场、人民东路、人民西路、锦江桥头等处制作大型鲜花雕塑,营造氛围。

“接下来,将着力打造赏花基地和‘花重锦官城’特色村镇。”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优化完善18个已建或在建赏花基地,规划新建42个赏花观叶基地,建设以“花重锦官城”为主题的特色村镇,凸显成都的生态历史文化特色。

据了解,18个现有基地将完善周边交通、停车位等制约旅游的痛点,而新建的42个基地将结合资源环境条件,挖掘自然文化资源,高标准遴选和建设观花赏叶基地。最终形成60个花团锦簇、特色浓郁、文化深厚、四季不同的精品花卉彩叶观赏基地。

绿色出行

7号线全线轨通

明年地铁环着成都跑

绿色交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绿色出行,轨道交通将实现市域满覆盖。为此,成都市大力实施地铁成网计划,轨道交通将从服务城市规划区到市域满覆盖转变;线网结构将从单中心线网结构到“双核”相对独立成网结构转变。

12月18日,随着成都地铁7号线茶店子站右线最后一组25米轨排铺设完成,成都市首条地铁环线实现全线轨通;轨通之后,电通也就指日可待;三通之后,7号线即将进入综合联调、空载试运行阶段;明年年底,成都地铁第一个“圈”就将开通。而明年,除了7号线,还将开通4号线二期、10号线一期。

成都地铁7号线作为成都市首条环形地铁线路,全长38.56km,全为地下线,全线共设车站31座,标准站13座,换乘站18座,车辆段和停车场各1个,位于二环、三环之间居住用地最密集地带,串联了火车北站、火车南站、火车东站、城北客运中心站四大重要交通枢纽,并与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和市域轨道交通放射线形成换乘关系。

该线建成后,不仅标志中心城区骨干线路织密成网初步完成,并且将增加与各条放射状线路的换乘功能,极大地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状况,使得客运转换更加便捷,大大增强整个地铁线网的客流吸引能力。预测7号线通车后每小时运送客流在5万人次以上。

鼓励共享出行

公共交通占机动化交通出行比例达70%

全会提出,在都市核心区交通方面,要持续强力推进轨道交通加速成网计划,建设地铁城市,确保未来四年实现地铁建设“650+”目标,适度发展现代有轨电车、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推动高铁、市域铁路和地铁“三铁融合”,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体系,更好地解决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问题。

目前,成都市已经完成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修编,线网总规模达到2370公里,是目前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最大的“一张网”。近2400公里的线网由规划图变为实景图后,成都市将会实现“778”——即机动车占出行总量的70%,公共交通占机动化交通出行比例达到70%,其中轨道交通占公交的80%。

同时要加快完善城市路网体系,围绕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核心区,构建相对独立的“环+放射”高快速路网,形成半小时高快速路交通圈;落实中心城区“3900+”路网体系,畅通城市微循环,提升路网运行效率;构建发达的公共交通网络,保障慢性交通的连续性及舒适性,鼓励发展出行领域的共享经济(滴滴专车、摩拜单车等),倡导绿色出行。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肖金成:完善区域战略统筹机制 促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