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区分局主办,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南沙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的“面向世界的广州南沙交通战略高端研讨会”在南沙召开。
与会专家和单位基于《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围绕南沙交通规划、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建设、基础设施直连直通、规则创新等进行研讨,旨在为南沙交通战略规划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方向、新的举措。
研讨会上,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发表《南沙方案背景下广州南沙交通发展评估》报告,陈韶章等4位专家分别从轨道交通体系、海运物流门户、高质量基础设施、认知与行动进行主题演讲。
建言南沙从“国际大港”向“国际强港”转变、从“绕道中转”向“港澳直通”转变、从“湾区节点”向“湾区枢纽”转变、从“传统方式”向“绿色智慧”转变。
全面提升能级,打造功能复合的南沙枢纽
有专家提出,南沙应依托南沙港的优势,提高港口承载力和服务力,打造国际航运物流枢纽,畅通出海出境国际物流大通道。此外,南沙应强化城市轴线的快速交通连通功能,利用快捷路或快速轨道,强化庆盛、蕉门和南沙站轴线联系,以及自贸区各板块的连通。
在交通枢纽建设方面,南沙要打造面向世界的湾区交通枢纽,应从全面提升南沙枢纽能级、构建多枢纽布局体系,支撑重点功能区高效辐射湾区、高标准打造一批站城融合发展枢纽,推动“枢纽+社区+产业”一体化建设,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等方面入手。
参会专家认为
要打造功能复合的南沙枢纽。建议南沙枢纽打造成为交通枢纽、教育枢纽、金融枢纽、科创枢纽等复合功能综合枢纽,成为区域发展引擎,有效支撑南沙面向世界。
要构建以南沙枢纽为中心的物流体系。在“一带一路”“双循环经济”的新要求下,构建“通道+枢纽+网络”,形成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物流体系。
要建设以轨道站点为核心的生活圈。利用轨道建设的先行持续,形成TOD开发模式,建设绿色的生活圈,实现用地高效集约和绿色发展。
建设智慧出行链,打造南沙未来智慧交通示范
部分与会人员建议,为打造南沙未来智慧交通示范,要推动“智慧+设施”建设,升级传统交通网络,建设智慧出行链。同时,加快推动以道路、公交为重点的智慧交通设施建设。
据介绍,目前交通的供给模式发生转变,从单一的固定、有限的交通供给向多元的、定制的、弹性供给模式转变,南沙宜先行先试,创新发展,探索需求响应的公交体系。
专家声音
当天下午,陈韶章、郑天祥、庄海波、马仁洪、张国华、贺崇明、陈有文、景国胜、杨文武、张晓辉等10位专家基于《南沙方案》,围绕南沙交通规划、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建设、基础设施直连直通、规则创新等方面,讨论如何支撑南沙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专家们从自身的专业方向出发,结合南沙实际情况,纷纷对南沙交通发展给出了自己的个人见解。整理部分专家声音如下(以下言论为专家个人见解,具体交通规划以官方发布为准):
要把南沙从地理几何中心转变为交通枢纽中心
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郑天祥
我30年前就参加了南沙的规划建设,见证了南沙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样子。南沙要从地理几何中心变为交通枢纽中心,不能仅靠交通运输功能,而是要以此为基础,打造成为金融、教育、科创等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这才能真正做到面向世界的交通枢纽。
此外,南沙港要升级成为世界大港,不仅要做好航线开拓、提升承载力等工作,更要做好航运服务,提升航运服务能力,才能提高经济效益。
要打造世界级的交通服务体系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 景国胜
南沙的交通要面向世界,就不只是设施达到世界级,还要有世界级的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在与港澳合作中,南沙也应在建设与管理、时效性、可达性等三个方面提升交通的服务能力。
例如我们说生活圈建设的问题。南沙要利用轨道建设的先行持续,做TOD导向运力建设,高效用地的控制和集约绿色的发展模式,生活圈是可以依托交通枢纽站点能够完整形成的。TOD导向轨道站点周边的模式设施齐全,效率高,可达性方便,因此我认为,南沙的交通枢纽也要有相应的服务能力。
南沙打造湾区之心可从三方面下功夫
原南沙开发区(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管委会二级巡视员 庄海波
南沙从地理几何中心转变为湾区之心,需要在交通枢纽、功能中心、服务中心三个方面下功夫。作为交通枢纽,南沙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不断衔接联通众多的交通线路,向南更好地协同港澳发展。
推动打造南沙“1+N”交通枢纽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总规划师 陈有文
南沙是一个“1+N”的交通枢纽,“1”是南沙港区,“N”是节点枢纽、区域内枢纽。枢纽的目的是解决连接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关键的区域能够形成和周边快捷的联系。
此外,“N”也是南沙城市TOD很好的载体,枢纽+社区+产业,促进人口和产业的发展。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