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动能:科创引擎全速启动
壮阔珠江口,创新浪潮奔涌向前。
在广州唯一的出海口、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几何中心——南沙,时时都在上演精彩纷呈的创新创造:剑指苍穹,中科宇航参与研发的中国目前推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首飞成功;探秘深海,列入国家“十四五”相关规划的冷泉生态系统科学大装置系统正紧锣密鼓推进;穿江破岩,在广州海瑞克南沙工厂下线的“申崇号”盾构机助力“上海轨道穿越长江第一隧”掘进施工……
向着星辰大海的奔赴永不停息。《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提出,南沙要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这也是《南沙方案》中五大建设任务的首位。
乘风而上,正当其时。南沙正全速启动创新引擎,激发科创的想象力,激活产业的生命力,斗志昂扬地在创新之路上保持“领跑”姿态。
深蹲助跑 筑牢创新根基
《南沙方案》明确提出要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原始创新便是科技创新的“深蹲助跑”,蹲得深爆发力才强,助跑快才能跳得更远。
2022大湾区科学论坛年度大会又将召开。这场粤港澳大湾区最高级别的科学盛会,对大湾区科技产业、基础科学未来的走向具有重要作用。
继大湾区科学论坛2021年将永久会址选定在广州南沙灵山岛尖后,今年6月,作为大湾区科学论坛秘书处实体化运行机构,广东省灵山论坛科学中心在南沙揭牌。论坛正进一步以南沙为支点,凝聚全球科学家的力量,推进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和共性科学技术破解。
“我期望大湾区的学者们为大湾区、为中国、为世界打好科学的基础。大湾区今后要成为国家发展基础科学和科技的重要基地。”7月30日在广州南沙和香港中文大学同时举办的大湾区科学论坛“名师讲堂”上,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知名数学家丘成桐如此勉励青年科学家。
在大湾区科学论坛平台的带动下,全球顶级的科学家更频繁地汇聚于南沙,高水平基础研究的思维碰撞不断擦出火花。
在遥远而神秘的深海,科学探索的每一步都牵动人心。打造我国南方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则是《南沙方案》为南沙未来绘就的宏伟蓝图。
作为一种具有巨大潜在价值的海底矿藏,可燃冰到底要怎么样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积极影响?科学家还需要对勘察手段、形成机理、开采方式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今年7月,我国深海资源领域获批的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南沙开建。他们将通过建设勘查评价、实验模拟、工程开发、环境监测等四大技术创新平台来攻关17项关键技术,并且将围绕工程科学理论体系、勘查开发装备体系、技术标准、成果转化机制等方面开展工作。
海洋科技力量不断集聚,硬核科技成果也随之而来。
在南海甲烷渗漏区、3000米以上深海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陈道华团队联合浙江大学等国内优势力量自主研发的一套近海底面移动探测系统——“海蜇号”海试成功,标志着中国海底原位保真取样技术迈向国际一流。
东沙海域发育有南海北部最大的中生代残留坳陷——潮汕坳陷。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深水油气调查团队发现该区域存在大量浅层气和水合物,他们开展深部热解气源通过断裂系统向浅层运移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机制研究,丰富了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与深部油气“泄漏共生”的成藏理论。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自主研发深海调查装备
南海地区海洋油气产区多与海底滑坡区重合,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徐景平团队自主研制的海底滑坡光纤监测系统可用于对海底数米厚沉积物的形变失稳过程进行高精度的观测,为海洋工程安全保障及防灾减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深耕科学发现,南沙不断注入原始创新“源头活水”。这片创新热土有了更为鲜明的科学底色,正朝着全球影响力原始创新策源地等目标坚毅前行。
长袖善舞 促进双链融合
今年9月1日,港科大(广州)在南沙正式开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在南沙落地,并不是把港科大的办学再复制一遍,而是想借这个机会在广州做一些过去做不到的、更好的东西,在科研、教学、知识转移等方面开展系统性创新。”港科大(广州)校长倪明选告诉记者。
“我所有的博士生都必须要到企业去实习。”港科大(广州)人工智能学域主任熊辉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专家,他自称“跨界学者”,曾担任百度研究院副院长、百度智慧城市首席科学家。“在教学上,我们会有许多与工业界合作的交叉前沿实战项目。同时只有通过在企业实习,学生们才能知道什么样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知识。”
这所粤港澳大湾区最年轻的大学把“助力建设大湾区内科技产业创新基地”视作重要使命,从6月底获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到开学短短2个多月间,相继与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福田)、思谋科技、广东联通、佳都科技、方纬科技等签订合作协议。
从联合培养博士生,到成立联合实验室,从探索推进跨境数据要素流动机制,到共建国际交通网络数字孪生协同创新平台,一张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交织的网络,正以广州南沙为原点,向深圳、东莞及更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延绵,释放出了巨大的发展动能。
为何选择南沙?为何选择港科大(广州)?产业巨头纷纷“抢滩”的答案或是“两个交汇”:在看得见的地理空间中,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南沙占据了资源的交汇枢纽点;在看不见的经济空间中,创新链与产业链在此交汇融合,越织越密。
华南(广州)技术转移中心,是由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科技局、广州南沙区管委会联合支持共建的创新服务平台,从2018年落户南沙起就承载着为科研成果转化探索新路的使命,在全国率先探索“以企业技术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把研究成果直接转化在企业车间里。截至今年5月,“华转网”集聚来自全球4081名高端科研人才,提供针对企业技术需求的解决方案达1753项,共有1172项关键技术成果对接转化,实现技术交易额超过4亿元。
“《南沙方案》的出台为南沙提供了以高质量的科技供给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工作框架,是创新驱动发展的要义所在。”华转中心总裁李奎表示,这四年来,华转团队全力支撑南沙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全球开放合作枢纽、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产业集聚地。未来,华转中心也将立足南沙、面向世界,继续为科技成果转化做好精细化管理和服务。
厚植沃土 抢占产业高地
广东芯粤能碳化硅芯片制造项目主体工程封顶,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专注于车规级、具备规模化产业聚集及全产业链配套能力的碳化硅芯片制造项目;中科宇航在南沙建设的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一期全面封顶,预计8月份投产使用;小马智行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程序(PonyPilot+)正式开启收费运营,成为全国首例持证收费上岗的自动驾驶出租车……
看好南沙,到南沙去;通过南沙,面向世界,实现各种创新资源的融通。全球创业者们已经收到南沙传递的积极信号。
“南沙是大湾区的宝地,特别是《南沙方案》出台以后,南沙的区位优势愈加凸显。我们希望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充分发挥集团产业资源优势,为南沙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融捷集团董事长吕向阳如此表示。
今年6月21日,融捷股份与南沙签约,这是《南沙方案》发布后,南沙迎来的首个重大项目签约落地。融捷股份将助力南沙打造完整锂能源产业链。此后广州联通、广州移动、广州产投、中国软件纷至沓来,携手南沙加快培育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南沙区有底气、有信心、有动力。
2022年第八届广州国际投资年会期间,南沙区实现签约项目73个,涉及总投资额近1400亿元。项目涵盖芯片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制造、高端装备、海洋科技等产业领域。
南沙当前正以加快发展“芯”片和集成电路研发制造为核心,以创新发展承载“晨”光和希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引领,以强化发展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汽车等“大”制造为根本,以聚力发展“海”洋经济、进一步对外开放为导向,加快布局建设“芯晨大海”,力争到2025年形成总规模达2万亿元的产业集群,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体系。
新引进的集成电路制造类企业给予总投入10%、最高3亿元落户支持……南沙推出“强芯九条”,助力广东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坐落于南沙东涌的巨湾技研总部及生产基地已经正式动工,拿下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官方权威认证的“全球最快的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将全部在南沙研发和投产。
对引进商业航天企业的投资机构,最高按1000万元给予奖励,按商业航天企业研发费用的20%给予最高1亿元补贴……南沙发布“探天九条”,最大力度助力落户南沙的商业航天企业抢抓发展机遇,进一步做大做强。6月,吉利航天自主研制的“九星”在西昌成功入轨;7月,中科宇航参与研制的“力箭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顺利完成首飞任务。屡战屡捷,喜事连连,南沙正逐步形成集运载发射、卫星研制和航天应用于一体的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布局。
对独角兽落户认定、上市及能级提升给予累计最高5000万元奖励,企业高层次人才可享受“团队+项目”最高1亿元奖励……南沙出台“黄金牧场”九条,全生命周期支持企业成长。云从科技、小马智行、时空探索、巨湾技研、中科宇航等独角兽企业在南沙陆续出圈。
制芯片、造火箭、链AI……如今的南沙处处洋溢着浓厚的创新氛围,时时上演着激昂的科创故事。《南沙方案》带来的强劲动力和重大机遇,正让创新之火燃得更旺更亮。南沙必将扛起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担当,再造一座湾区“创新灯塔”!
数说南沙
今年7月,我国深海资源领域获批的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南沙开建。
截至今年5月,“华转网”集聚来自全球4081名高端科研人才,提供针对企业技术需求的解决方案达1753项,共有1172项关键技术成果对接转化,实现技术交易额超过4亿元。
2022年第八届广州国际投资年会期间,南沙区实现签约项目73个,涉及总投资额近1400亿元。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