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每日电讯:“城市看海”岂能成常景

2015-06-19 10:44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郭奔胜

近日我国南方不少地区连降大暴雨,多个城市发生不同程度的内涝,尤其是城市局部区域发生淹没汽车、冲垮商铺等内涝灾情。由此可见,一些城市的基础设施在大雨面前不堪一击,是实实在在的硬伤,动辄汪洋一片的景况被网友戏称为“城市看海”。这样的情况在多个城市反复出现,表明城市建设中的“里子短板”未得到有效改善。

近些年来的气候变化一再表明,极端天气频发已经是城市管理者必须面对的现实。城市规划建设中不能再有任何侥幸心理,必须时刻准备着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挑战。

从近段时间不少城市发生的严重内涝中不难发现,出现“城市看海”的典型地区多是一些低洼街道、大型交通枢纽区域、涵洞、隧道入口处、城乡接合部道路等。其实,这些老大难路段的问题长期存在,不少都是排水管线布局不合理、市政交通工程阻断地下水流走向、道路修建导致雨水分流不畅等原因造成的。这些摆在眼皮底下的内涝隐患,却一再被忽视,说到底还是“重地上、轻地下”“重面子、轻里子”的思想在作怪。

城市建设是一个生态系统,也是一个立体循环体系,理应地上、地下一同规划,一同建设。但长期以来,一些城市的管理者、建设者,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把城市的面子看得更重,攀比高楼大厦,草坪面积,热衷于地标性建筑,一心谋划经营城市,城市光鲜的面子越摊越大,生态系统却越来越脆弱。天上下雨、地上积水;天下暴雨,地上成河。扭曲的政绩观在大暴雨面前被无情地暴露出来。

暴雨给城市建设亮起的红灯不能漠视。城市管理者应把治理城市内涝放到维护公共安全的高度予以重视,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补齐短板、堵塞漏洞、消除隐患,切实增强抵御和应对内涝灾害的能力。尤其要摆正城市建设的政绩观,把地下建设放到公共决策、资金投向、民生重大事项的优先位置,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实事,多当不图名利只为城市永续发展的幕后英雄,扎扎实实地做好地下管网建设的“良心活”。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张庆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隐藏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