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2040年,期待更具幸福感的上海

2016-08-23 15:33 来源:新民晚报

2040 上海大变样

■ 常住人口规模2500万人左右,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负增长”

■ 上海将构建“主城区-新城-新市镇-乡村”的城市体系,形成9个主城副中心(五角场、真如、花木、宝山、虹桥、莘庄、川沙、金桥、张江)、5个新城中心(嘉定、松江、青浦、南桥、南汇)和2个核心镇中心(金山滨海地区、崇明城桥地区)

■ 构建上海与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等地区协同发展的上海大都市圈,形成90分钟交通出行圈,突出同城效应

未来的上海,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道是可以漫步的,公园是可以品味的,天际是可以眺望的,城市的表情是大气而谦和、优雅而温馨的……

昨日,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完成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以下简称“上海2040”)新鲜“出炉”,随即启动为期一个月的公示。“卓越的全球城市”成为上海2040建设的总目标,而创新、人文、生态则是最值得期待的三个维度。

繁荣创新之城

平均通勤不超过40分钟

“未来,决定一座城市竞争力的,不是有多大的产量产值,而是你有多强的创新能力。”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局长庄少勤说,未来的上海,应该便利各类高质量人才集聚在此工作、生活、创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从而激发城市不断形成有机生长的旺盛生命力和持续竞争力。

上海将强化科技创新、金融商务、文化创意、高端制造等“全球城市”核心功能。“上海2040”提出,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加快建设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引领创新经济发展,进一步强化全球金融、贸易功能,提升全球经济辐射力。进一步突出“文化兴市、艺术建城”理念,塑造国际文化大都市品牌和城市整体形象,建设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城市,扩大国际文化影响力。发挥上海制造业优势,将承载国家战略功能、具有一定规模的高端制造业基地予以长期锁定,用于保障高端制造业发展,产业基地内用于高端制造业发展的工业用地面积不少于150平方公里。

上海还将建设具有较强辐射和服务能力的国际枢纽门户和低碳、便捷的城市交通体系。其中,规划形成国际(含国家级)枢纽-区域枢纽-城市枢纽的枢纽体系,建设浦东枢纽、虹桥枢纽和洋山深水港区国际级枢纽,进一步巩固提升上海亚太地区门户枢纽的地位,加强对区域的辐射和服务能力。形成“一张网、多模式、全覆盖、高集约”的轨道交通网络,强化新城与主城区、两场之间、新城与重点镇之间的快速联系。至2040年,上海基本实现10万人以上新市镇轨道交通站点全覆盖。

此外,上海将发展多元化的公共交通模式。在既有市域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体统基础上,构建由区域城际铁路、轨道快线、城市轨道、中低运量轨道、中运量及常规公交和多元辅助公交等构成的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形成市域线(区域线)、市区线、局域线3个层次的轨道交通网络,提供因地制宜的公共交通服务。全市公共交通占全方式出行比重达到40%,全市平均通勤时间不大于40分钟;上海还将形成8条主城区联系新城、核心镇和中心镇的射线,新城与中心城市间的公共交通出行比重提升至80%,枢纽之间的轨道出行时间缩短至40分钟。

幸福人文之城

营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

未来,申城市民步行15分钟,就可以享受社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休闲等设施服务。为营造更富魅力的幸福人文之城,“上海2040”提出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学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

“上海2040”提出完善公平共享、弹性包容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至2040年,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将达到100%;加强社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休闲等设施的建设,提供覆盖全年龄段的公共服务保障;打造一个24小时运营的城市,保证市民能够享受更长时间的公共服务、交通出行和夜健身环境。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和改造一批适老性住宅,提高社区适老性设施建设标准,实现全市新增住宅适老性达标率达到100%,加强养老设施建设,构建无障碍的公共活动网络,建立终身学习成长的服务体系,形成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社区空间。

“上海2040”还着眼于保护城市文化战略资源,逐级分类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自然文化景观保护线、公共文化服务保护线等三类文化保护控制线。其中,历史文化保护线和自然文化景观保护线中的保护范围作为文化保护红线,实施最严格的文化保护政策。加强总体城市设计,形成“拥江面海、枕湖依岛、河网交织、水田共生”的自然山水格局,塑造国际化大都市和江南水乡风貌特色。

另外,结合城市有机更新,构建高品质公共空间网络。建设高效可达、网络化、多样化的公共空间,增加广场、公园等独立占地的公共开放空间,同时积极开放学校校区(尤其是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各级行政办公园区等的附属公共开放空间。提高社区公共空间规模和密度,保证每个社区生活圈的公共开放空间(4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和广场)的5分钟步行可达率达90%以上。推进“通江达海”的蓝网绿道建设,建成226条水绿交融的河道空间,形成总长度逾2000公里的慢行休闲网络,承载市民健身、休闲等功能。提升公共空间文化艺术内涵,美化城市“第五立面”,加强对雕塑、色彩、照明、广告等景观要素的整体规划。

韧性生态之城

PM2.5控制在20μg/m3左右

按照“上海2040”的规划,未来上海将显著改善环境质量。力争2040年PM2.5浓度控制在20微克/立方米左右;高度聚焦水环境改善,2030年前实现水功能区全面达标;加强对土壤污染的监测、修复和控制;循环利用固体废弃物,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目标。

建设更可持续的韧性生态之城是“上海2040”亮点之一。未来,上海划定生态保护控制线,构建“双环、九廊、十区”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市域生态空间体系。到204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在生态空间格局上,郊区以10片生态保育区和9条生态廊道等生态战略保障空间为基底,推进生态林屏障建设,保护滨江沿海生态岸线和滩涂,推进国家公园以及郊野公园建设;中心城周边地区以外环绿带、近郊绿环和16条生态间隔带为锚固,防止主城区进一步蔓延;中心城内加快实施10片楔形绿地,结合重要转型地区新增若干100公顷以上大型公园,加强13条滨河绿带建设。将市域生态网络空间和重要的现状生态要素划入生态保护控制线。

此外,构建城市防灾减灾体系,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提高城市水资源、能源供给安全,完善区域、市域供水格局;增加上海北部外来电源接受通道,完善市外来电供应格局,推进分布式能源建设。强化防灾减灾救援空间保障,提升社区安全韧性水平。至2040年,中心城人均避难场所面积达到2.0-3.0平方米,中心城以外达到3.0-4.5平方米,满足市域范围内医疗急救平均反应时间小于8分钟。提升城市信息安全水平,建立全球先进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体系。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张庆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隐藏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