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上海市委审议总体规划 规划之变折射城市理念之变

2016-10-21 09:43 来源:中国上海

24年后的上海将变成什么样?

10月20日召开的十届市委十三次全会,专题审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送审稿)》。规划提出,到2040年,上海要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

时隔近20年再度编制的这部城市总体规划,究竟透露出哪些变化?与会的市委委员、市委候补委员以及列席人员又提出了哪些真知灼见?

从单向到“三维” 城市性质的飞跃

“这个规划起点很高。”市委委员、闵行区委书记赵奇说,“定位卓越的全球城市,既符合中央对上海的总体要求,又呼应了上海人民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也很好地结合了历史与现实。”

历史上,上海先后编制过四次城市总体规划,最近一次总体规划完成于2001年。当年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首次明确上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不难发现,在“四个中心”的基础上,“上海2040”描述的城市性质,进一步增加了“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并定性为“卓越的全球城市”。

“过去制订规划习惯于侧重经济这一个维度,但这次强调了经济、科技和文化三个维度。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全程参与“上海2040”编制的市委委员、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局长、党组书记庄少勤在审议时回忆,确定这样的城市性质,并由此提出“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的城市愿景,来自对包括本地居民、来沪人员和外籍人士的多方调研,并经过国家部委和上海方面的长时间讨论。

市委委员、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金兴明则表示,整部规划“十分注重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创新、人文、生态的“三维构架”,“既对标国际,又有上海特色”。

多位市委委员都认为,强调三个维度尤其是纳入文化维度,符合当今国际趋势——纽约、伦敦等全球城市在强化经济等硬实力同时,均更加注重培育文化软实力;国际公认的“全球城市”概念,也包含“国际文化的交流中心、具有独特人文精神的城市”内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全会闭幕讲话中强调,对今天的城市而言,文化是软实力,更是硬实力;文化传承与发展,是体现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资源。

“我们的花园洋房全世界有,石库门只有上海有,这些历史遗产是我们这座城市的重要财富。”市委委员、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党委书记吴清说。

另一方面,创新更是当代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上海是有创新基因的”,市委委员、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乐江说,在明确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一目标后,上海更要把握信息社会的创新机遇,推动产业内涵发展。

而在庄少勤看来,唯有将经济、科技、文化三个维度完美融合,一个全球城市才能真正称得上“卓越”。“卓越城市再不是单一的。”他说,“这是对城市性质认识的一次飞跃。”

从“扩张”到“留白” 发展路径的转型

另一个飞跃,来自规划的写法。市委委员们注意到,交付审议的规划文本中,有不少划有下划线的句子被注明为“强制性内容”。这其中,不乏“全市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200平方公里以内”、“划示城市开发边界范围不超过2800平方公里”、“一类和二类空间作为禁止建设区”等严格表述。

这是“上海2040”不同以往的又一特点:从传统规划的鼓励扩张,转向更为强调约束和边界。“除了告诉你怎么做,还明确了什么不能做,这是过去少有的。”市委委员、嘉定区委书记马春雷说。

在他看来,规划中多处强调的“底线约束、内涵发展、弹性思维”,完全符合五大发展理念;而强调人口、土地、安全、环境四条底线,和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和文化保护控制线等四条“红线”,更为各级操作者提出了明确的警示。

市委委员、松江区委原书记盛亚飞坦言,在规划方面,上海曾经走过弯路,有过教训。“上世纪50年代,我们把好多马路都堵死了,搞街道工厂;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见缝插针,挤占绿化建房子,带有扩张性的规划,导致城市建设以提升GDP、扩大建设用地为目标。”

如今,更明显的“做减法”意图,体现出发展观念的深刻转型。

市委委员、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局长过剑飞说,现阶段的城市规划,就怕越加越多、越填越满,而做“减法”则是考虑长远的清醒之策。市委委员、杨浦区委书记李跃旗则表示,规划提出了规划建设用地“负增长”目标,显示了上海花力气解决影响城市长远发展突出问题的决心和信心。

相应地,“留白”成为会场内被反复提起的另一个新词。

规划明确,将建立空间留白机制,对规划的建设用地,也要预留重大事件、重大项目的用地选址,加强规划控制,以应对未来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

“在暂时看不清的地方注意留白,可能对人口规模控制、疏解大都市非核心功能,对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都是有帮助的。”过剑飞说。

“留白”怎么做,减法如何做得得体、有度,需要在实施过程中认真考虑。市委委员、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周平说,规划提出土地减量化显然站位很高,而土地怎么减量,不同地区应分类施策,“减量的重点在郊区的工业园区,把不符合卓越城市发展的产业转移出去,但也不能一刀切,要保留部分工业,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

从“CBD”到“CAZ” 人本理念的浮现

与此同时,一个显著的差别是,“上海2040”不再强调人们熟悉的“中央商务区”(CBD)概念,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词:“中央活动区”(CAZ)。

根据规划,上海将打造由“城市主中心(中央活动区)-城市副中心-地区中心-社区中心”组成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成为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载体。其中,中央活动区是包括小陆家嘴、外滩、人民广场、世博-前滩-徐汇滨江地区、中山公园、北外滩、杨浦滨江等区域的连绵地区,面积约71平方公里,是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

从“CBD”到“CAZ”,概念变化意味着空间布局和功能的重构——传统单一功能的商务区,将成为功能更综合的区域。据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的说明,“中央活动区”融合了中央商务区、中心商业区、休闲娱乐区等功能,其功能“将更突出人的体验与活动”。同时,中央活动区较之中央商务区的区域面积更大,亦有利于防止功能过于集中,导致潮汐式的交通拥堵。

在不少与会者看来,规划中的这个变化,折射的是一种理念革新。“本次规划强调了‘以人为本’,把人的感受充分体现出来。”市委委员、市政府副秘书长黄融说。在市委委员、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翁祖亮看来,空间布局和功能的调整,目的也是为了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城市功能优化之后,人们不需要把大量时间花在路上,这就是一种获得感。”

以“9+5+2”为格局的城市副中心布局,也体现了提升市民体验度和获得感的要求。庄少勤介绍,“上海2040”打破原先层级式的城郊布局,替之以网络化、扁平化的布局,由主中心和16个城市副中心构成新的城市网,其潜在的要求之一,就是推动产城融合。换言之,即便地处远郊,城市副中心的公共资源配置也参照大城市标准,使得居民就近就能享受公共服务,并将就业与居住充分融合。

而在马春雷看来,产城融合,恰是提升城市宜居度和人本原则的重要基础——对今天的郊区新城尤其如此。“如果一个地方的百姓要真正安居乐业,创新创业,就必须做到产城有机融合,而产城融合的本质是城市功能问题。”他说,“今天郊区新城的产业发展还可以,但城市功能跟中心城区相差太远。如果我们的副中心都有了近似中心城区的服务功能,居民自然而然会愿意留在这里,疏解中心城区压力也将水到渠成。”本次规划修编中,突出以人为中心,注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各项指标修订围绕着人们生活、工作环境的改善而进行。规划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特别强调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对每10万人拥有的博物馆、图书馆、演出场馆数量等都作了细致要求,满足市民对文化设施的需求,“这些内容写进规划,对老百姓来说获得更多的文化体验将会更便利。”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张庆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隐藏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