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雄安新区:三步走踏出城市发展新路

2017-06-07 11:11 来源:科学网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徐匡迪的主旨演讲,无疑是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17年会上最令人期待的一个。不过在报告开始前,主办方却提出了“不要拍照、不要录音”的要求。

这是因为徐匡迪的报告涉及雄安新区总体谋划的若干方案。“这牵涉到很重要的一个问题——雄安新区的发展决不被房地产商绑架。”徐匡迪强调,雄安要尝试为中国的城市发展走一条新的路子。

起好步:瞄准下一代产业

雄安新区的定位具有多重目标:重点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多重目标,对于这个将有上百万人的大城市而言,产业选择和产业定位就非常关键。”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京津冀协同发展智库负责人黄群慧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组长邬贺铨认为,雄安新区的建立是实现以首都为核心的城市群的重要战略举措,雄安建立之初需要集中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发展与京津冀紧密关联的产业。

“产业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市场前景,还要与全国已有优势产业错位,为培育雄安未来的竞争力起好步。”邬贺铨说。

那么,雄安将来可以发展哪些产业呢?邬贺铨的回答是:必须瞄准下一代的产业。

他认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的产业,包括环保和交通传感器、大数据分析设备与软件、新型光复材料、地热设备等;二是高新高端产业,有汽车电子与车联网、人工智能芯片与软件、网络与信息安全产品、智能制造软件、生产性服务业、生物制造与基因工程等;三是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比如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服装生产、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箱包和具有健康监测功能的鞋等。

迈开步:形成创新发展加速度

在通过行政手段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基础上,雄安会获得发展的初速度。黄群慧称之为转移初创阶段,这个阶段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于政府的推动。

“这个阶段也要注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避免过度行政化。”黄群慧强调,长期来看,如果仅仅靠行政力量是没办法健康发展的,是不可持续的;相反,如果开始阶段就注重市场规律,发展后期将更容易实现产业动力转换。

应用市场价格机制和政府行政、经济手段,适时、适度调控超大城市的供需关系是国际大城市发展的共同经验。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晓江坦言,超大城市、全球城市区域永远是国家乃至国际的稀缺资源,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自然地优化配置,适度适时的政府调控是必须的,同时市场通过价格机制保持供需的相对平衡。

再进一步地着重培育市场机制,形成雄安新区创新发展的加速度,雄安的产业成长将逐步由行政推动转化为自我发展,黄群慧将这第二个阶段定义为转型换挡阶段。

“前两个阶段发展顺利的话,预计到2025年雄安新区可以步入创新发展阶段,即靠创新驱动获得加速度的时期。”黄群慧说。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探索和示范。因此,黄群慧表示,一定要鼓励雄安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全面创新,允许雄安享受所有国家级的试点政策。

齐步走: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雄安新区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中的重要枢纽城市。仅仅实现雄安新区的自身发展,显然是不够的。

中科院院士陆大道表示,实现京津冀世界大城市群重大目标的基本保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即以首都北京为核心城市,河北省、天津市的发展要服从、服务于京津冀世界大城市群发展的需要。

大城市群是城市空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空间组织形式,区域内城市高度密集,人口规模巨大,城市间具有建立在分工明确、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基础上的密切的经济联系。

邬贺铨指出,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不仅是地理位置接近而且是产业高度关联的一组城市,而河北的产业结构偏重,与北京的产业虽有差异化但缺互补性,北京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配套往往舍近求远。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里已经明确了北京、天津、河北各自大的定位,我们还要进一步考虑产业方面的定位。”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表示,世界级城市群必须考虑产业之间的联系,产业结构要普遍走向高级化,城市内部核心职能要高端化,并要有经济职能的外向化。

除了明确产业发展分工和链条,李国平认为,还要进一步优化京津冀区域与城市空间结构,有序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促进区域协同创新,实现从大树底下“不长草”到大树底下“好乘凉”的转变。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张庆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隐藏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