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上海开门做规划:探索城市治理方式转变

2018-01-26 09:34 来源:解放日报

“上海2035”编制过程全面贯彻了“开门做规划”的要求,构建了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把规划编制过程作为探索城市治理方式转变的过程。除政府部门外,共有百余位国内外专家、40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团队参与其中,还有2.67万市民长期关注,1.9万市民实际参与。

“开门做规划”,为的是更好地体现全球发展趋势与上海实际相结合,国家战略与公众意愿相统一;发挥好上海体制机制优势,率先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两规融合、多规合一;适应后工业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实现规划理念、体系和方法上的转变。

更具活力的繁荣创新之城

未来的上海,将进一步提升全球城市核心功能。以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核心,发展多样化的创新空间,营造激发创新活力的制度环境,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通过提高国际金融功能影响力和国际贸易服务辐射能级,提升对全球经济辐射能力。塑造国际文化大都市品牌和城市整体形象,打造国际时尚设计之都和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城市,扩大国际文化影响力。着力保障先进制造业发展,锁定一批承载国家战略功能,代表国内制造业最高水平的产业基地,产业基地内工业用地面积不少于150平方公里。

建设更开放的国际枢纽门户。进一步提高上海国际、国内两个扇面的服务辐射能力,提升海港、空港、铁路等国际门户枢纽地位,增强区域交通廊道上的节点功能。规划形成国际(含国家级)枢纽――区域枢纽――城市枢纽的枢纽体系,建设浦东枢纽、虹桥枢纽和洋山深水港区国际级枢纽,进一步巩固提升上海亚太地区门户枢纽的地位。

强化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支撑。形成“一张网、多模式、全覆盖、高集约”的轨道交通网络,包括城际线、市区线、局域线三个层次各1000公里,强化新城与主城区、两场之间、新城与重点镇之间的快速联系,基本实现10万人以上新市镇轨道交通站点全覆盖。适应绿色交通要求和城市生活方式转变,优化慢行交通。完善城市物流格局,形成以沿海、沿江、沿湾为主、沪宁、沪杭为辅的物流通道布局。

营造更具吸引力的就业创业环境。优化就业岗位结构和布局。疏解主城区就业岗位,促进多中心布局,加强郊区城镇的就业集聚度。推进产业园区转型,打造配套完善、职住平衡的产业社区。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宽松灵活的产业发展空间,完善公共服务扶持政策。通过增加共有产权房、公共租赁房等手段,满足青年群体的安居需求。

更富魅力的幸福人文之城

根据规划,上海将建设高品质文化设施。构建黄浦江两岸地区、苏州河沿线地区滨水贯通并向腹地延伸的公共开放空间,推进重大文化集聚区建设。优化高等教育设施功能布局,每个新城、城市副中心至少有一所大学。推进市级体育设施功能布局,预留高等级专项体育场馆和训练基地。打造高品质国际化的健康休闲、医疗服务和医学科创中心,每个新城至少有一处三甲综合医院。

打造15分钟生活圈,营造幸福宜居社区。包括: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社区,优化社区生活、就业和出行环境,建设TOD社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全时段运营的城市。提供覆盖全年龄段的公共服务保障,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将达到99%左右。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多渠道增加租赁性住房比重。提供人才公寓、国际化社区、适老性住宅等满足市民多层次、多样化的住房需求。

保护城市文化战略资源,划定文化保护控制线。逐级分类划定历史文化遗产、自然(文化)景观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等三类文化保护控制线。其中,历史文化遗产、自然(文化)景观中的保护范围划入紫线,实施最严格的文化保护政策。建立文化保护控制线的定期评估与更新机制,逐步增补保护对象。加强总体城市设计,形成“拥江面海、枕湖依岛、河网交织、水田共生”的自然山水格局,塑造国际化大都市和江南水乡风貌特色。

结合城市有机更新,构建高品质公共空间网络。建设高效可达、网络化、多样化的公共空间,增加广场、公园等独立占地的公共开放空间,同时积极开放附属公共开放空间。推进“通江达海”的蓝网绿道建设,建成226条水绿交融的河道空间,形成总长度2000公里左右的慢行休闲网络,承载市民健身、休闲等功能。提升公共空间文化艺术内涵,美化城市“第五立面”,加强对景观要素的整体规划。

更可持续的韧性生态之城

上海将致力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升城市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优化能源结构,降低产业和建筑能耗,引导绿色交通出行,全面降低碳排放,全市碳排放总量与人均碳排放于2025年达到峰值,至2035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减少5%左右。应对海平面上升,加强“海绵城市”建设,提高水系连通性,市域河面率提高至10.5%左右,提高城市防汛除涝能力,增强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能力。

构建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市域生态空间体系。形成“双环、九廊、十区”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市域生态空间体系,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至203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3%左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平方米以上。郊区以10片生态保育区和9条生态走廊为基底,推进生态林屏障建设,保护滨江沿海生态岸线和滩涂,推进国家公园和郊野公园建设。主城区以外环绿带、近郊绿环和16条生态间隔带为锚固,结合重要转型地区新增若干个100公顷以上的城市公园,加快实施10片中心城楔形绿地。

进一步显著改善环境质量。加大海洋、大气、水、土壤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强陆源入海污染物控制,2035年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25微克/立方米左右,基本实现水(环境)功能区达标,加强对土壤污染的监测、修复和控制。循环利用固体废弃物,根据“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提升城市处置固废垃圾的能力,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的目标。

构建城市防灾减灾体系,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提高城市水资源、能源供给安全,完善区域、市域供水格局;增加上海北部外来电源接受通道,推进分布式能源建设。强化防灾减灾救援空间保障,提升城市信息安全水平,建立全球先进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完善以社区为单元的城市网格化安全管理,建立健全跨区域、跨部门的城市风险联防联控体系。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阳建强:城市体检如何把脉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