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上海市规土局局长徐毅松:上海将用五大策略和行动实现“一江一河”规划愿景

2018-11-02 09:26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戚颖璞

目前上海“一江一河”正在进行三大转变

上海如何将黄浦江、苏州河打造与卓越全球城市相匹配的世界级滨水区?

“2018世界城市日-上海论坛”10月31日正式开幕,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局长徐毅松在论坛上表示,“一江一河”正在进行三大转变。在发展形态上,从“城市锈带”转向“城市客厅”;在开发模式上,从“大拆大建”转向“上海更新”;在战略能级上,从“上海制造”转向“滨水创造”。他强调,这三大转变不仅局限于滨水区,也是近年来上海全力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主导方向。

接下来,上海将采用功能、空间、文化、生态、景观五大策略和行动,让“一江一河” 更开放,更绿色,更活力,更人文,更舒适,更美丽。

以下为徐毅松演讲实录

“一江一河”制定相应规划愿景

面对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诉求,对标国际一流滨水区,黄浦江、苏州河两岸在规划、建设、管理方面依然存在一定落差。

首先是滨水地区产业能级未能充分体现全球竞争力;二是滨水文化价值未充分体现;三是整体景观形象协调性有待提升,滨水生态功能建设相对滞后。同时,还存在滨水与腹地联系较弱,滨水区建设统筹协同和建后运营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

为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滨水区,我们针对“一江一河”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规划愿景。

黄浦江是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的空间载体,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贸易、文化创意、科创研发功能的汇聚地。它是人文内涵丰富的城市公共客厅,是体现高等级文化影响力、人文活力的标志性展示窗口。它是体现宏观尺度价值的生态廊道,布局大型公共绿地和生态斑块,发挥更高能级的生态效应。

苏州河则更强调生活气息:它是多元功能复合的活力城区;是尺度宜人有温度的人文城区,是生态效益最大化的绿色城区,是亲切和谐、引人向往、与市民日常生活紧密关联的滨水场所。

五大策略行动解决现实问题

针对上海滨水地区现实存在的各类问题,我们积极对标世界一流滨水区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最高标准,提出了功能、空间、文化、生态、景观五个方面的策略和行动。

功能策略:整体、错位、复合

滨水地区加强整体能级提升;注重不同区段功能错位互补、优势培育;提升滨江功能的复合化和多元性。

黄浦江聚焦“上海2035”总体规划的“五个中心”建设要求,大力拓展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产业,加快创新科研功能培育;打造世博两岸、杨浦滨江南段、徐汇滨江三大文化集聚区,建立浦江文化品牌,丰富文化设施层级;高标准建设世界级水岸游览项目,形成水陆联动、多元体验的游憩空间。

北外滩地区,作为“上海2035”国际航运中心功能的核心承载区,在建筑总量基本维持不变的前提下,着眼更大区域联动,将打造成为卓越全球城市中央活动区的标杆之一。

苏州河加快沿河各片区文化、创新、生活服务功能建设,建设富有活力的滨河功能带。在中央活动区段形成连续活力界面,滨河商办区、居住区、公共绿地内形成活力节点。强化水上旅游功能,策划主题游览线路,新增7处旅游码头,实现水陆联动;开展龙舟赛、皮划艇等水上活动,形成多姿多彩的水上生活氛围。

苏州河一河两岸地区,依托里弄风貌区、博物馆、滨河绿地等现状资源,优化了滨水第一层面和腹地的功能,营造公共、积极的滨水环境。将打造苏州河历史文化之旅,形成滨水活动中枢、文化艺术地标和市民休闲地带。

空间策略:开放、系统、活力

我们将最大程度地实现滨水空间开放,并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网络,为市民提供类型丰富、舒适宜人的公共活动区域。

主要是构建全线连续完整的空间场所。采取第一层面贯通、腹地绕行等差异化方式,实现全线滨水公共空间贯通。其次,加强滨江与腹地联系,建设慢行缝合的两岸空间,核心段慢行通道平均间距不超过200米。最后要建立高品质服务设施体系,统筹设置便民服务、应急医疗等多类型服务设施。

黄浦江沿岸贯通继续从核心段向南北推进。针对郊野生态段、一般城市段、中央活力段等分类分级,我们差异化增加了垂江道路和慢行通道密度;加密慢行垂江廊道与地铁站点、公共服务设施、小型广场、水上巴士码头、公交车站等节点的联系;同时,对重要的垂江通道慢行环境进行了提升,针对地块内部通道、滨水沿路绿廊、商业生活型街道三种通道提出适宜策略。

苏州河中心城段将在2020年前实现贯通,共打通64个断点。在北苏州河路、南苏州河路、光复路等核心段道路采取机动车管制措施,增加慢行空间,提升环境品质。

以苏州河中心城区长宁段为例:结合项目开发同步提升地区整体滨水空间环境,包括北新泾地区。针对近期无开发意向的地区,我们在2020年前预留退让6米防汛通道,结合通道设置休闲步道,实现临河可见河。

黄浦江沿岸主导功能布局图

苏州河(中心城段)

文化策略:传承、共享、引领

黄浦江、苏州河两岸是上海历史风貌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我们将延续和强化文化风貌特质,加强历史建筑和场所的公共性,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地标。

推动历史遗产挖掘梳理。普查拓展保护对象,在加强遗产本体保护的同时,注重历史肌理和环境的协同保护。其次,强化历史遗产活化利用,植入新功能。三是核心段组织各具特色的文化探访线路,将风貌遗产与市民生活、公共空间网络系统深度融合。

民生码头位于浦东滨江,码头内的八万吨筒仓曾是亚洲最大的粮仓,极具历史和文化价值。我们结合贯通工程进行建筑改造,注入文化休闲、创意展示等多元功能,重新定义滨江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去年,我们在这里举办了为期三个月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吸引了近15万人次参观。

生态策略:增量、联网、提质

我们合理设定不同功能区段生态空间比例,黄浦江沿岸规划将新增大型生态空间近1000公顷。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强滨水与腹地生态斑块的连通,增强生态网络韧性,提升区域整体生态效益。包括:增加规划公共绿地,完善绿网结构,打造滨江互联互通生态网络。推进全流域水体治理,积极运用绿色建筑等低碳技术,开展重点地区海绵城市建设,营造滨水绿色低碳的示范带。

在寸土寸金的浦东滨江,我们规划了近2平方公里的世博文化公园,将成为“生态自然永续的大公园、文化融合创新的大公园、市民欢聚共享的大公园”。公园保留4个世博场馆,新建温室花园、上海大歌剧院、马术公园,打造世界级的文化公园,计划2021年基本建成开园。

苏河湾浙北绿地是苏州河畔标志性的绿地空间。绿地通过内部广场和地上地下连廊,塑造立体复合的慢行空间体系。绿地内复建历史建筑,注入文化功能,形成绿脉、水脉、人脉、文脉四脉相承的活力新地标。

世博文化公园效果图

景观策略:特色、有序、协调

我们重点针对滨水天际线和地区色彩进行引导。首先是塑造协调有序的天际轮廓序列。保护外滩、苏州河河口段等经典历史建筑群景观形象及天际轮廓线,加强新建建筑高度与高层建筑形态管控。引导和谐宜人的建筑色彩与环境景观。结合一江一河沿岸地区色彩专项规划编制,构建分区色彩管控体系。外滩等现状色彩较理想的建成区段,注重色彩统筹协调;新建区段,则在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阶段明确建筑色彩设计引导要求。

比如,三林滨江南片,规划建筑高度从滨江至腹地分为三级。滨江一线以滨水的古镇与公共开放空间为主,建筑高度不大于10米;第二线,临湾区两侧商办混合用地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第三线,湾区东侧展开的住宅塔楼高度在45-60米之间,地铁站点周边设置2座不大于80米的住宅塔楼。总的来说,一方面,风貌整体呈现梯度控制,另一方面,强调海派清雅的区域色彩引导。

顶层设计支持世界级滨水区建设

世界级的滨水区需要世界级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我们从规土政策、政企联动、建设营造三方面进行了顶层设计。

在规划层面,倡导精细化管理和弹性管控并重。一方面,实施全方位、全覆盖的规划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滨水区品质。不断加强规划引领,完成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建设规划,发布《关于提升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建设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深化城市设计专项研究,加强对天际轮廓线、色彩、公共空间、地下空间等方面的管控,将相关要求落实到附加图则中。细化建管要求,充分运用三维审批等手段,加强重点区域建设项目管理,为沿岸建筑空间品质的提升提供保障。

在规划刚性管控的同时,强调土地管理的弹性,灵活应对市场开发的不确定性。我们鼓励滨水区域整体性开发,实施“带方案”招标挂牌复合出让,引导和激发市场主体不断提高设计和建设品质。同时,坚持规划和土地的“双轮驱动”,以契约管理为抓手,实现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品质把控、进度把控、运营把控。

在建设层面,充分激活市场,促进政企良性互动。市级政府层面加强统筹,把控整体建设方向。区级政府主导推动实施,保障与协调资源配给。明确实施项目、实施主体、实施策略和时间要求,成立实施统筹协调机构,保障沿岸地区规划有序实施。

市场层面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引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建设。打破仅政府收储进行改造的单一路径,以释放更多的公共设施和公共空间为前提,鼓励物业权利人按规划进行更新改造。同时,推出一系列适应市场的政策,鼓励更多的开发主体共同参与滨水建设。

在管理层面,引导共建共治共享的公众参与机制。黄浦江、苏州河更新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城市治理的过程。在规划和实施过程中,我们积极统筹政府、市场、市民三大主体,建立了贯穿全过程的公众参与机制。在参与深度上,不再仅限于规划草案的公示,而是贯穿项目规划实施全过程。在参与广度上,公众参与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包括定期举办城市更新空间艺术季和城市设计挑战赛,不定期举行行走上海、公众意愿调查等多种活动,发动全民为上海的滨水区发展建言献策。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