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张文忠:从居民视角分析宜居城市(全文)

2018-12-03 13:54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导读:

2018年11月24-26日,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共享与品质”。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张文忠受邀作大会报告,他以自己的研究为基础,从宜居城市研究的背景、影响居民宜居感知的因素、居民眼中的宜居城市、不同属性的居民的关注重点、宜居性如何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和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方向六个方面解析居民视角下的宜居城市。

我的报告分为六个方面:宜居城市研究的背景、影响居民宜居感知的主要因素、居民眼中那些城市更宜居、不同属性的居民对宜居的关注重点有何不同、城市的宜居性如何影响居民的生活,最后谈一下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方向。

01宜居城市研究的背景

城市的本质是为人服务。莎士比亚和亨利·丘吉尔曾分别讲到“城市即人” ,“城市属于它的人民”。规划学家伊利尔·沙里宁也指出,“城市建设以人为目的,以人为尺度,以人为标准。城市是为居民提供生活上和工作上的良好基础设施。城市要适合人的本性,使人生活方便”。

从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宜居、绿色、生态、包容等关键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城市的发展趋势。世界城市,在进一步增强经济活跃度、全球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基础上,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是给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更加公平和包容的社会环境、更加清新宜人的自然环境,换言之,宜居已成为世界城市追求的重要目标。比如2030年伦敦的规划强调以人为本、公平、繁荣、便捷和绿色发展等理念;2030年的纽约规划的主题思想是建设更绿更美好的城市;人居三《新城市议程》中也反复强调如何提高城市的包容性、健康性、安全性,从而改善所有人的生活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居民的生活品质要求也不断提高。随着经济水平提高,我国人民的需求开始从“温饱型”向“品质型”跃迁,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城市发展应该满足人民生存、享受以及发展需要。

另外,从国家政府角度来看,2005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明确北京城市发展目标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发展和管理工作的指示中提到要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等都提到要打造和谐、宜居、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城市,让人们享受美好的生活。《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专门有一章来讲建设和谐宜居城市。可以说,建设宜居城市是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导向。

结合国内外城市发展现状与趋势,建设宜居城市应当适应四大转变:即由以生产为中心转向以生活为中心,从快速化、城市汽车的尺度转向慢生活和人的尺度,从集中式、大规模的建设向特色化、个性化设计转变,从追求利益和效益最大化逐步转向效用最大化、生活最满意。因此,建设宜居城市需要深入了解居民的需求。

图1  建设宜居城市的四个转变

我们对于宜居城市的研究主要从三个尺度展开。第一,街区/社区尺度,研究城市内部空间发展模式,主要探讨了土地利用方式、服务设施布局、住房等;第二,城市尺度,研究城市化水平,重点放在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环境、交通、社会文化等;第三,区域尺度,研究人居环境,主要是自然生态、人类活动等。不管哪个尺度,切入点都是人的需求,即居民的宜居性感知和空间行为如何影响其对不同尺度城市的感知,以及不同阶层居民怎么认知城市的宜居性。

基于此,我们在2005、2009、2013、2017、2018年对北京做了长期的跟踪和大样本的问卷调查,对环渤海的44个城市,全国40个重点城市也做了相应的调研。问卷内容设计想了解居民对城市宜居的满意度,以及居民对幸福感、生活满意度、职住分离等的评价。关于城市宜居性的评价,我们首先要考虑到这个城市是否安全,这种安全不仅是治安问题,也包括应急避难、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等;其次需要考虑城市的生活方便性,如就医、就学;第三是出行的便捷性,如交通通畅度、停车、步行环境等;第四就是自然环境宜人性,如公园绿地、空间开敞性、雾霾、和噪声等环境问题;最后是人文环境的舒适性。

02 什么因素在影响居民的宜居性感知?

从社区尺度来看,2005年-2018年北京居民宜居性评价有四大特征:一是居民对北京宜居性评价总体在上升;二是五大宜居要素的居民满意度均呈现出先升后降低再提高的波浪式变化;三是环境健康性满意度虽然有提升,但依然是居民最不满意的要素;四是安全性取代生活方便性成为居民最满意的要素。

图2  2005年-2018年北京宜居评价的变化

北京居民对安全性的满意度一直很高,尤其是社会治安满意度最高。2005年-2018年,城市安全性总体满意度均显著提升,且非核心区满意度提升幅度大于核心城区,南部街道提升幅度大于北部街道。但是,交通安全满意度呈现下降趋势,这也反应了交通不仅是拥堵问题,也存在安全隐患。

居民对北京的人文环境较为认可。居民对人文环境舒适度综合评价较好,各分项指标评价高、差距小。2005年-2018年,北京城市核心区外围街道人文环境舒适度评价大幅提升,因此人文环境舒适性评价在空间上也较为均衡。

生活服务设施评价总体较好,其中日常购物以及休闲娱乐设施已经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普遍评价较高。公共服务各分项指标满意度的空间变异系数均在缩小,表明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显著成效。教育设施与医疗设施是影响居民生活方便性评价的主导因素,满意度评价一直处于中下游水平,且空间评价差异较大,是长期短板。通过分析北京城区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特征,我们发现不同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均存在一定的中心-边缘结构,中心分布密度较高,边缘较低。各服务设施分布的空间集聚强度和空间均衡性存在差异。餐饮设施、金融设施、文体设施和购物设施的空间集聚强度较高,教育设施和医疗设施次之,养老设施、休闲游憩设施和公共交通设施的空间集聚强度较低。养老、休闲游憩、文体等设施的人口和地理面积基尼系数均较高。

北京的出行条件是长期制约北京宜居城市的瓶颈问题。2005-2018年,核心城区的多数街道的出行便捷性满意度并没有得到提升,反而有所下降。交通便捷性总体评分在六大维度中排名靠后,而分项指标中停车便利程度自2013年以来始终评价最低、道路通畅程度得分也较低。

通过分析交通出行受土地利用方式影响较大,我们发现北京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存在明显差异。内城地块尺度小、开发密度高,土地功能则相对单一;郊区尤其是远郊地区的地块尺度较大、部分街道开发密度相对较低、用地功能单一。街区尺度越大,交通满意度越低。街区尺度越小,交叉路口越多,越容易设置公交站点,从而提高居民交通便捷性。随着街区的尺度增大,居民对交通安全性的满意度会降低,但其影响要弱于对交通便捷性的影响。同时我们还发现,小尺度、高密度的混合式土地利用有利于绿色出行。超大街区、封闭社区不利于步行,刺激机动车需求增加。高容积率对小汽车出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居民选择步行出行的概率将会提高。高度混合的土地利用形态则能够促进居民选择步行方式。与国外不同的是,在地块尺度较大的大街区和土地利用混合度较低的地方,居民选择公共交通的概率大于小汽车。

进一步分析土地利用混合式发展对减轻居民职住分离的作用,我们发现从微观个体层面来看,居住在土地利用混合度相对较高的街道有利于降低居民职住分离的概率。无论以居住所在街道还是就业所在街道,对居民职住距离的统计,均显示明显的变异;在同一街道内工作的居民其职住分离状况的相似性要大于在同一街道内居住的居民,工作地对居民职住分离的影响要比居住地的影响大。

近十年来,北京大部分街道环境健康性满意度均有显著提升。从2013年开始居民最不满意的是汽车尾气污染,其次是PM2.5、扬尘、工业污染。可以看到空气污染问题制约着环境宜人性评价。我们还深入分析了城市绿色空间对人的影响。我们发现500m日常活动范围内公园入口数量越多,居民体育锻炼频次越高;公园面积越大,居民运动时长越长,对整个居民的健康是非常有利,从而也会提高居民对宜居性的评价。

总之,污染噪声因子、自然环境因子和出行便捷因子是北京市居民宜居满意度的主要决定因素。当然不同的家庭月收入、户籍和年龄等居民属性也对宜居满意度具有重要影响

03 什么样的城市在居民眼中更宜居

通过研究环渤海城市以及全国40个重点城市,我们发现在区域尺度上,环渤海地区人居硬环境较高的城市主要集聚在山东半岛、辽宁省南部和中部,人居软环境较高的城市主要集聚于山东半岛地区,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在全国40个重点城市来看,青岛宜居性综合评价最优,三亚空气质量最优,大连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舒适性最佳,苏州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评价领先,威海自然环境舒适性最好。我们发现影响居民对40个重点城市宜居性评价的短板因素是: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

图3  环渤海地区城市宜居性评价

图4  全国40个重点城市的人居环境总体评价

我们也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和宜居性没有必然的联系。比如环渤海44个城市来看,宜居性评价得分最高的城市是辽阳、盘锦、营口、潍坊、威海、日照,而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北京、天津、沈阳均未上榜,从全国40个重点城市的评价而言,也具有类似的特征。因此,可以看出尽管宜居城市建设内容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但又不等同于经济发展。

同时,我们发现居民在宜居城市建设中更看重的是环境的健康性和自然环境的舒适性。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环境健康性评价相对较差,核心制约因素是环境问题,雾霾是制约居民宜居评价性的关键。另外,人工环境的建设不仅要注重公园绿地的数量,更要关注空间分布,简单增加绿化总量等也不一定能提高宜居环境的质量。

另外,我们发现出行问题对宜居性的制约不容忽视。北京、深圳、广州、武汉、上海等城市出行便捷度最低,停车便利性与交通运行通畅性得分低,拥堵与停车位问题尤其突出。研究发现城市的宜居性与出行满意度程正相关,便捷通畅的交通运行环境是宜居城市的重要保障。

在宜居城市建设中,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刚才杭州市市长也反复强调文化是决定城市发展的灵魂问题。所以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与居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多元文化是高素质人才最关注的宜居要素之一;文化消费层次、文化设施和历史文化积淀是影响居民文化氛围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04 不同属性的居民对宜居关注重点有何不同?

到底不同人群对宜居的关注热点有什么不一样呢?首先,就户籍差异而言,我们发现如果把北京人分为“新北京人”、“老北京人”和流动人口这三种类型的话,“新北京人”、流动人口和“老北京人”对北京的宜居性满意度整体上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态势。老北京人对停车、居住区的物业和绿化、空间开敞性、食品安全最为不满,而对邻里关系、社区认同感等人文环境指标及住房条件等指标评价相对最高;外来的流动人口则更关心就业机会、收入、发展前景、教育机会、社会包容性。

我们对流动人口居住环境进行了分析,发现流动人口的居住满意度相对本地人口更低一些,尤其是城中村的流动人口对居住的满意程度最低。城市再开发迫使流动人口搬向更偏远、住房条件更差的地区搬迁,这种再开发无法为流动人口提供可替代的廉价住房,为了满足流动人口对良好居住环境的需求,政府需要政策创新,供给更多保障性住房,同时,在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开发中,需要关注居民就业可达性,尽量避免职住过度分离。

就收入差异而言,低收入人群对北京出行便捷度的满意度最低。这是因为城市就业供给的中心性和低收入人口居住的郊区化造成低收入人群长时间通勤的比例更高。同时,低收入人群住房条件也较差,他们的居住满意度评价也较低。我们研究发现住房产权对居住满意度的影响并不显著相关,表明通过推行廉租房可以一定程度改善低收入群体的满意度。相对而言,高收入的人群对北京的宜居的满意度评价较高,且这一群体更加看重自然和人文环境舒适性,对自然环境的偏好甚至超过了安全性。我们发现高收入阶层在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繁荣,文化消费越丰富的城市越满意,这和国际上一些前沿研究是一致的。

就年龄而言,我们发现年轻人看重生活方便性,中年人看重出行便捷性,老年人看重安全性。年龄与宜居性评价呈负相关,年龄越大评价最低。

我们也分析了性别与宜居性的关系,发现女性对服务设施偏好和出行偏好比男性更强。女性对服务设施满意度比男性更低。在居住区位方面,从内城到郊区,居民的生活服务方便性评价呈现下降趋势,且女性对生活服务方便性的满意度下降程度更为剧烈。在住房类型选择上,我们发现女性对商品房和福利房的差异更为敏感。

05 城市宜居性如何影响居民生活

我国进一步研究城市的宜居性对居民生活满意度、幸福感、迁居行为的影响,发现宜居环境是居民幸福感提升的基础。幸福感高的城市有以下共同特征:宜居水平较高,宜居性要素均不存在“短板”,各宜居性要素评价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因此城市宜居性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居民幸福感。在城市内部,社区与街道层级的居住环境也会影响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而且小尺度的居住环境改善对居民的幸福感影响更大;我们也发现居住在商品房的居民,主观幸福感高于保障房、单位房、城中村居民;另外,外地人与本地人的幸福感的差距在城中村最大。

图5 全国40个重点城市宜居性与幸福感的比较

居住在宜居的邻里,生活就一定满意吗?通过多层模型检验发现,邻里环境因素,如安全性、交通条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对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另外,“Peer pressure”影响非常之大,也就是和当地同龄人相比,相对收入比绝对收入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更为显著。

宜居到底与居民的迁居有没有关系呢?通过北京市居民居住-就业选择的协同性研究发现,居住迁移和工作迁移决策存在正向相互联系的协同决策过程,而非两个独立的决策过程;流动人口、租房户和单职工家庭居民更倾向于同时考虑居住迁移和工作迁移,而北京市户籍、已购房户和多职工家庭居民则居住和工作迁移更谨慎;通勤成本只有在租房户居住迁移决策中起到显著作用,外生冲击导致租房户通勤时间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居民调整现有住房而非调整工作,达到新的空间均衡。

06 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方向与路径

最后,我们宜居城市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建设更加宜人的城市居住环境。要维护城市的自然环境,让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要控制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的健康性;更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多开放的绿色空间,为老年人群建设便于进入的绿色空间,严格控制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二是要建设更加方便的城市。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品质,实现全民共享,重点协调一线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的公平性,提高二线城市公共服务的质量,解决三四线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不足问题,构建完善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提高生活服务水平和质量,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提高日常服务设施的标准和服务质量,建设方便的日常生活圈,重视养老和儿童设施的建设。完善公共交通设施,改善居民的出行环境,倡导绿色出行,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建设人性化的出行环境。

三是要建设更加有文化特质的城市。要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挖掘城市内涵,塑造城市文化特质;倡导包容精神,提高城市多样性;重视社区文化塑造,提高居民的认同感。

四是建设更加安全的城市,提高城市的应急减灾能力,预防突发性灾害;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保障城市生命供给线安全运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防范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有效开展城市安全宣传教育,增加居民安全意识。

五是积极应对不同人群的差异化需求。满足低收入群体和流动人口的基本需求,为其提供有尊严的生活条件和上升通道;满足老年人、女性、儿童的需求,完善各类设施,强调个性化设计,帮助实现性别和年龄平等;为年轻人、知识分子、创意阶层提供多元共享的环境和有趣的生活方式,激发其创造力,帮助实现自我价值。

非常感谢大家聆听,城市应该让我们生活得更美好,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张庆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隐藏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