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学会声音 > 正文

石楠:以史为鉴,揭示城市发展规律,应对城市发展挑战

2019-01-30 11:44 来源:城市规划

导读

一位老先生公开批评某些规划的编制太不严肃,规划里充斥着历史知识的低级错误。就此,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在《城市规划》2018年第11期的“编者絮语”中指出有些规划中存在轻视城市历史、轻视对象城市、轻视调查研究的现象,进而提出“读史”的重要。

一位搞历史的老先生,著过书、编过志,在当地属于社会贤达,经常有机会参加各类规划项目的评审。一次会议上,他公开批评有些规划的编制过程太不严肃,不做深入调查研究,不读地方志,不了解当地发展的历史。一个教授带几个研究生,现场去一个礼拜,回去就动手做规划。结果规划里谬误百出,甚至充斥着历史知识的低级错误。

他所批评的还只局限于历史知识方面,批评的是哪家单位也无从考证,但类似的现象肯定存在。

一是对于城市历史的轻视。觉得现代技术这么发达,历史上那点事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完全不足挂齿。君不见各类正史无人问津,各种“戏说”大行其道,现如今谁还去看志书,最多听当地主管部门做个介绍足矣。殊不知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以史为鉴才能少走弯路,不少城市发展决策中的失误,恰恰源于对历史的无知。敬畏历史、尊重历史,向历史学习,是规划师应有的基本科学态度和工作方法,无视历史规律的狂妄自大、或奉行历史虚无主义,其实是忽视悠久的中华民族城市文化,否认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二是对于对象城市的轻视。根本没有意识到,规划编制对一座城市的未来具有多重要的作用,对那些充满憧憬的居民而言,能提供多么诱人的美好生活愿景。有的规划编制单位简单地把规划编制作为一份商品合同,缺少对这份职业的敬畏之心,签合同进现场浩浩荡荡、阵势壮大,一旦铺开摊子满不是那么回事,真正全身心投入的人手与精力其实有限,充斥着给多少钱干多少活的逻辑,技术服务变成了纯商品买卖,失去了对当地居民的责任心。这种氛围下难免出现粗制滥造的情况,更遑论出精品、入史册。

三是对调查研究的轻视。有的规划师大有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豪气,大数据三个字替代了所有的现场调查,以网络数据代替实地踏勘,恨不能靠百度解决所有预测、分析;拿城市类比代替分析研究,汇报文件中没有多少接地气的分析数据,充值着各种世界名城的贴图,规划构思基本上就是一堆同类城市、类似地块的图标堆积。他们把预测、分析、协调等高级思维,简化成剪切加粘贴的抄袭作业,难怪有人戏称,随着AI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完全可能抢了规划师的饭碗。

更有甚者,有的规划根本不是编制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拉个班子,集中到一起,大家头脑风暴、绞尽脑汁,定目标、编原则、分指标、画图纸。不排除写手们个个满腹经纶,诸葛孔明再世,但这类闭门造车的产品难免空洞乏味,针对性、实效性不强,难怪他们自己也感慨:真正定项目时,谁也不会去看规划。这种写出来的文本充其量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愿景,也就是应付上级差事的本本,其价值几何实在堪忧,他们所轻视的其实不是规划编制,而是自身的价值。

以史为鉴,重要的不仅在于认清历史规律,也在于揭示当今城市发展的规律,应对城市发展的现实挑战。古为今用,这是史家治史的基本原则之一,可以这么说,预测未来起始于研究历史、学习历史。更何况5000年文明史中,蕴含着无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智慧,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历史是文化的沉淀、传承和发展,一个职业或个人对历史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成功的可能性。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40年城镇化进程举世无双,40年城市建设的成就无比辉煌,这背后离不开城市规划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驾护航,对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战略指引与刚性管控,这些已经成为举世公认的成就,规划师应该为过去40年的贡献自豪,因为能入史的都是文化事。

本文来源:城市规划。原文刊载于《城市规划》杂志2018年第11期。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尹稚:城镇化要从“进得来”到“过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