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源 政策法规 深度报道

上海: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努力走出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新路

城市更新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上海市高度重视城市更新工作,在住房城乡建设部的指导下,坚持“从好房子到好小区,从好小区到好社区,从好社区到好城区”的理念,

深度报道 2024-03-25

基于自然的城市气候与健康韧性解决方案

余兆武研究员认为:城镇化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加重了城市热岛效应,产生了诸如空气质量降低、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增加等问题,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不仅能有效解决改善以上问题,更能对城市居民健康

深度报道 2024-03-25

协同治理视角下国土空间规划实践思考

江苏处于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上海大都市圈等多重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交叠区,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审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笔者基于江苏自身江海河湖汇聚、城镇人口密集、开发强度较

深度报道 2024-03-22

城市蓝绿空间建成环境生态功能提升的规划路径

朱春阳教授认为:优化蓝绿空间建成环境,致力实现环境效益的最大化,将是当下和未来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系统规划面临的现实需要。城市环境关乎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生活质量。

深度报道 2024-03-22

规划领域问题难题 | 如何利用城市信息平台(CIM)实现城市精准诊断、利益统筹和智慧管理?

面对城市复杂问题和绿色低碳、安全韧性等高质量发展要求,需要不断强化其智慧支撑能力,进一步探索如何打破行业壁垒、数据孤岛,实现空间治理与信息融合,构建人机协同、利益统筹、多方协作的现

深度报道 2024-03-21

黄征学:深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走深走实

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注重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这背后的潜台词正是“我国城镇化还有很

深度报道 2024-03-20

赵一新:以人为本、以数为据——城市通勤监测

赵一新院长指出通勤是城市生活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影响着城市宜居性,并结合历年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介绍了城市的通勤状态。

深度报道 2024-03-19

邵甬:文化保护赋能传统村落乡村振兴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

深度报道 2024-03-18

春节征文 | 基于文化自信的乡村蝶变

实事求是的说,傩乡的产业链还不完整,“傩乡”品牌的创建还在不断的成熟中,但收获仍值得喜悦。总之,10年间,傩村的变化有目共睹,这归功于群众对故乡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更归功于政府的敢做

深度报道 2024-03-18

规划领域问题难题 | 如何识别低效城乡建设用地?

面向实现高质量的国土空间开发和精细化的国土空间治理这一宏观背景,针对低效城乡建设用地规划和管理中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探讨如何在多源数据支持下,构建城乡低效建设用地的分类分级精细化评

深度报道 2024-03-18

广东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协同治理探讨

目前广东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已获国务院批复,省内第一批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也正在批复中。回顾四年多的规划编制工作历程,规划编制工作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以及广东

深度报道 2024-03-15

国土空间规划引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

从战略方法和战术措施两个层面对“国土空间规划引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出了路径指引,构建了“统筹两个维度、面向供需两端、聚焦两个环节、把握六项任务、落实三类传导”的“2+2+2+6+

深度报道 2024-03-15

极端天气增多,韧性城市该如何打造?

作为全国政协环境资源界委员,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主任龚建东带着一份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增强气候韧性、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提案参加今年全国两会。

深度报道 2024-03-15

陆大道院士关于中国城市与区域发展格局的思考

本文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城市百人论坛成员陆大道2024年2月25日在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第25次研讨会上的发言。

深度报道 2024-03-15

以城乡融合配套改革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在新形势下,以县域作为基本地域单元和重要切入点,聚焦城乡功能布局一体化、要素流动便利化、资源配置均衡化、产业发展融合化和融合模式多元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对于全面推进乡村

深度报道 2024-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