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源 政策法规 规划会客厅

柴彦威:以生活空间规划、生活时间规划、时空行为规划创新中国城市规划

城市生活圈规划的核心就是从个人的生活圈、从家庭及社区的基本生活圈,推到城市生活圈、推到都市区的生活圈,再到城市群,通过人的行为这样一个视角来重新理解空间概念、空间组织、空间结构。我

规划会客厅 2015-05-27

吴志强:用大数据回应可持续挑战,走城镇化的智力发展之路

在这一背景下,创新驱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必须尽早进入攀岩期,以创新驱动城市发展,以智力创新带动整个中国城镇化发展,横向与纵向的发展都要做到平衡。智力城镇化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规划会客厅 2015-05-27

沈振江:大数据立法是必然趋势

从open data这个角度讲,日本有综合GIS系统,政府做的各种权威调查数据是可以公开的。大数据和开放数据有一个copyright的问题,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制度建设的问题,需要一段时间。

规划会客厅 2015-05-25

唐子来:城市设计作为公共政策应发挥其有效管控作用

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历史城镇是很多样化呢?它是千百年形成的,是有机生长的,是历史积淀的。而老常态的管理语境下,伴随着大规模和高速度的城市开发,是规划出来的城市,而不是生长的城市。

规划会客厅 2015-05-25

王凯:新常态下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应对思路

规划目标主要有两方面,即具体目标和长远目标。具体目标,即按照中央的要求,有效地疏解北京过多的职能和过多的人口。长远目标,就是通过区域协同发展,构筑一个北京、天津、河北协同发展的一体

规划会客厅 2015-05-25

中国制造2025 瞄准十大重点领域

我国为何在此时制定发布《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对制造业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规划会客厅 2015-05-20

李铁:“大干快上”到尽头,城镇化之路怎么走?

我们老生常谈城镇化,其实都是停留在中央提出什么样的政策,而我要怎么学习中央精神。我们看待城镇化,主要应该看两条。

规划会客厅 2015-05-13

原汁原味才能留得住乡愁

阮仪三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如何在发展中守护城乡遗产?专家认为旅游只是文物一小部分功能原汁

规划会客厅 2015-05-12

王辉:“一带一路”激发区域发展新动力

一个个区域的发展是驱动中国整体发展的引擎,进入经济新常态,一些地区发展失速,甚至发展势头较好的地方也对未来产生担忧,在这个形势下,寻找地方新动力尤为重要。王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

规划会客厅 2015-04-02

孙施文:城市规划工作的新特征

今天压轴奉上第六位解读者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孙施文的思考。他从城市规划面临的新的工作环境、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出发,提出了新常态下城

规划会客厅 2015-03-23

尹稚:回归常态 重回营造

中国城市规划网特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尹稚教授访谈。尹教授从三大方面指出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回归常态”。

规划会客厅 2015-03-20

张京祥:新常态下规划的传承与变革

张京祥教授强调,城乡规划应当积极地有所作为,在全社会都在清晰划分政府和市场的边界的同时,界定好自身的行为边界,去变革和创新现有的规划理论和方法,应对新常态下规划的新需求。

规划会客厅 2015-03-17

闫小培:“两会”关键词与城市规划发展新动力

2015年是党中央作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开局之年,“两会”就如何落实和实施“四个全面”战略等进行讨论和审议,凝聚共识。今年的“

规划会客厅 2015-03-13

从2015政府工作报告看城市规划新亮点

徐泽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所副所长新常态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中央领导人多次就城市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论述。今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

规划会客厅 2015-03-13

袁牧:借力“一带一路”倡议,做好中国城镇化

十八大之后,国家提出了“3+1”的战略,其中,3个国家战略分别是指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是“点”,长江经济带是“线”,“一带一路”是“面”。前两个战略

规划会客厅 2015-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