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源 政策法规 深度报道 正文

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特征及面临的重大问题

——国外城市治理经验研究之二

2015-03-08 10:26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 作者:张诗雨

城市化发展阶段面临的重大问题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产物。但是,城市的发展同样给人类带来了从未有过的问题和压力,挑战和考验。简而言之,就是“城市化”带来的“城市病”。城市病是几乎所有国家曾经或正在面临的问题。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世界的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社会的相互联系性大大增强。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浪潮下,各国城市正在成为世界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被地理疆界所分隔的支离破碎的区域城市体系。一些国际大城市已经成为全球性生产力中心、科学技术中心、教育文化中心、世界贸易中心。同时,城市也成为价值和文化冲突、环境和社会问题表现最为集中的地方。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口膨胀。特大型城市通常对人口具有强大的集聚作用,而人口的快速集聚也成为各大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因之一。在人口快速集聚的过程中,一旦城市建设和管理跟不上迅速增长的需求,导致各类城市基础设施的供给滞后于城市人口的增长,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出现环境污染、就业困难、治安恶化等城市病。19世纪末前后,英国城市人口急剧膨胀,造成住房短缺,贫民窟比比皆是;公共卫生设施奇缺,空气及水源污染严重,环境恶劣;就业竞争激烈,工人处境艰难;犯罪率居高不下等等。又如拉美地区,在20世纪中叶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后,城市人口迅速集聚,城市化水平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出现城市化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发展速度的“过度城市化”(或称为“超前城市化”)。

二是交通拥堵。交通问题一直是大城市的首要问题之一。迅速推进的城市化以及大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使得城市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交通拥挤以及由此带来的污染、安全等一系列问题。20世纪中叶在伦敦,由于市中心区域集中了政府机关、法院以及大量的企业、金融机构和娱乐场所,并有超过100万个就业岗位,每天在高峰时段有超过100万人口和40000辆机动车进出中心城区,造成该区域严重的交通拥挤,区域内平均车速只有14.3公里/小时,成为全英国最为拥挤的区域。在巴黎,20世纪60年代,由于采取了“适应小汽车发展”的政策,结果私人小汽车与日俱增,导致市区交通严重阻塞,1973年环城快速路开通后不久就出现了持续性的拥挤。交通拥堵不仅会导致经济社会诸项功能的衰退,而且还将引发城市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成为阻碍发展的“城市顽疾”。

三是环境污染。近百年来,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全球的气候与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退化、土壤侵蚀加剧、生物多样化锐减、臭氧层耗损、大气化学成分改变等。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的预测,未来全球将以更快的速度持续变暖,未来100年还将升温1.4℃—5.8℃,对全球环境带来更严重的影响,比如农作物将减产、病虫害发生频率和危害速度将明显增加、水资源短缺将恶化等。环境污染使得城市从传统公共健康问题(如水源性疾病、营养不良、医疗服务缺乏等)转向现代的健康危机,包括工业和交通造成的空气污染、噪音、震动、精神压力导致的疾病等。环境污染对城市经济的影响是很大的,世界银行曾对此做过估算,认为由于污染造成的健康成本和生产力的损失大约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到5%。

四是资源短缺。2002年在南非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高峰会议上,一致通过将水资源列为未来十年人类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联合国环境署同年在《全球环境展望》上指出,“目前全球一半的河流水量大幅度减少或被严重污染,世界上80多个国家或占全球40%的人口严重缺水。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今后30年内,全球55%以上的人口将面临水荒”。在缺水型国家或地区中,大城市的水资源紧缺问题最为严重。据联合国有关机构预测,到2010年,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的大中型城市,包括北京、上海、休斯敦、雅加达、洛杉矶、华沙、开罗、拉各斯、达卡、圣保罗、墨西哥城、新加坡等都将面临严重的水荒。此外,土地资源紧缺问题也是国际大都市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必然出现的问题。由于土地存在供给的绝对刚性,在大量的人口和产业向中心城区集聚过程中,像东京、纽约、伦敦等大都市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土地紧张问题,土地对现代化大都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作用更加突出。如何开辟新的发展空间、拓展地域范围已成为各大都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五是城市贫困。贫民窟问题是世界各个国家在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特有现象。贫困人口多数集中于城市,而城市贫民又大部分住在贫民窟。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如印度孟买、巴西圣保罗等。贫民窟带来的社会问题主要有:一方面,贫民窟居民大部分人处于贫困线,享受不到作为公民所应享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居住、出行、卫生、教育条件极差,不仅影响当代人,也影响下一代人的发展。另一方面,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异造成国民感情隔阂,加之贫民窟游离于社区和正常社会管理之外,一些贫民窟为黑社会所控制,成为城市犯罪的窝点。1900年纽约市近400万人里就有150万居住在4.3万个贫民窟里,直到21世纪纽约还有哈莱姆贫民区的存在。目前,孟买1600万人口中有60%居住在仅占城市土地面积十分之一的贫民区和路边的简陋建筑中,贫民窟已经成为这个世界著名港口城市以及印度经济中心城市的最大特色。但随着城市的经济快速发展,贫民窟现象将会逐部得到缩小,贫困人口的比例将会逐年下降。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社会经济发展使城市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由最初单一方面的交换中心发展为商业、制造业、服务业、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多方面的中心。与此同时,不断增长的社会发展问题和环境压力也日益集中体现在人口高度密集的大城市中,对城市管理者——城市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城市治理的基础性研究,探求适合城市发展的治理体系,具有重要而紧迫的意义。

城市治理:一个永不落幕的话题

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凯恩斯革命”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产生了严重的危机,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着经济滞胀、财政危机、信任危机以及政府过度膨胀、效率低下等问题,各种社会问题的集中爆发事实上宣告了凯恩斯主义的失败。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一方面,新自由主义思潮兴起;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新公共管理运动提出要建立“企业型政府”、“以市场为本的公共行政”。至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浪潮的背景下,国际形势和西方国家内部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迫使城市政府在新形势下进行变革,寻求更加有效的城市管理的理念和方式,城市治理研究作为公共管理领域的一个分支获得了较快发展。关键是我们对城市的研究与理解还有进一步深化的必要,如对城市的开放性功能、城市的适应性功能、城市的累积循环因果功能、城市对社会的加速度功能、城市作为地域生产力的集约性功能、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功能、城市对于现代化的形塑功能、城市创造新的生活方式的功能、城市对于个体人文资本的重塑功能、城市的地理重组功能和城市作为人类的生活方式的创新地的功能等都需要充分研究,并加以利用。但更重要的是,对西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问题我们不仅要认识到、体会到,关键是如何防止这类问题的发生。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面临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汲取世界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所取得的经验,不断在自身发展中对部分问题给予及时修正,进而起到扬长避短,防微杜渐的作用,对于科学地推进和实施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将具有现实意义。

 相关阅读:

发达国家城市治理的标准与模式——国外城市治理经验研究之一

发达国家的城市治理范式——国外城市治理经验研究之三

国外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与理论基奠——国外城市治理经验研究之四

发达国家城市规划管理的经验——国外城市治理经验研究之五


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