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张鸿雁:城市更新需城市远见

2021-04-01 14:45 来源:交汇点新闻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时指出,“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这是“城市更新”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高频词。城市更新意味着什么?如何正确看待城市更新?更新过程中,又有哪些关键点?就此,记者专访了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江苏省南京大学城市现代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院长、江苏省城市经济学会会长张鸿雁教授。以下内容根据专访整理。

城市是一个动态体,自产生那天起,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流动、运动和变迁。人在流动,物在流动,信息在流动,货币在流动,新的街区在生成,旧的街区在老化……无时不刻不在吐故纳新。从空间社会学的意义上,城市的更新与接替是永恒的,只是不同时空流动的方式、形式、规模有差异。

所谓城市更新,是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地段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以维护、整建、拆除等方式,使城市土地得以经济、合理地再利用,从而强化城市功能,提高生活品质,促进城市健全发展。

城市更新是一个城市从现代化到再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也是创造使人民舒适就业创业空间和机会的过程。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时指出,“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这是“城市更新”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也意味着我国已到了明确提出城市更新和城市再现代化的发展新阶段。其原因大体有三:

首先,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使城市化率快速提升导致城市人口增多,改革开放40多年,已经有6—7亿农业人口走进城市,城市基础设施、服务功能的不完善性日益凸显,因此城市内部需要不断更新改造,来满足城市人口的生产生活需求。其次,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日渐发达的交通路网和私家车交通方式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交通方式和就业方式,也迫使原有的城市空间格局得以改变:城市半径变大了,空间框架拉开了,城市越来越国际化了,各具新功能的新城区出现了,城市在“被迫”处于日新月异的更替之中,变化成了常态,更新成为城市进化的表征。其三,人民日益提升的对城市社会生活高品质的要求,以及政府主导下的城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使得城市更新与更替迫在眉睫。

因此,城市更新就是城市空间里生产的一种创新,而且城市更新在今天已成为医治“城市病”的必然选择之一,同时也与目前提出的“城市高质量发展”互为表里,即让城市更宜居、更宜业、更生态、更美丽。

与西方部分国家的城市发展历程类似,在经历了最初无序的工业化、以投资驱动和增量发展为主的城市化发展阶段后,我国城市便进入了以转型为发展思路,以存量资源为载体的发展阶段。在以内涵提升为核心的存量、乃至减量的空间规划新常态下,城市更新更加注重城市内涵发展、城市空间优化发展,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民城市为人民,更加重视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城市活力与品质的提升。

实施城市更新也要遵循“熵定律”,即从无序走向有序。在此过程中,城市远见尤为可贵。要按照先策划、后规划、再建设“三步走”,要能够做到对城市文化历史空间精准保护、精准开发,把城市更新的过程变为把城市当作艺术品打造的过程,而且还要通盘考虑到未来的网络社会、智能社会和5G社会对空间价值、交通方式、交往方式、工作方式的改变。

眼下,我国的城市更新还有深厚的潜力待挖掘。一是存量资源的更新与改造还缺乏更高质量的规划,政府应注重对老旧厂区、老旧社区、产业园区产业更新的跟踪管理,并建立相关标准和具体要求,如实现景观化、生态化、多功能化、“涉旅化”、特色商圈的共同体化。二是城市扩展过程中还缺乏更细致的谋划,有些地方和城市出现某种“建设性破坏”的现象,规划者、建设者应统筹考量,不能急功近利,要有历史责任感,让功能性、历史性与美学化在一个空间中多维合一。三是要创造属于中国城市特色文化形态的城市更新,通过城市更新建构新的有中国文化底色的城市空间形态,从而使中国的城市能够成为中国文化的创新者和守望者,而不是从乡愁再出现代“城愁”的遗憾。

如何具体做好城市更新?应该说这是一个永恒命题,是一个城市可持续的伟大工程,既要挖掘存量,如通过改造老厂区、旧厂房和老旧社区的更新,并赋予其新功能与新使命。更要让城乡空间更具中国文化底蕴的人文价值,如城市空间美化、城市空间再生产、城市空间的居艺美学等,构建符合国际化水准和城市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城市新空间。

当然,城市更新绝不是简单的推陈出新,而是一个城市的新生活方式的再建构和空间再生产。我在《城市文化资本论》书中提出,城市承载着历史文化与情感记忆,而空间就是时间的切面。在城市规划与建设时,要意识到空间的价值,以城市美学和美学生活化的眼光,赋予其新功能、新智慧、新能量和新的人文指向,留住城市文化符号与基因,创造属于独一座城市的“集体记忆”与“地点精神”。

在城市更新中,我们还需要总结世界城市发展规律,在解决城市体和城市现代化问题的同时,避免走西方曾经走过的弯路,对新出现的城市社会发展形式和新的城市社会问题应有超前性的战略思考,对新的交通技术、通讯技术带来的“城市非集聚形态”应高度重视,否则再重蹈西方城市化老路,从城市化到城市现代化,再到城市空心化及至郊区化这一循环,将会造成巨大损失,会使中国现代化的时间延后。

采访、整理: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沈佳暄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张庆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隐藏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