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女性全国人大代表、建设工程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田春艳在履职过程中始终从最柔情的视角做着最“坚固”的事儿。
从2018年提交关于如何采取措施减少城市道路、地下工程塌陷等议案建议,到后来提交加强老旧地下管线状态检测、建立防灾减灾综合信息平台等,多年来,田春艳始终结合本职工作聚焦城市安全韧性。今年也不例外。她从关注具体的问题到研究更宏观的体系,提出“完善城市体检评估体系中安全韧性方面的指标”的建议。
城市是“有机生命体”,健康与否的标志就是体检指标。田春艳认为,“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城市体检工作对打造城市安全韧性极为重要,合理的城市体检指标对治理“城市病”非常关键,只有不断实践和完善,才能更好地指导和推进城市更新行动。
目前的城市体检评估体系包括8个方面65项指标,分别为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及创新活力。她认为,目前安全韧性方面包含7个指标,占比10.8%,仅有一项为底线指标,有待进一步优化。指标具体内容涵盖的几个方面虽然都与安全相关,但道路塌陷、内涝、管线渗漏三种情况与管线爆炸、安全生产两种情况所属事项类别、灾害发生形式及后果都有很大不同,生硬地划在一个指标内起不到城市体检评估真正的作用。
通过与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等单位的座谈调研,她建议,在安全韧性方面增加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预警检测率、完好率两个指标。市政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道路、桥梁、轨道交通与排水、供水、热力、燃气等带水地下管线。预警检测率是指对这些市政基础设施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定期检测的比率,完好率是指市政基础设施检测后确定能够正常使用的比率,也可称为合格率。这两个指标可根据设施主管部门、管养单位已有的日常养护数据来计算,缺乏日常养护数据的可以委托进行专项检测。
除了考虑日常监测外,田春艳认为极端天气下城市的应急能力和抗灾能力也应该是考量城市安全韧性的重要部分。
因此,她建议,应该在已有指标基础上继续优化城市防涝指标。目前在安全韧性方面包含两个城市防涝指标,分别为常年出现内涝积水点的数量、市辖区建成区内具有渗透能力的地表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百分比。在面临极端暴雨天气情况下,这些指标的合理性和充分性值得商榷,应结合历年来城市水灾情况重新进行系统研究,并对指标进行优化。
当极端天气和突发事件来袭,尤其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和郑州 “7.20”特大暴雨灾害的情况,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能否及时预警、迅速有效组织救援等都是考验城市安全和韧性的重要因素。她建议,增加应急预警能力的相关指标:城市灾害风险评估、风险监测体系是否建立,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健全性、应急预案可靠性、应急队伍和物资配备情况、应急演练情况、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相关部门工作协调性和指挥统一性、市民应急反应知识储备情况和教育培训情况等。
此外,为保障城市体检工作的长效性,田春艳建议配备城市体检评估专项资金。在科学评估基础上,从市政基础设施管养和城市公共安全两方面,编列足够充分的城市体检专项资金预算,确保城市体检指标得到优化改进,加强城市灾害预警预算投入,建设数字化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平台,提升城市安全韧性。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