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石晓冬:北京创新空间和创新功能的新探索

2023-01-06 09:45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

导读

2022年12月17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术委员会2022年年会以线上会议形式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新时期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特点和趋势”。学会常务理事、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党组成员、总规划师,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石晓冬院长以 “北京创新空间和创新功能的新探索”为题作学术报告。

1.jpg

石晓冬  学会常务理事、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党组成员、总规划师,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要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把这次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弱项加快补起来,把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壮大起来。”在此之后,“创新业态”一词多用于强调疫后蓬勃出现的市场创新、模式创新和社会创新,表现为平台经济、在线经济、共享经济等多种形式。

2021年6月,北京市出台《关于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新基建、新场景、新消费、新开放、新服务“五新”行动方案。这一举措为首都创新发展注入更广阔的内涵:未来的北京既要承载从0到1的原始创新,也要培育从1到10的市场创新和制度创新,更要激励从10到100的社会创新,让更多普通人能够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

2.jpg

图1 新形势下首都创新发展的内涵延展

聚焦这一城市创新前沿动向,本次报告将分享关于新时期北京创新空间和创新功能的5点认识。

01 创新业态对城市有何意义?

梳理近50年全球“创新”相关代表性研究,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地理学、规划学等多个学科均对“创新”形成了独到的见解。演化经济学提出“创新自企业中产生,由社会中选择,在城市中扩散”;社会学认为“相比技术创新,业态的创新具有更强烈的社会根植性”;地理学强调“现代创新活动从园区、楼宇向街区溢出,遍布城市,甚至走向虚拟空间”。概述而言,现代创新具有一些基本规律,包括都市化、多样性、小企业、网络化、轻社交、新制度等,这些认识构成了我们开展创新研究的理论基础。

而这种创新空间外溢、创新主体下沉的趋势对于城市意味着什么?我们将视野收放于全球、全国、首都三个层面寻求解释。

1.看全球:科技周期的波谷,应用创新的高潮

纵观全球科技变迁,移动互联网主导的上一轮技术革命已进入长尾扩散阶段,但是下一个技术进步爆点尚未到来。

3.jpg

图2 1950年-2020年全球经济与科技发展趋势

数据来源:作者自绘

这一阶段,以新业态和新模式为代表的应用性创新正在成为全球创新的主流,也是在科技周期的波谷重启经济的重要动力。

2.看中国:在重置经济结构过程中促进增长公平

此时中国提出的“新发展格局”是一场牵动所有人的经济结构再平衡,核心挑战有三:一是平衡不同行业之间两极化的风险,2020年国民经济整体复苏的同时结构上存在K字型走势,即资本与人才进一步向部分行业汇集,另一些产业停滞不前甚至继续向下(蔡昉,2020);二是预防居民、企业、政府账户失衡,在供给侧须打破生产要素流动滞缓的体制性障碍(吴晓波,2021) ,在需求侧改善收入分配状况,挖掘居民消费潜力;三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之间的要素循环堵点,实现与潜在增长率相匹配的增长速度(杨伟民,2021) 。

业态创新在其中不仅能够作用于生产环节和企业账户,还有潜力通过吸纳就业、提升收入、拉动消费、扩大税收、吸引投资等效应,在分配与流通环节加速要素循环,促进居民账户、企业账户与政府账户之间的增长公平。

3.看首都:减速发展时期经济社会系统存在脆弱面

当前北京正处在减速发展时期,经济社会系统存在脆弱面。特别是站在2020年至2021年的历史节点上看,全球化退潮和疫情影响对首都经济韧性带来压力测试,出现了产业去制造化、居民消费占收入比值下降、劳动生产率增速滞后于经济增速、物价增速快于可支配收入增速、居民消费滞后于经济增速等一系列迹象。

在此背景下,蓬勃而起的新业态提供了一条以本土化创新带动多元化就业的路径,其社会意义甚至大于经济意义。具体体现为在首都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历史阶段,多样化的业态能够将科技创新的红利传导到就业和消费等民生底层变量,为城市导入高质量、可持续、韧性强大的发展动能。

02 北京当前有哪些创新业态?

整合政策指向、社会认知、市场热度三条认识路径,研究将求解首都创新业态的具体组成。

1.政策的红利,激励的风向

政策分析视角下,通过对北京市“五新”政策及五个具体行动方案开展文本编码和扎根运算,提炼出政策激励的五个业态创新方向,主要包括数字经济(“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模式创新(在线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硬科技研发(新能源汽车、疫苗、生物制药等)、潮流文化与创意经济(潮玩、文创、汉服、盲盒等)、智慧化公共治理(大数据、智慧城市、智慧政务)。

2.未来的职业、公众的解读

社会认知视角下,利用爬虫提取了微博头条话题“未来五年的新职业什么样”中上万条公众讨论,发现大众心目中的新职业主要集中于新技术应用(互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平台流量(电商、带货、营销师)、休闲娱乐(视频、直播、网红、游戏、时尚)、新型生活服务(教育、健康、家政、养老、心理咨询师)、高端生产服务(金融、管理、策划师、分析师)、自主就业(创业、灵活就业)、小众兴趣类职业(旅游体验官、种草官)等七个职业领域。

3.资本的选择、创新的风口

市场热度视角下,通过近年来崭露头角的初创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上市企业所在行业可以看出,信息科技、大消费、传媒娱乐是创业热土,正在逐步取代地产金融和传统产业,成为北京经济增长的龙头。

通过逐级归纳,研究绘制出首都创新业态图谱,作为本土语境下“创新业态”概念内涵的具体界定。这一图谱涵盖了新技术应用、商业新模式、金融新模式、新型生活服务、新型生产服务、新型传媒娱乐、消费新场景、先进制造、智慧城市9大创新方向,涉及47个创新领域、116项代表性新业态。

4.jpg

图3  首都创新业态图谱

数据来源:作者自绘

创新业态图谱是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截取的一个截面,反映出当前北京最具成长性的创新功能,呈现3个鲜明特征:一是“强市场创新”,从上市和独角兽企业分布的优势行业来看,城市增长动能正从地产金融等国资主导的重资产行业向高精尖科技和民营经济活跃参与的行业转型;二是“强数字基因”,表现为数字科技催生大量的独角兽企业,“互联网+”深入多个行业;三是“强需求导向”,表现为生活性服务业模式创新和Z世代潮流文化创新活跃,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成为城市创新的重要牵引力。

03 北京创新业态有何空间规律?

美国布鲁金斯协会指出创新街区的四个特征,一是位于城市内部的高密度区域;二是具备便利交通设施和互联网环境;三是整合创新企业、创业者、服务业等经济活动要素;四是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新旧事物的层次性。这为识别创新业态集聚空间提供了绝佳的启发。

从高密度、便利、要素复合和多样性等特征入手,研究综合界定一处“创新业态集群”应具备的空间特质:

首先,应具备由蓬勃涌现的初创企业、高成长性优质企业、大型头部企业共同组成的完整生态系统;

其次,拥有自由开放的共享空间与自带流量的潮流业态,共同激活高频人际互动的活跃氛围;

此外,它还应该是一个Z世代乐于打卡的趣味高地、年轻人不疲于奋斗的宜业社区、普通人也能找到生计的机遇之城。

根据以上空间特质,将新业态图谱相关联的企业、典型新消费门店、典型新职业群体、潜在关联人群等信息空间化,选取8个有指示意义的空间变量,通过栅格赋分、布尔运算、空间聚合和人工判读,提取出全市30处创新业态空间集群。

5.jpg

图4  北京创新业态空间集群地图

数据来源:作者自绘

这30处集群空间占地共约64平方公里,涵盖了全市80%的独角兽企业、62%的上市企业、55%的初创企业;集聚了全市71%的共享办公空间、47%的潮流新消费;每公顷平均内容纳3020名25-35岁青年就业者,Z世代日均休闲活动热度高达272人次。

可以说,这30处集群空间是“创新回归都市”在北京最生动的写照,产业、商业、就业三个环节的创新要素在空间上呈现出一定的共性规律,总结为五个特点:

一是全市向心集聚,创新业态在全市范围内并非均质分布,中心城区是业态创新的主要承载地,集中了超过四分之三的新业态企业与门店,在全市形成中关村-上地、望京-酒仙桥、国贸-四惠三个初创企业集聚核心。

二是中心城区边缘崛起,作为原来的城乡结合部,北京的五六环之间形成创业高地,承载了全市近三分之一的新业态初创企业。

三是活力中心东移北偏,以海淀区东部及朝阳区西部为主的“东北象限”成为目前创新业态关联企业、业态和人群的分布高地,领跑东北象限的大望京正在追平中关村,成为现在北京最有实力和潜力的创新聚落之一。

四是向功能区圈外溢出,初创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中约三分之一位于产业园区外,约三分之一位于居住类(含商住类)建筑中,近十分之一位于集体土地上,体现出在集中稳态的生产空间之外,创新企业向靠近人才和市场的租金洼地自发溢出。

五是流量与成本博弈平衡,最优区位让位于最具性价比区位。商业新业态虽然追逐高人流密度,但三分之二的潮流新消费门店位于核心商圈500米以外,青睐“后街经济”。

04 微观创新主体有何空间需求?

研究认为,北京孵化创新业态的的动力来自不同人的集聚和相互关联,不限于金字塔顶的科学家、企业家和创意人士,还包含广泛的创业者、从业者、消费者,共同构成一个城市中多元混合的社会创新网络。

6.jpg

图5  业态创新的社会基质示意图

数据来源:作者自绘

因此,研究聚焦最底层、最细微的人,开展了面向创新企业、消费受众、新职业人群的三组微观调查。

1.创新企业的选址逻辑

在生产端,面向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创业阶段的5家创新企业开展一对一深访,对他们的19次选址行为、12种办公空间方案进行了复盘分析,发现新技术环境下创新企业的选址更加灵活遍在。这是由于线上与线下相融引发生产网络再组织,“流空间”取代“场所空间”发挥生产要素集成的作用,创新主体不需要完全依赖地理临近来获取创新资源,在城市中任何地点都可能孵化新事物。

因此,北京的创新企业选址不再受生产资料和规模集聚的牵引,而多以节约成本和靠近人才作为首要考虑因素。

2.消费受众的行为画像

在消费端,实地调研了潮玩咖啡馆、生鲜商超、联合办公、文创市集、萌宠体验互动馆、付费自习室6类新消费业态,用人本观察的方法完成了366人次的消费者行为画像,发现这些新业态空间开始出现新功能,比如网红咖啡馆除了喝咖啡还可以拍照打卡、联合办公场所除了办公还需要能够自习或讨论。

由此可见,商业领域创新是由市场需求前向牵引的,在后现代生产逻辑下,生活方式的多元性已成为城市创新的宝贵资产。

3.新职人群的谋生体验

在就业端,对话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在线教师、平台月嫂、上门宠医、整理收纳师、大V博主、公众号真身8大类22位典型新职业,形成了一册鲜活刻画创新业态“局中人”的纪实体人物小传。调查发现,新职业人直接在城市中而非企业中谋生,实体空间构成了城市对人最直接的“伴随式服务”,空间的成本、便利、品质直接影响人的城市生存体感。

由此可见,当“人”代替企业成为最小生产单元,“空间即服务”的价值被大大强化。

整体来看,创新行为正在重新定义创新空间的内涵:一方面小微企业甚至个人都已成为创新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另一方面创新活动突破了线上与线下的界限,使创新要素在开放的网络中循环,即驱动创新的“强网络环境、弱城市环境”的特征愈发明显。面对微观创新主体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小实体、大网络”的空间组织模式趋势,需要更加灵活的空间供给制度,传统以功能主义、集中主义为主流的规划逻辑势必被小微创新的自组织模式“软化”。空间规划的引导重心需要由“制造高地”向“保留洼地”转变,由“强化秩序”到“包容突破”转变,由“整合资源”向“消灭单调”转变,推动完成从1.0版本的集中式创新空间向2.0版本的分布式创新空间的转型。

05 规划如何促进和引导创新行为?

适应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最新演化,城市创新发展的首要动力不再是土地换发展、而是人才促发展,这是改变城市规划底层逻辑的新认识,而这种转变首先来自于规划治理思想的转变。

新时代首都治理既要有底线意识,又要重视公共治理,既要有宏观治理,又要有微观治理,既要落实上位规划治理的内容,又要允许自下而上的反馈。这一转变的关键是要从多元具体的需求出发,看到社会创新的创造性破坏和包容性增益,推动空间规划的结构性变革和制度性演进,统筹“人、地、财、业、政”,加速以业态创新、服务创新为宗旨的城市规划治理制度变革。

具体而言,研究从规划视角提出了3个促进和引导创新行为的举措建议:

一是在城市更新中利用好遍在的低成本创新空间,推动“低成本创新+高水平更新”。把握公产盘活机遇,将老旧厂房、老商业设施、胡同院落等低效单位产房和公产房转化为多样化创新单元;探索混合开发与弹性兼容的用地支持政策,鼓励产业用地以一定比例建筑规模安排混合功能,探索弹性用途地类的管理创新;实施存量挖潜,通过核心地段低效楼宇改造增加市中心可负担办公空间比例;合理看待、积极利用、规范消纳现已广泛存在的居民创业、社区创业、商住楼宇创业、城中村创业、地下空间创业等“非正规”创新空间现象。

二是加大“可负担的工作和居住空间”供给,降低城市生计成本。其中的重点是为新创客、新青年、新职业3类人群定制社会性公共设施,包括面向高校毕业生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面向城市服务者的蓝领公寓、面向新职业群体的骑手食堂和劳动者驿站、面向Z世代青年的“青知友善型”街区等。通过对重点人群的住房保障和公共服务升级夯实城市人才生态的“金字塔底”。

三是拓展分布式创新空间,推出一批“创意+品质”俱佳的创新示范区。北京的创新资源“丰富但遥远”,多样化的创新要素分布相对离散,缺乏足够的可达性,对于触发和孵化创新起到了约束作用。激活创新的关键是提升要素混合度,打通多条创新路径,例如:打造创新街区,从“企业进园”转为“政策溢出”,为遍在的创新企业营造“类园区环境”;结合居住空间,促进创业者服务和劳动者服务融入一刻钟社区生活圈;结合商圈改造推动创新生产与消费空间的融合,探索“消费孵化创新”的新模式;等等。

06  结    语

创新不是塑造范例,而是寻找意外,所谓与创新业态相适应的“创新规划’,本质上是为非标人类和非标功能建造理想城市。

这里面空间规划要做的,不是对功能的提纯和对用途的管制,而是促进多元要素的有机匹配,用有温度的空间来提升城市生活的饱满度,用生动的场所精神去培育有利于创新的社会基质,用空间创新去应答社会创新。

长远来看,城市创意孵化的关键要从“宜业”转换到“宜人”,空间环境不仅要提供看得见的服务,更重要的是生发独特的人文气候,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个性的珍重内化于城市文化,为愈发多样、复杂、深邃的创意群体留一座找得到生活、找得到同类、找得到自我的城市。

供稿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术委员会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里的“公交化”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