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人文城市建设理路

2023-02-28 14:12 来源:《国家治理》周刊 作者:陈宇飞

摘 要: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主旨,关键在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提升人文城市建设意识和实践,居于格外重要的位置,并应起到关键性导向性作用的。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主要行动方向是培育新型城市发展动能,提供更优质的生活保障,更好地体现城市文化特色,满足人们多样性文化需求。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人文城市建设 城市更新 文化需求与实现

新型城镇化的题域与指向

政策与实践

国家层面构想。“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处于很醒目的位置。具体要求包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关键点是“以人为核心”,突出的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新型城镇化则细化为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项内容。具体意向可解读为:提升城市人文魅力,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优化提升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评价工作,指导地级以上城市整合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增强城市管理综合统筹能力,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鼓励城市建筑设计传承创新,彰显中国建筑文化特色。更明确地把重头文章做在了城市文化建设和提升管理效能上。这些认知和实践指南,都给人文城市的建设和推进,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城市实践推进。在新型城镇化战略中,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都是关键词。而提升人文城市建设意识和推进实践,在其中又居于格外重要的位置,应起到关键性作用。新一轮城市更新是一次重大机遇,也是一次城市发展方向的战略性调整。依照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2022年11月25日表决通过的《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在减量发展背景下,北京的城市更新不只是简单的旧城旧区改造,而是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变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举;不只是物质空间层面的修修补补,而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系统工程。这意味着,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城市发展思路更加突出持续完善城市功能、补齐城市短板、增进民生福祉、促进产业发展。并特别强调了如下发展主旨:坚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具体行动框架是:完善区域功能,优先补齐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短板;落实城市风貌管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求,严格控制大规模拆除、增建,优化城市设计,延续历史文脉,凸显首都城市特色等。其建设的重点部位,也是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代意义的:如新型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等高精尖产业、文化产业、养老产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其意图很明显,就是要重点培育新型发展动能,营造更优质的生活保障,更好地体现城市文化特色,满足人们多样性文化需求。

人类城市演进理论与启示

依循人类城市发展变迁考察,城市发展应该既见物又见人,见人是核心。城市既要为人提供工作、休憩、商购等方面的良好生活保障,更要提供家园识别、教育成长和精神享受与娱乐的文化保障与支撑。在城市生活的支撑条件上,城市要提供的,首先应该但不仅仅只是生活居住和谋生的保障,而是人的多种生活需要都应得以满足;在生活内容的构成上,尊重人的精神价值追求,尊重人的成长发展需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享受要求,则是重中之重。城市不仅仅是让人们活在这里,更是让人们生活在这里。人们要求方便、舒适和平安,更要求快乐、成长和自由。人的价值目标和追求,就是城市建设的最高依循,也是城市建设的关键。新型城镇化的起点,就应该设定在城市高品质发展上,以人文城市建设思路去约定我们的新发展路径。

“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意在强调天地自然与人类活动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性。所谓人文,以今天的方式解读,正符合“人为的城市,应该是为人的城市”的命题,在城市的发展目标上,除了要对经济指标、人口规模、占地面积等硬性指标加以关注外,人们更应该学会以内在的情感方式,以文化的内容要求,去评价城市发展质量,要引导人们更多的去感受城市,触摸城市,体悟城市,要更多地采取软性的城市评价方式。

人类一切活动及其显现形式,无不投射了人类的精神理念、价值判断、情感诉求和审美理想。我们发展城市,建设城市,其根本目的,也就在于此。

《雅典宪章》曾针对城市发展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功能分区的理念,意图以工作区、居住区、商业区和娱乐区的清晰划分,凸显城市功能的区隔分工,也提出城市必须以人为本的观念。其整体意图是好的,但实际效果却与初衷大相径庭,功能分区的设计和实践,客观上加重了城市的通达性难题,加大了人们出行的难度。依然是见物不见人的结果。而此类城市规划模式,在1977年通过的《马丘比丘宪章》中,已经用“混合功能”概念替代了功能分区观念,这更呼应了人类城市生活的基本方式和生活需求。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了更好的认知。在1999年通过的《北京宪章》中,同样继承了《马丘比丘宪章》的思想精华,并将人类对于新生存挑战的思考和中国人的东方智慧融入其间,更好地整合了新型的城市发展思想。

而源自英国、法国的,曾经风光一时的田园城市理论、光辉城市理论,其缘起也是应对城市无序发展而生发出来的,但在构想的时候,却依然落入过度理想化的窠臼。《明日的田园城市》提倡了一种剧烈的社会改革思想,希望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田园城市理论的影响广泛且深远。虽然这一理论框架的精华与价值是不容忽视的,但因其有相当程度的空想性,也并未很好地顺应城市的文化生长规律和特性,不注意遵从生活构成的基本机理和规律,因而真的要具体实践就非常困难。

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籍作者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登场,向田园城市类理论发起了冲击,并最终颠覆了这类理论模型。她以不太专业,但很生活化的视角打量了自己生活的城市,把认识城市意义的顺序,从想象中的规划图,回到了生活的本意。标准的简式认知,很反对“穿着干净的西装在明亮的办公室里画出未来的城市”,而是认为应该从生活的本来样态中,依循生长规律和特性,培育出新的生活空间。人生活的城市,孩子要能在街上玩耍,跑跳自由,家长放心;邻里要能安全地交流和互动,站着聊家常不会有太多的危险感。她反对城市的同质化现象,提倡城市本来就有不同的街道、不同的社区,特别是城市的成长方式,不能简单地以否定原有空间形态去实现,而是要以如同树木生长一样的机理,让城市与人的生活机理相呼应,相协调。她认为城市不一定要伟大、奢华和宏伟,而是要在再生、创造和智慧的行为模式中,让城市可爱和好用,城市的灵魂和本意,其实就是人的生活本义。

人文城市理念的再理解

人文城市的理念和实践,在城市的成长和发展中,是共生共进的关系。人们应依照生活不断扩展的需要来营造更符合生活需求的城市。人文城市的本意是:“我们首先塑造城市,而后城市塑造我们”。城市文化既是内生的,又是外化的。其内生性是由外在的自然环境所促成的,而在其外化过程中形成的城市形式、结构机理和文化氛围,又是由内生的精神观念所造就的。内生性是对环境的认知与适应,外化则是对环境形态的再造和关照。这样的由内而外,由外而内的反复循环,客观上形成了城市文化的有机生命体形态,成为了推动文明世界不断演化、进步的力量,成为城市的样式、风貌和气质。今天,我们之所以重视城市文化的建设,就是希望通过对城市文化内在规律和构成机理的探寻,找到决定城市发展质量的根本要素,让人们生活在更好的、更方便的,有更多文化享受保障和选择可能性的城市里。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机遇与重点

空间拓展的转型

我国正在走入新一轮的城市更新阶段。从1978年以后一直在持续的城市空间拓展行动已基本告一段落,人们的居住空间难题已基本解决。依《中国住房发展总报告(2021-2022)》分析:截至2021年10月,在住房需求上,我国新开工、施工与竣工面积已从快速上升走向波动性回落。而另一方面,如果以高质量标准要求,相关报告认为,我国城市的发展短板依然不少,城市品质提升也有较大空间。如城市基础设施还需完善,城市设计和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也有待提高,城市整体风貌的文化意蕴也不够清晰,还有待梳理提升。合作、共进和参与,应该更为深入地融化在城市发展行为中,更积极地回应人们的真实生活需要、文化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应成为城市更新的核心议题和主导方向。要更多地关注城市多重功能的有机融合,完成城市能量的有效集聚,以形成不断趋向完善的生活、娱乐、商购和工作条件的优质融合,促进城市的文旅融合发展。今后一段时期内城市建设的主题,将会更加突出“提升效能,优化构成,着力品质,完善细节”的人文目标。

新型城镇化与家园意识培育

提升家园认同感。以家园认同的高度理清新型城镇化推进的思路,是人文城市理念的题中要义。人们对文化完整性构成的要求,在新一轮城市发展中,应该更被重视。在城市快速发展的时候,城市空间的拓展是第一主题,应对的问题是居民的居住难题。文化的价值和意图,很难在生活空间需求紧迫时被深刻理解和关注。这是城市的“空间拓展”阶段的特有状态。人当然不能没有居所,这是最简单的问题。但随时间推进,空间问题会逐渐疏解,城市品质化的要求则会日渐显现。人们要去好的购物场所、影院、健身俱乐部、博物馆、图书馆,城市发展便进入了“功能拓展”阶段。此后,城市功能增加的功课推进会加快,文化馆、博物馆、体育设施、大型购物中心、影剧场纷纷登场,城市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等于对空间拓展和功能拓展阶段做了总结,并在其基础上,开始了人文城市理念的全概念实践阶段,人的价值全面实现问题,已被提升到城市发展的必须条件位置。其主要目标指向,是人的精神价值被真正确认和实现,是除去人的生存和生理需求,开始更为关注具有关乎人类生存根本意义的价值需求和文化审美需求,人需要寻求精神世界的完善。同时,人们还希望文化生活要丰富,要有更多选择性,这对体验环境、场所和文化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需要在城市文化完善的设施、服务中,去感受美,感受生活的意义,接受文化成果的传递和文明教化,增进做人、行事、交往、成长的价值判断力。这些都是新型城镇化要解决的真实问题。

以家园识别推动城市构型。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动能,源自于对精神家园的构筑。精神家园的文化辨识特征,是通过风貌、空间、设施、符号、行动、仪式和氛围等一系列要素去实现的,有外在和内在两个系统,首先是外在系统呈现出一座城市的文化气质,然后有内在系统充实着人们的生活意义。其构成愈益完善,精神家园的构筑就愈加完整。一切城市建设的努力,就是为了实现“家园城市”的文化辨识效应。如果用“以人为本”的理念、环境心理学、城市文化构成生态效应去关照城市发展路径,就有可能超越物态意义的城市发展路数。我们判断城市文化的品质,外在的识别性首先就是一个重要标准,一座城市文化气质,其外貌是第一凭据。然后才是深入进去后层级递进式的感受。所以城市风貌构成,是新型城镇化中的重头戏。我们的文化记忆,文化心理和文化家园的识别,都在意识成熟后,显现出了格外的意义和价值。这也提醒我们,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推进,应更为注重历史文化传承,注重文化风貌的保护和利用,尊重生活节奏和细节的构成方式,这些都是构成我们家园环境和内在气质的关键要素。这番作为的意义,许多城市建设者都看到了,也有很多的历史风貌如传统历史街区,城市特色呈现区域的实践,但这些如果只是停留于表面形式,显然还不足以构成文化家园的完整意义。

满足文化生活构成的内在要求。城市有义务有责任建构文化、艺术的传习、保护、生产、展示、宣传的多种机制和机构、场所。通过学校、影剧院、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广播电视台站、城市功能设计与设施、公共艺术品、基层文化馆等多种方式,向城市社会传递文化讯息,形成文化氛围,影响社会心态。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全覆盖地满足市民的文化、艺术需求。市民的文化需求,就是一个健康城市文化体系建构的根基,是最重要的依据,也是其整体风貌的呼应。正如美国著名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所总结的那样:“古往今来多少城市又莫不缘起于人类的社会需求,同时又极大地丰富了这些需求的类型及其表达方法”。他所总结的就是我们所要描述的城市文化生态体系的根本起因。我们所期待的,也就是在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不断对文化生态的意义加深认识,深刻理解,并进而能够自觉地将文化生态的精神内涵真正运用于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实践。

人文城市新发展方式的构成要素

文化集聚效应认知

城市是集聚的产物,“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所谓文化集聚效应,是指在城市发展的历程中,城市借助所在的特定地理区位优势,所形成的文化吸纳优势和历史文化积淀,使它能够不断地吸纳和集聚相当范围内的人才、文化、资金,并在吸纳过程中,对所吸纳的文化成果和经验,不断地有效实施收藏、保护和加工功能,由此会产生相应的“文化增值”现象,形成文化示范效应和文化辐射效应。我们就把这种效应,称之为城市的文化集聚效应。

城市效应最核心的要素就是文化集聚。也就是指在城市发展的历程中,城市借助所在的特定地理区位优势,打造文化场所和文化核心区域,其所形成的文化吸纳优势和历史文化积淀,使它能够不断地吸纳和集聚相当范围内的人才、文化、资金,并在吸纳过程中,对所吸纳的文化成果和经验,不断地有效实施收藏、保护和加工功能,由此会产生相应的“文化增值”现象,形成文化示范效应和文化辐射效应。我们就把这种效应,称之为城市的文化集聚效应。

良好的城市文化集聚效应,会促进一座城市成为特定区域内的文化中心和注意力核心。在当今我国的城市发展中,除了要完成大量的人口城市化转移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完成文化观念、功能、内容的整体更新转换,建设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生活。新形态的人文集聚效应表现为,在世界的城市发展格局中,要为我国城市的良性发展,更为有效地集聚高端人才、新型产业、优良资本,尽量发挥相关的集聚效应,激活文化动力要素,形成新的发展推动力。我国城市在城市核心区域与重要场所的营造中,要特意地增强文化意识,在拓展它们应该具有和可能发掘的文化效应上,还是大有可为,大有拓展空间的。

公共文化空间效能认知

城市文化在社会功能构成上,呈现出公共性特征。公共性是城市文化最核心的属性之一,它的含义是通过对城市公共生活的建构,实现全体公民的社会权利。我们必须认识到,无论政府、企业、组织和社群乃至个人,每一个社会构成元素,都必须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最大前提,必须适应公共性所指向的社会发展方向。这种内涵要通过完善的城市公共空间和场所设计、完善的公共管理制度和公共政策设计与实施、多样的公共艺术展示、社会各群体各阶层的相互包容等多种途径去实现。

城市文化需要包容,需要多元文化支撑其生命力量。文化丰富性首先就要求在城市的功能构成上,要满足多样人群,要有意吸纳能够满足城市发展需要的多样化人群,要熟知和适应多种社会阶层人群的多样性的生活、工作、休憩、娱乐的需要,所以必须设置足够的保障机能和设施条件,要以制度形式完善其丰富性建构,通过多样化的社会服务,为全体市民服务。要在保障人民群众充分的文化权利的前提下,在文化丰富性实现过程中,通过相互之间的学习、借鉴、交流,不断促进文化发展。同时,丰富性还指城市的文化包容性特征和文化构成的多样性特征。城市的根本活力就是来自于文化的多元性。城市中多样化的人员流动,必然会带来各个不同阶层、群体、文化习俗的价值观和审美趣味,他们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城市通过对他们的吸纳完善自身建设,当然地就具有包容性和多样性,由此构成外在形态和内在精神气质的丰富性。

文化传承与创新并重认知

城市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历史文化元素的积淀和文化传承,呈现为历史文脉的完整性和传承性特征。完整性特性体现出的是城市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而传承性原则是对城市文化源泉的尊重和沿革。文化是完整的生命体,城市更有其深远的产生原因和动因,有完整的历史故事。良好的城市文化建设必然呈现为完整的文化生态面貌。要完成城市文化精神的建构,完整性和传承性原则是一个基本前提。城市文化建设除了必须完成文化传承和收纳以外,还必须完成创新性建构。文化创新是城市文化的生命力源泉,是推进城市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创新是文化演进的重要因素和动力,在文化保护的前提下,文化创新方能有更坚实的文化根基,才能有更优质的文化资源。以城市形态而言,越是构成完整的形态,越有激励效应,空间语言愈丰富,文化活力也会愈强。一条完整的城市文化历史脉络,承载的是代代相承并持续积累的文化能量。培育新型文化生产力,首先就需要有空间环境保障的支撑。譬如,许多城市不但有传统历史街区的改造心得,也还有一些工业区成功改造的心得,极大地丰富了城市文化空间的语言模态,这都属于对空间环境的更宽泛的理解成果,像北京首钢工业园区、景德镇陶溪川园区、南京秣陵九车间园区、长春水文化生态园等等。

北京首钢工业园区的成功转型,为我们探讨在人文城市建设实践中如何实现传统空间形态的功能性转换提供了一个鲜活并具积极意义的范例。首钢园区形成年代可以追溯到1919年,后经过不断的完善改造,终成北京市的一家支柱型企业,成为工业时代的典型产物。随着城市建设的更高要求的提出,首钢园区对城市环境的负面冲击愈益严重,首钢改造或搬迁被提上日程。但当企业整体搬迁终于完成时,首钢所在地区域发展问题,又成了首要问题。经过多方论证,参照世界上工业园区改造成功的案例,首钢园区确立了以文化创意产业园为定位,其外在的工业场景被完整保留,并赋予了新的文化功能,完成了从景观符号记忆到新功能培育的华丽转身,成为城市新地标,年轻人的热门打卡地。那些粗犷大气的炼钢炉,转身成为商业和文创业态的最好家园;大型的水泥筒仓,改成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组委会的办公楼,视觉和使用效果均属一流;就在大高炉旁,凌空架设的大跳台,承担了冬奥会跳台滑雪的重要项目。而经过了高效的空间整合,将六幅互通的地块,包括11栋独栋产业、11栋独栋旗舰商业和一座购物广场组合而成首钢园六工汇,则更成为新空间组合的典范。由于其空间语言独特,业态丰富,很受时尚人群欢迎。这一园区的改造成功,超越了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改造案例,成为人文城市空间唤醒和新业态培育的新区域发展典范。

总结:确认我国人文城市建设的新实践方向

我国城市建设正在进入“内容拓展”期。城市化水平从50%向上攀升,正在向70%的高度发达的城市化水平跃升,而人均GDP也已经跨越了10000美元门槛,并持续向上提升,恩格尔系数正在降低,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在此阶段,城市建设会更为自觉地寻找丰富的文化含义,构筑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人类文化遗产的巨大文化价值,被人们更自觉地接受和承认。人们更在意完美的生活环境与条件,对丰富多样的、有多种选择可能的、文化生态良好而完整的文化生活充满了强烈的渴望。我们即将迎来这一时期。

人文城市建设的主导性目标和力量,就是文化建构。中国化的城市文化建构体现为:中国元素明确的,历史讯息清晰的城市建筑、街道、街区、社区的整体机理,以至序列化的文化风貌。其特有的城市人文功能,承载着城市文化内容,记载着我们独有的文化讯息,进而实现新城市功能的非常重要的文化实体性要素。新的城市功能应该以历史文化要素为基本依据,实现收纳文化成果,承载城市生活,展示文化内涵,拓展新城市功能的目的。我国的城市建设,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推进着,我们十分有必要更为重视我国城市的“有意味的文化建构”。我们看到有很多城市对城市文化建构的理解正进一步深化,包括对历史文化风貌的价值确认,对新文化设施的大力营建,为市民文化提供的服务也在不断拓展。这些都属于对新型城镇化的阐释。

搞好人文城市建设,就是要处理好诸多城市生活和城市社会特有的矛盾,如自由与秩序、活力与规范、多数人与少数人、全球化与民族性、庆典心态与日常生活、高效率与轻松自由、喧闹与宁静、展示功能与人的正常活动、庸常化的世俗生活与艺术化的生活追求等多种矛盾。首先,要在处理这些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凸显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真正将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资源权利还给人民,保障人民的文化权利充分得以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务,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拓展广阔的文化传播空间和渠道,满足人们日常文化生活需要和长久的文化享受可能,同时对外充分展示一个城市的文化魅力。其次,要加强社会文化建设,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提升城市社会的内在聚合力,提高城市的社会运行效能。努力促进城市居民的精神沟通与文化交流,促进各类人群的文化融合。再次,要以人文精神作为城市治理的核心,以多种复杂的需求元素组合成高效、人文、公正的城市管治体系,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的正常活动为核心,维护城市社会的整体和谐,从而真正实现文化意义上的全面性的社会和谐。

【本文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中央党校创新工程文化前沿问题项目组首席专家】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汤海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