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在国家战略和政策大力支持下,近年来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和质量明显提升。
但是,目前我国区域发展中仍存在诸多不协调的因素,地区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区域发展差距的形成是自然资源、地理环境、人口密度、历史条件等因素长期耦合作用的结果,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需要系统、全面、统一、持续的政策施力。我们必须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为核心,以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为主基调,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全域共富,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为此,建议:一是以人为核心,改善、优化人的生活空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高质量发展增强动能。良好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是民之所望,亦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推窗见碧绿、出门面山水”的绿美生态不仅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要,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可以将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以人为核心,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动民生服务提质增效,使高质量发展得其价值依归,增强澎湃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必然伴随着城乡区域结构的深刻调整,必将推动释放我国居民消费巨大需求、创造巨大供给,进一步拓宽国内市场空间,激发市场活力,引领创造更多市场需求,使城乡都拥有较为完备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和相对均衡的教育与医疗资源,不断满足就业、社保、住房等基础民生需求,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三是以人为中心,切实保障人口自由迁徙和居民居住权,使人才活水充分涌流,使区域协调发展激发内生动力。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始终要将“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城乡市域一体化和共同发展。要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为依据,对于那些“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的生态条件恶劣地区,实行生态移民搬迁致富,对于那些人口过度膨胀并超越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大都市区,需要引导其人口疏散,对于生态生产条件优良地区,要优先倾斜投入,打造不亚于中心城市的生活和营商环境条件,以产业引人和人才兴业相结合,建立各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各地区居民就近就地提供更加充分的就业机会和岗位,实现各地区居民收入均衡化和生活质量等值化。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广东社团总会主席)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